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2017“奪命玩具”盤點,千萬別再給孩子買了

兒童安全無小事, 世界上最美好的語言是“虛驚一場”, 還好, 你還平平安安地在我身旁。

——凱叔

近日, 一則新聞又讓父母們的心揪得緊緊的:

8歲的男孩小飛(化名)正上二年級, 期中考試成績不錯, 家人就從超市買了一些零食獎勵他。 十幾分鐘後, 正在廚房做飯的媽媽突然聽到兒子的慘叫聲, 急忙跑出來, 卻被眼前的景象嚇傻了:小飛捂著眼睛大聲嚎哭, 在地上痛苦地滾來滾去, 一旁有一個炸變形的飲料瓶, 地板上到處都是水……

媽媽哆哆嗦嗦地將小飛送到醫院, 卻被醫生告知, 孩子的右眼被鹼性液體侵蝕,

整個眼球被溶, 造成終生失明。

是什麼造成了這場令人痛心的事故?

原來, 小飛在零食袋裡發現了一個硬硬的小包, 他聞了聞, 然後放進了有水的飲料瓶裡, 沒想到剛放進去竟然爆炸了, 灼傷了他的右眼。

沒錯, 小飛說的那個小包, 就是食品乾燥劑!

可能大多數家長都知道食品乾燥劑不能吃, 卻沒想到危害竟然這麼大!市面上比較常見的乾燥劑主要有四種, 生石灰、氯化鈣、礦物和矽膠乾燥劑, 會發生爆炸的是生石灰乾燥劑。

生石灰又叫氧化鈣, 遇水後會產生氫氧化鈣, 瞬間釋放巨大能量, 輕輕鬆松就能炸毀一個塑膠瓶。

只可惜, 對於小飛的媽媽來說, 明白這些已經太遲了。 孩子的安全, 永遠需要高度的防護, 卻常常毀于一時的疏忽。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 2017年那些危害孩子身體和生命安全的危險玩具, 我們再一起多加注意防範。

危險玩具一:發光氫氣球

發光氫氣球又叫波波球, 可以說是今年的“網紅”氣球, 很多大商場的門口都能見到它們的五顏六色的身影。

可是, 這麼好看的氣球卻隱藏著巨大的危害!

2017年12月2日, 廣東東莞一名兩歲女孩抱著這種氫氣球玩, 她7歲的哥哥遞給她一個打火機。 女孩點著打火機後, 氣球瞬間爆炸, 點燃頭髮, 造成面部和右手的二度燒傷……

這種氫氣球遇到火星或明火, 很容易發生爆炸, 爆炸的瞬間, 釋放出的LED燈、小鐵絲等小部件很可能會被孩子吞咽。

而且, 一旦爆燃, 融化的氣球塑膠液體如果粘到皮膚上, 也會造成燙傷。

危險玩具二:牙籤弩

今年上半年, 一款熱門隨手玩具在小學生間流傳, 這就是“牙籤弩”。

這個玩具看起來小小的, 但是殺傷力巨大, 不但能射穿紙板、氣球, 還能紮入西瓜、生肉裡, 換上鋼針還能釘入石膏板, 射穿塑膠瓶, 射出時速能達百公里。

一旦射中孩子的眼睛, 後果真是不堪設想!

2017年6月, 新疆一名10歲的男孩就被同學玩的牙籤弩射傷了右眼, 經過數次醫治, 視力最終也無法恢復到1.0以上了。

這麼危險的玩具, 很多學校旁的文具店裡竟然都可以買到。

雖然相關部門進行了查繳, 但一些電商網站換個名字, 抬高價格偷偷銷售, 真是防不勝防。 為了所有孩子的安全, 請家長們一定好好囑咐:玩玩具為的是愉悅的心情, 切莫因為刺激,

