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寧可讓你小時吃苦,也不願你長大低頭

01

小時候家境不好, 我媽常叨叨“小時候能吃苦, 長大才有出息, 不用低聲下氣求人”, 那時我完全不懂, 長大後在社會上摸爬滾打久了, 才體會到這句話就是真理。

童年, 是快樂的。 我們從不剝奪孩子快樂的權利, 但至少讓他明白努力的意義。 小時候的安逸, 長大後是要加倍償還的。

做父母的, 寧願讓孩子苦幾年, 也不願讓他苦一輩子。

樓上的阿姨, 已年過花甲。 她早年離婚, 膝下有三十二歲的兒子。

她說, 一直愧對兒子, 沒有給他完整的家。 所以, 兒子從小沒受過絲毫委屈, 吃的穿的, 別人有的, 她多打兩份工也要給兒子買。

小學讀書費心, 阿姨經常被老師做思想工作, 即便如此, 她也捨不得教訓兩句。

終於挨到高中畢業。

阿姨說, 給兒子報了技術院校, 希望他能有生活的一技之長。

誰料到, 兒子嫌棄專業太髒太累, 就輟學在家了。 她曾經托關係求人幫忙給兒子找工作, 卻因兒子沒有一技之長沒拒絕了。

這些年阿姨努力打拼, 終於給兒子在城外買了一座小房子, 她說, 兒子終於不再為生活犯難了。

如今, 兒子結婚了, 仍在家無所事事, 打遊戲, 約朋友, 出門還要向阿姨要幾百零花錢。

阿姨說, 也不知道能養他到何時, 或許直到自己再也幹不動了吧!

在訴說的時候, 她眼神裡仍然透著愧疚, 只不過, 這愧疚來自對孩子教育的遺憾。

是的, 今天,

你為孩子遮風擋雨, 明天, 誰替他承受風霜?

如果你不能養活他一輩子, 請不要讓他在該努力的年齡, 選擇安逸。

身為父母, 你可以替他去吃苦, 但無法代他去成長。 你不讓孩子吃苦, 這個世界會讓他很苦。

2

鋼琴王子郎朗說, 長大後才懂得——感謝父親逼我練琴, 這應該是一個父母最偉大的深情與用心良苦。

沒有一個孩子會很自覺、很主動去練鋼琴, 郎朗也不例外。 父親是個出了名的嚴父, “逼”孩子彈琴那是肯定會有的。

他回憶年幼時練琴的經歷,

“起先, 我晚飯後練琴會到七點, 後來延到八點, 後來又到九點, 十點甚至十一點。 公寓樓的牆壁很薄, 四周的的鄰居, 甚至隔壁門樓的鄰居, 開始抱怨了!

‘吵死人了!’“你再不停下來, 我要打斷你的手!”

父親平靜的回答:‘我會叫員警!別理他們繼續練琴!’

久之, 鄰居們都習以為常。 ”

年幼時期的郎朗, 每天都保證在近6個小時的練琴時間。 除此之外, 在節假日和寒暑假期間還會加倍練習, 每天的時間幾乎全部被鋼琴佔據。

每天清晨, 只要郎朗的琴聲一響, 鄰居就知道該起床上班了, 不然就要遲到了。

那些早些年吃過的苦, 終會變成光束, 照亮你前行的路。 朗朗的付出, 才換來今日的成就。 “吃得苦中苦, 方為人上人”, 這個故事, 是最有力的例證。

為人父母, 我們給不了孩子金山銀山, 但一定告訴他:

你是光腳沒鞋的娃, 如果甘願過平凡的小日子, 我們不勉強你;但, 如果想將來過得好, 就必須比別人努力跑得快。

3

每個娃兒, 都是父母的心頭肉。

讓孩子吃苦, 很多爸爸媽媽是需要經過一番思想鬥爭的。

如今, 生活條件優越了, 不需要“勞其筋骨, 餓其體膚”了。 吃苦的品質, 如何培養?

天冷, 娃兒不願意起床?不想起就躺著唄, 幼稚園嘛, 又不像小學要求那麼嚴格!

娃兒總也寫不好數字, 急的哭?幹嘛這麼為難, 不想寫就不寫嘛, 走, 帶你玩去!

剛報了一個月的舞蹈班, 娃兒怕練功疼, 不想學?不學也罷, 練功確實苦, 幹嘛花錢找罪受!

…………

我們不能一邊高喊著“吃苦”的口號, 一邊縱容這些不起眼的小事兒。 你若一心由著孩子, 以為這是為他好, 能夠讓他快樂。 他少年時快樂了, 可是, 成年後呢?

也許你辯駁, 孩子的成長就要快樂滋養, 靜待花開。

可是, 你可能忘了, “靜待花開“”說的不只有等待,

還有“默默耕耘”。

愛孩子, 就不要讓他在該吃苦受累的年紀, 你卻替他扛住整個世界。 這是對孩子成長最大的傷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