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諸葛亮陵墓1700年無人敢盜,只因墳邊大樹太神秘了!

在春秋以後, 由於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權威, 天下禮崩樂壞, 諸侯間攀比成風, 中國的厚葬風俗就是在這個時候興起的。 隨著古人厚葬之風的興起, 盜墓活動也日益猖獗。 因此, 古人在修建陵墓的同時, 也不得不在陵墓裡面修建眾多機關用來防範盜墓賊。 三國時期, 曹操為了防止後人盜其陵墓, 更是使出“72疑塚”的絕招, 但是還是在2009年被考古人員發現了。 與之相比, 葬於定軍山的諸葛亮墓的防盜手段就比曹操要高明得多了, 至今已經1700多年, 竟無人敢盜。

諸葛亮, 字孔明, 號臥龍, 因此, 又被世人稱為“臥龍先生”。

早年間, 由於沒有遇到明主, 所以就一直隱居於鄉野之間。 直到後來人稱劉皇叔的劉備三顧茅廬, 諸葛亮與劉備君臣相見恨晚, 所以這才正式出山。 之後, 全心全意輔佐劉備, 最終幫助劉備三分天下取其一, 建立了蜀國。

劉備在夷陵之戰遭遇慘敗, 蜀國的軍隊中精銳基本上損失殆盡, 不治之後, 劉備就去世了。 然而, 劉備所留下的是一個搖搖欲墜的蜀國和一個年幼的君主, 面對蜀國的危險處境, 諸葛亮廢寢忘食, 殫精竭力, 最終實現了蜀國的再度中興。

由於丞相諸葛亮清楚的知道, 後主劉禪遠比不上他爹劉備有魄力, 眼看著自己一天天的老去, 然而, 先帝劉備恢復漢室天下的願望還有沒實現。 因此, 諸葛亮就倉促開展北伐中原的大業,

六出祁山, 希望能夠趕在自己死前恢復漢室天下。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 最終諸葛亮還是倒在了第六次北伐的途中, 病逝五丈原。

根據《三國志》中的記載, 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後, 被葬於定軍山, 也就是今天陝西省勉縣定軍山腳下的武侯墓。 1700年來, 諸葛亮的陵墓就一直擺在那裡, 如果有盜墓賊惦記這座墓的話, 那麼諸葛亮的陵墓必然會遭到破壞, 但是沒有。

對於1700年來, 始終無人敢盜武侯墓的原因, 有四種說法:1、定軍山的武侯墓只是衣冠塚, 其真正陵墓的下落無人知曉;2、諸葛亮生前為國鞠躬盡瘁, 兩袖清風, 死後並沒有什麼陪葬品;3、諸葛亮陵墓裡面設置了重重機關, 一旦進入裡面必死無疑;4、世人非常敬佩諸葛亮,

盜墓賊不願意冒著巨大的風險去盜其墓。

另外, 民間還傳說, 當年劉伯溫想要挖諸葛亮墓, 但是一見到武侯墓旁邊的石碑, 嚇得連忙跪地求饒了。 甚至就連諸葛亮陵墓旁邊的一顆黃果樹, 民間都傳說是諸葛亮妻子黃阿醜的化身, 說之所以長在那裡就是為要諸葛亮遮風擋雨的。 但是傳說, 總歸是傳說。 小編認為, 之所以沒有人敢盜諸葛亮的墓, 是因為世人敬佩諸葛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