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凡心所向 素履以往:獨行時的一盞心燈

作者:陳婭妮

從小到大, 我都特別怕黑, 也特別怕一個人。 小時晚上睡覺的時候, 必定叫媽媽開一盞燈, 等我睡著了再關掉。 上了學, 喜歡成群結隊地和人在一起學習和玩樂, 要是落單, 似乎就是“另類”、“沒朋友”的代名詞。 我那時候會很奇怪, 為什麼會有人習慣一個人獨來獨往呢?即便是到了新環境, 也會有一大堆朋友等待著你去結識, 是以獨行者是為怪胎無遺了。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大學。 有一年, 我忽然覺得在本校待的時間太長, 有些厭煩, 就申請了去臺灣的大學交換, 那個時候第一次意識到孤獨襲來的慌亂感。

臺灣本地的學生, 早已習慣了他們學習生活的節奏, 他們為什麼陪你去夜市吃東西?他們有一直結伴而行的朋友。 一起從大陸過來交換的同學, 都來自不同的專業, 連選課的時間和地點都不在一起, 又遑論朝夕相處。 記得那一個學期, 我在日記裡寫下一句無奈的話:“已經學會一個人吃飯了。 ”直到現在我還清晰地記得每一次一個人去不同的餐廳吃飯的那種失落感。

由此我仔細思考了一番, 自己也許並不是不喜歡一個人吃飯, 而是受到“獨行者乃怪胎”的怪誕言論的影響, 漸漸習慣了有人相陪的狀態, 去消弭那種時而產生的不安全感。 而這種不安全感, 實際上並不是肇自孤獨。 比如, 我有時候會在嘈雜的環境中產生極大的不適,

或者與不熟悉者同行而有強烈的分離欲。 還有中學時候那種完成不了英語口語作業的惶恐不安, 是不論哪一個好朋友在我身邊打氣都無法消除的。 我開始有些羡慕起那些能夠一個人穿越於人海茫茫中的人, 瀟灑, 自如, 仿佛武俠小說中仗劍獨行的劍客。

後來我去讀了周易, 被其中無窮的奧義打動, 也讀到了那句“素履之往”。 《周易·履卦》:“初九:素履往, 無咎。 《象》曰:素履之往, 獨行願也。 ”《周易》從最初的用途上來看, 是解吉凶之辭。 初九一爻, 解為“無咎”, 也就是沒有什麼過錯。 “履”, 意為行走, 亦可以延伸為行為, 行動。 “素”, 則與“華”相對, 是純潔之意;與“履”相連, 則是行為正直、純潔。 王弼注:“處履之初, 為履之始, 履道惡華,

故素乃無咎。 處履以素, 何往不從?必獨行其願, 物無犯也。 ”在行走之初, 秉持素白之心, 便能夠獨行其志願, 不受外物的侵擾。

“素履之往”這個詞, 我最早知曉並不是由於周易, 而是在對周易一無所知時讀木心作品時所見的書名。 找到了書名原始的出處, 我仿佛在多年後獲得了寶藏的秘鑰, 窺探了作者心中那一份純淨美好的嚮往。 在《周易》與詩人構造起的那一片空間裡, 我也試圖走進自己的內心。 《履卦》九二:“履道坦坦, 幽人貞吉。 ”履卦第二爻是陰爻, 這也是“幽”的處境的來源。 此處的“幽”, 似乎將我帶進了那兒時就懼怕的黑暗裡面, 然而, “履道坦坦”, 在行走的途中, 若是坦坦蕩蕩, 即使在幽閉的環境中, 也依舊是吉祥的徵兆。

《論語》有言:“子曰:君子坦蕩蕩,

小人長戚戚。 ”初中也曾讀《論語》, 會被其中精簡而準確的語句所擊中, 但如今這種思想交織而豁然開朗的境況, 更令人感到振奮。 回憶中, 那些不熟悉的同行者也許確實和自己並非為同道中人, 道不合則不相為謀, 何必假裝抱團在甘若醴的蜜罐之中?那種完不成英語口語作業的惶恐, 便是假期未能好好利用時間, 玩樂荒廢時日導致的, 作業完成倉促, 懼怕老師的責備, 朋友的打氣只能是督促, 卻解決不了根本的問題。

子曰:“君子不憂不懼”, 亦是此理。 若是內心無愧, 那又有什麼可以害怕和擔憂的呢?我終於不再懼怕黑暗與孤單, 在接下來的學習生活中, 勇敢地與道不同者說再見, 勉力去完成應做之事;去與習慣與成見和解,

與過去那個不時憂懼和敏感的自己和解。 我不是那個武俠小說中的灑脫劍客, 而是當下大道上素履之往的行人。

我會慶倖這些典籍中的儒學智慧, 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心念與行為。 在行走的最開始, 若不能保證或者難以找尋到志同道合的人, 還是保持初心一個人走下去吧, 沒有蜂蝶所擾, 不懼猛虎所喋。 即使偶然處在你辨不清的幽暗之中, 若是能保持一顆坦蕩之心, 終有一盞明燈會在你心中點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