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簡國勝‖我們這一代

出生在五十年代的我們, 恰逢建國初期, 百廢待興, 物質匱乏, 缺衣少食、造成營養不良。 文革十年讓我們本該好好上學的, 卻沒有把書念好, 本應該學好的知識卻沒有學到。 太多厄運都落在我們這一代人的身上, 件件往事, 不堪回首。

現在, 欣逢盛世, 天下太平。 各行各業都能興旺發達、欣欣向榮。 領薪一族工資漲了, 憨厚的農民溫飽了, 而且參與社保了, 務工勤儉的家庭基本達到小康了, 經商的在好政策下發達了, 這一切切, 是党領導的英明決策, 是改革的春風帶來的福音!

可是, 我們這一代, 年輕力壯, 開山造田辦瓷廠,

築山塘、修水庫。 當民兵搞備戰, 參加農建, 搞路教, 憑著一股熱情和幹勁奉獻當好民辦教師, 支持教育事業。

然而, 我們這一代, 中年肩負社會、家庭重擔。 經過自己的拼搏, 取得事業穩定。 小部分人還突顯成就。 我們在勒緊腰帶過日子時, 還不忘熱心公益事業, 節衣縮食, 出錢出力。 我們不敢說有超凡思想, 但我們反對落後和保守思想, 敢周旋, 巧謀劃, 細安排。 不忘祖訓, 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 全力開闢村道, 尋源引自來水;傳承民族文化, 整修祖祠、祖墳等等, 讓民族事業有所發展, 村容村貌有所改變, 引來眾多關注和點贊。

我們這一代, 憑著年富力強, 緊跟黨的思想主張, 說幹就幹, 雷厲風行, 破舊立新, 勵精圖治。 千方百計謀發展謀出路,

互相幫助, 為各行各業選送了人才。 轉眼間, 我們這一代人, 艱辛把孩子扶養大, 現在子女都長大巳成家立業展翅高飛。 而我們已過花甲, 也該放鬆心情, 享受清靜安逸的生活。 我們已不年輕, 不服老不行, 在做好傳幫帶的同時, 不能依老賣老。 也應堅定相信、大膽培養、放心讓年輕一代去挑戰, 去實踐。 回想幾十年, 現在的他們跟我們當年一樣年富力強, 況且, 他們學歷比我們高, 知識比我們豐富, 見識接受新生物也比我們多, 更具多元化。 他們的心依樣和我們一樣, 愛生活, 愛家庭, 面且更懂得享受生活, 更能適應現實社會, 他們更有機會更有膽識更有擔當為社會和人類服務。 歷史的責任將轉落到他們肩上。 我們不能太執著,
要淡泊名利。 俗話說:“雞叫與不叫, 天都要亮, 地球每天都在轉動”, 所以, 我們這一代人, 要做好年青人的堅強後盾, 做好他們的信心支柱, 讓他們放心大膽去做, 擼起袖子加油幹。

生活中, 也經常聽說:什麼老人家, 老同志有經驗有能力, 老當益壯。 即使說得有道理, 但也是“夕陽無限好, 只是在黃昏”, 心有餘力而不足, 難於再撐起一片天。 所以, 是年輕人優秀, 他們尊重我們, 他們對我們的付出給予肯定和評價。 我們這一代人, 如果我們不相信他們, 對他們捆手綁腳的話, 在他們眼中我們什麼都不是, 只會讓他們對我們另眼看待, 讓他們走進死胡同, 我們只會留下歷史的遺憾, 然而, 我們也要與時俱進, 做新時期開明老人。

我們這一代人擁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是我們的前輩用血與淚拼搏出來的, 他們為中國騰飛奠定了基礎;我們的下一代能有今天的成就, 當然也有我們這一代人的付出與奉獻, 社會、生活, 就是一代又一代不斷地努力付出, 勇敢面對挑戰, 不斷推陳出新, 社會才會進步, 歷史才會發展.“沉舟側畔千帆過, 病樹前頭萬木春。 ”無論是老一輩還是年輕一輩, 都要以最飽滿的熱情投入到社會主義建設中去, 發揮各自的潛力, 為社會盡一已之力, 為實現中國夢而奮鬥不息!

【作者簡介】簡國勝, 豐順縣大龍華鎮龍北村人, 退休幹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