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6款家常煎餅做法大全,再也不用上街排隊了

輕 輕 一 點 , 悄 悄 關 注 ↑ ↑ ↑ ↑ ↑ ↑

今天整理了一份煎餅的做法

再也不用去街頭排隊啦~

醬香餅

普通麵粉300g / 溫水200g / 花椒粉適量

熟芝麻 / 小蔥花 / 郫縣豆瓣醬10g

海鮮醬10g / 甜麵醬10g / 蒜蓉辣醬10g

孜然粉1小勺 / 熟芝麻粉2小勺 / 白糖半小勺

食用油適量 / 八角一個 / 花椒十粒

1.把麵粉放入盆中, 加入溫水, 用筷子攪拌, 然後揉成麵團餳半個小時

2.郫縣豆瓣醬切碎, 海鮮醬、甜麵醬、蒜蓉辣醬備用

3.炒鍋中放油, 小火, 放入八角和花椒炸香撈出, 留油。 倒入切好的郫縣豆瓣醬炒出紅油, 放入海鮮醬、甜麵醬和蒜蓉辣醬炒香, 加入半碗水、白糖、孜然粉、熟芝麻粉,

燒開, 翻炒幾下, 關火出鍋, 醬料就做好了

4.餳好的麵團分為兩份, 喜歡吃特別薄的也可以分為三份。 擀成比較薄的片, 刷一層油, 撒上花椒粉

5.切成連著的九宮格, 一片壓一片, 折疊在一起擀成大薄餅

6. 電餅鐺預熱, 倒入適量油燒熱, 把餅放進去烙至兩面金黃。 刷上一層醬料, 撒上白芝麻和蔥花, 醬香餅就做好了

蘿蔔煎餅

臘腸1條 / 蝦米20g / 香蔥2條 / 白蘿蔔150g

麵粉150g / 玉米粉150g / 食鹽1茶匙

白胡椒粉1小撮 / 雞蛋1個 / 水40g

麻油1茶匙 / 芝麻20g / 植物油30g

1.將蘿蔔、臘腸、香蔥洗淨後切碎, 臘腸可留有一定的厚度, 留10g蔥花做調料

2.用刨刀將蘿蔔磨碎

3.將麵粉、玉米澱粉、食鹽、白胡椒粉、雞蛋、水、芝麻油、芝麻、蝦米、臘腸、蘿蔔碎、蔥花混合在一起, 拌勻

4.中火加熱不粘鍋, 倒入1茶匙的油。

撒些芝麻在熱鍋中, 然後倒入約2勺麵糊

5.用刮板將麵糊刮開成一個圓餅。 撒些芝麻, 煎3-4分鐘至表面呈金棕色, 即可翻面

6.鍋底幹了便加油, 再繼續煎反面, 約1分鐘, 然後再翻一面, 煎1分鐘, 再翻第二面, 再煎1分鐘, 起鍋。 表皮便會鹹香酥脆

7.切好的蘿蔔煎餅, 蘸著醬汁, 送進嘴裡, 外酥裡軟, 好吃得停不下來

土豆餅

中等大小土豆2個 / 玉米粉70g / 胡椒粉2g

食鹽1/2茶匙 / 五香粉1茶匙 / 植物油1/2小勺

1.馬鈴薯去皮切絲

2.大碗, 加入鹽、黑胡椒粉、五香粉和玉米粉, 混合好

3.不粘鍋中火熱油, 將土豆絲麵糊倒入鍋中煎2分鐘, 至成型, 金黃色, 翻面繼續煎, 煎至涼麵金黃酥脆, 起鍋

4.切塊, 蘸醬, 開吃~自己做的土豆餅土豆量多, 香脆可口, 讓人欲罷不能

蔥油餅

溫開水 / 大蔥 / 五香粉

油酥 / 麵粉 / 花生油 / 鹽

1.用溫開水加入麵粉, 用筷子攪拌成雪花狀, 然後揉成光滑麵團

蓋上濕布醒15分鐘左右

2.將麵粉和花生油混合, 並加入適量鹽和五香粉調拌均勻

3.根據自己喜好, 麵團分份

4.擀成薄片, 塗上油酥撒上蔥花即可

5.從兩邊向中單卷起來

6.向中間滾送

7.最後壓成餅狀

8.在平底鍋中, 煎至兩面金黃即可

小貼士:

1.在面餅表面噴些水, 可以讓餅內部熟的更快些, 同理合上電餅鐺煎一是鎖水使餅內部更鬆軟, 二也是讓餅內部完全熟透

2.餅皮刷油可以讓外皮更酥脆

3.做這個餅的麵團一定要非常的鬆軟, 所以水量可以多些, 攪拌成很粘手的那種狀態最好。

燕麥藍莓煎餅

燕麥片40g / 開水 / 糖少許 / 藍莓

1.將麥片倒入攪拌機內,

加開水, 記得不要放太多, 如果你喜歡香蕉的話也可以加入一些香蕉開始攪拌。 將藍莓清洗備用

3.在開火前, 把燕麥糊平鋪在平底鍋上, 然後開小火煎, 待麵糊還沒有成型之時, 放上幾顆清洗好的藍莓, 兩面變成金黃色就可以停火了。

蝦仁煎餅

麵粉150g / 蝦仁100g / 豌豆80g

玉米80g / 胡蘿蔔80g / 橄欖油 / 鹽3g

黑胡椒粒 / 雞精 / 孜然粉 / 清水適量

1.備好食材,胡蘿蔔粒、玉米粒、豌豆洗淨, 焯熟, 蝦仁洗淨, 調入鹽、黑胡椒粒、攪拌均勻, 醃制30分鐘左右, 取出麵粉

2.焯熟的食材倒入料理機內, 加入醃制過的蝦仁, 通電攪碎

3.麵粉用大盆盛起, 倒入蝦仁胡蘿蔔碎

4.加上適量清水, 調入少許鹽、孜然粉、雞粉、攪拌均勻, 適合狀態是能流動的麵糊即可

5.熱鍋, 倒入橄欖油

6.用湯勺舀起麵糊,

均勻攤在煎鍋上面, 一勺糊就攤成一個餅, 煎至底部凝固, 成焦黃色

7.翻面也煎成焦黃色即可

小貼士:

蝦仁提前醃制容易入味、胡蘿蔔、豌豆和玉米粒提前焯熟, 煎餅的過程則縮短很多。 麵粉最適合的狀態是攪拌起來濃稠且能流動的狀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