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屁股決定買賣,說說汽車座椅那些事兒

本文是雅斯頓原創分享文章

撰文 ✎ 溜溜

“這款車挺大氣的, 操控也不錯, 只可惜座椅只有加熱而沒有通風功能, 我還是決定不買它了。 ”這番評論看似任性, 但汽車座椅的好壞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消費者對某款車的印象, 甚至會影響駕駛者的駕駛習慣。

而在汽車設計中, 設計師第一步都是先確定座椅設計, 因為只有確定坐姿後, 方向盤、踏板、中控台、車門燈這些位置才能最終確定。 而設計一款舒適的座椅, 每家車企有一萬種方式把座椅做到舒服, 但實際使用效果只有自己才知道, 相信不少人或多或少對自己車裡的座椅有過吐槽。

那到底一套好的座椅是由什麼因素決定呢?

座椅舒適不止是防疲勞

汽車座椅作為人體與汽車接觸的第一媒介, 對人體提供足夠的支撐作用, 同時肩負著傳遞人與車之間各方向的加速力、緩衝外界傳入車內的衝擊等作用。 人與車的交流, 除了握著方向盤的雙手以外, 就是靠在座椅的頭部、背部、臀部以及大腿, 因此汽車座椅是影響人對一輛車素質判斷的重要因素。

而要設計一款舒適的座椅, 座椅就要提供足夠的支撐, 簡單而言就是和身體比較貼合。 事實上, 駕駛者在駕駛過程中感到肩膀、脖子疼痛的比例占了約23.6%, 更有超過一半的駕駛者有背部疼痛的經歷, 這主要歸結於座椅沒有提供一個正確的支撐方式,

因此在設計上首先要符合人體生理的特性。

人的脊椎在自然狀態是呈自然S型彎曲, 頸部向前凹而肩膀向後彎曲, 順延下來腰部位置前凹、臀部後凸。 而一款優質的汽車座椅, 應該讓駕駛者坐在裡面的時候, 脊椎能符合“生理彎曲”線條, 因此座椅靠背設計成上半部分凹陷, 下半部分突出的造型, 來令臀部和腰部獲得足夠的支撐。

除了解決長時間乘坐不累外, 還需要考慮行駛過程中的加速度問題。 在一些急加速或者急轉彎情況下, 人體受到的橫向加速度可以達到0.7g左右, 因此座椅需要提供一定的側向支撐, 來防止駕駛員或者乘坐者身體的來回移動。 為了減少行駛時的顛簸感,

汽車座椅需考慮動態情況下的振幅問題。 一些廠商通過調節泡沫和座椅彈簧的特性, 來消除這種不適感。

真皮才是高端?

座椅材質方面, 很多人非常抵觸織物座椅, 認為會嚴重拉低車子的形象。 座椅材質確實對座艙氛圍起著關鍵影響, 但除了考慮“面子工程”外, 舒適性、耐用性、耐光照、清洗難度等都是重要的考慮因素。 譬如剛才提到的織物座椅就有著不錯的透氣性, 不管冬天還是夏天, 織物座椅都不會讓你感到任何不舒服。 同時, 織物座椅摩擦力比較大, 能防止人在座椅上滑動。

真皮座椅會更顯檔次, 而且耐髒容易打理, 但由於成本問題, 市面上很多真皮座椅並不是真皮, 而是用PVC材質來替代, 透氣性和柔韌性比較差。

Nappa座椅是比較高檔的真皮座椅, 一般採用羊皮、頭層牛皮或者二層牛皮等動物真皮製成, 表面光滑, 質地柔軟, 但耐用性一般, 主要運用在寶馬、奧迪、大眾等品牌的高檔車型上;Designo座椅則是真皮座椅中的戰鬥機, 選材來自德國北部農村最優質的小牛背部皮革, 經過精緻的製作工藝, 皮質細膩而柔軟, 透氣性和舒適性也不用質疑, 一般出現在賓士的高端車型上。

除了織物和真皮, 絨布+真皮混搭座椅如今在很多車型上都會配備, 還有仿毛皮翻毛合成材料座椅, 在保時捷911等跑車上經常看到, 耐用度高, 但保養難度大。

座椅功能花樣百出

雖然座椅看起來跟“高科技”、“數位化”等高大上技術不太沾邊, 但座椅上的便利設備也逐漸增加,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座椅調節裝置。

早在1940年, 汽車工程師為了改善座椅舒適性, 研發出電動調節座椅, 在1950年就已經有了支持4向、6向的電動調節。 一般而言, 座椅調節最常用的方向包括前後、上下、靠背角度高低這6向, 8向是多了背部支撐, 而豪華車上已經能夠支持30向電動調節, 因為調節範圍太大, 座椅記憶功能也油然而生。 當然, 車企對於座椅設定各有不同, 即使同樣是6向電動調節, 實際使用的效果也可能完全不同, 最好還是需要實際體驗。

座椅加熱和通風功能是大多數中高端車型的“常客”, 很多週邊門店也可以提供加裝服務。 這兩項看上去很新潮的功能, 其實在1966年的凱迪拉克上就配備了座椅加熱功能, 而通風功能因為製作工藝更加複雜, 誕生的時間稍微晚一些,首次出現在1997年薩博汽車上。

座椅加熱對於北方車主很有吸引力,相反座椅通風就是南方車主的福音。在一些低端車型上一般沒有座椅加熱和通風功能,雖然可以通過後期加裝,但座椅是非常重要的安全部件,後期加裝對座椅耐用性和安全性都會產生不少影響。

座椅按摩功能是最近新出的花樣,可以緩解駕駛者和乘客長時間坐車的疲勞。但另一方面,隨著座椅功能的增多,座椅減重成為一個新的問題,尤其在新能源汽車逐漸普及的時候,很多電池被安放到座椅下面,如何讓車內空間最大化,這對座椅設計又提出新的挑戰。當然,工程師對汽車座椅的暢想從沒有停止,在實現自動駕駛後,車內成為移動的空間,或許還將出現旋轉式或者懸浮式的座椅。

歸根結底,汽車座椅的好壞直接影響乘坐舒適性和車內人員安全性,對座椅的選擇要立足於自身需求和荷包。但道理聽了那麼多,汽車座椅到底哪種才好,只有自己坐過才知道。

About Astoncar

愛車,更多一點

雅斯頓 | 以消費者的目光探討汽車,分享更多原創真實的汽車觀點

Contact us

gao@astoncar.com

雅斯頓原創分享文章,版權授權請郵件聯繫我們吧:)

誕生的時間稍微晚一些,首次出現在1997年薩博汽車上。

座椅加熱對於北方車主很有吸引力,相反座椅通風就是南方車主的福音。在一些低端車型上一般沒有座椅加熱和通風功能,雖然可以通過後期加裝,但座椅是非常重要的安全部件,後期加裝對座椅耐用性和安全性都會產生不少影響。

座椅按摩功能是最近新出的花樣,可以緩解駕駛者和乘客長時間坐車的疲勞。但另一方面,隨著座椅功能的增多,座椅減重成為一個新的問題,尤其在新能源汽車逐漸普及的時候,很多電池被安放到座椅下面,如何讓車內空間最大化,這對座椅設計又提出新的挑戰。當然,工程師對汽車座椅的暢想從沒有停止,在實現自動駕駛後,車內成為移動的空間,或許還將出現旋轉式或者懸浮式的座椅。

歸根結底,汽車座椅的好壞直接影響乘坐舒適性和車內人員安全性,對座椅的選擇要立足於自身需求和荷包。但道理聽了那麼多,汽車座椅到底哪種才好,只有自己坐過才知道。

About Astoncar

愛車,更多一點

雅斯頓 | 以消費者的目光探討汽車,分享更多原創真實的汽車觀點

Contact us

gao@astoncar.com

雅斯頓原創分享文章,版權授權請郵件聯繫我們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