帶來不可逆轉的禍端。

危險玩具三:指尖陀螺

指尖陀螺是一種利用軸對稱結構, 可以在手指上空轉的小玩具。 很多孩子喜歡玩, 感覺很拉風。 可指尖陀螺造型多變, 一些形狀尖銳、葉片鋒利的一點都不適合孩子玩。

當把旋轉的陀螺靠近雞蛋的時候, 很輕易地就將蛋皮割破了。

孩子們常常喜歡跑跳、打鬧, 如果在玩的過程中摔倒或者碰到別人的皮膚, 很容易被紮傷。

澳洲一位11歲的孩子將指尖陀螺拋向空中, 卻未能接住, 陀螺擦到他的眼角, 不但留下了一道疤, 平時更需要搖頭才能看到眼角的景象。

可有很多家長, 仍然無視危險, 將這種玩具買給孩子, 並表示有了這個玩具, 孩子一天都沒怎麼玩手機了。

有時並不是孩子非要玩某種玩具,

而是家長喜歡, 想想也是無奈, 殊不知, 家長對危險的短淺判斷, 很可能讓孩子身處危險之中。

危險玩具四:水精靈

水精靈是一種彩色小珠子, 放在水裡浸泡後, 很塊變成大珠子, 是很多水缸和花盆的裝飾品。 它其實是一種吸水性樹脂, 裡面所含的丙烯腈或丙烯酸酯都有一定毒性, 並不適合孩子接觸。

可是, 也有很多家長買來給孩子當玩具玩。

2017年6月, 山東大學齊魯兒童醫院接診了一位反復嘔吐、腹大如鼓的2歲男孩。 原來, 孩子誤食了“水精靈”, 在腸內吸水膨脹, 引起“腸梗阻”, 如果不是儘快醫治, 還可能造成腸穿孔和壞死。

2017年7月, 延安9歲女孩楠楠(化名)在玩水珠子的時候, 用捏破水珠子的手揉了下眼睛, 導致眼球晶體劃傷、感染, 為保住眼球,經歷數次手術。

所以,建議家長不要讓孩子玩水精靈,如果皮膚接觸了要儘快清洗,更避免小齡童誤吞誤食,後果不堪設想。

危險玩具五:磁力鋼珠

2017年11月,開封市兒童醫院接診一名腹痛、發熱的男孩,經過檢查,才發現原因是他吞食了4粒磁力鋼珠,因為鋼珠的磁力相互吸引,壓迫腸壁壞死,造成腸管7處穿孔。

醫生手術240分鐘,才救回這名1歲4個月的男孩。真是看得人心驚肉跳!

醫生說,這種彩色磁力鋼珠也很容易引起鉛中毒和重金屬中毒,尤其是3歲以下小齡童,千萬不要接觸到這種小顆粒物品。

孩子平安長大,真是不容易啊!

想起《編輯部的故事》裡,葛優說:

“打在娘胎裡就隨時可能流產,當媽的一口煙兒就能把咱弄成畸形……好不容易扛過十個月生出來了,小兒麻痹,百日咳,猩紅熱,大腦炎還在前頭等著咱。哭起來嗆奶,走起來摔跤,摸水水燙,碰火火燎,是個東西就能把咱撞個半死……”

做父母的也更是不容易!

每天吊著一顆忐忑的小心臟,不敢有一絲放鬆,有時僅僅離開孩子一分鐘,危險可能就會發生。

臨近年末了,還有一些容易高發的危險想提醒大家:

家裡的抽屜櫥,一定要固定在牆上

孩子很容易拉開抽屜,踩著去夠櫃頂的東西,危險就這樣發生了。宜家已在全球召回1730萬個這種“奪命櫃”。

孩子遠離取暖器

天冷了,許多家裡都會用一種小型取暖器,其表面溫度能達到160多度,據說“3秒鐘引燃棉花”,“5分鐘讓紙巾燃燒”,一旦孩子觸摸,極易造成燙傷。

而且,很多家長喜歡在上面晾曬濕毛巾或者衣物,這樣容易引起失火。最好將取暖器放在孩子夠不到的地方,使用時,一定要有大人在一旁照看。

再次強調過馬路要小心

早晨帶孩子上學,不要拽著孩子搶追公車或搶過馬路,因為大車司機有很大的視覺盲點,加上孩子身量較小,很容易造成剮蹭或者碾壓。

注意坐在自行車後座的孩子

也不要讓孩子戴著長圍巾坐在自行車、電動車後。圍巾很容易被絞進車輪裡,造成孩子摔下車被拖拽,或者被纏繞窒息。

之前河北就有一名10歲女孩坐在電動車後,其所佩戴的長圍巾被絞進車輪裡,導致小女孩脊柱斷裂,全身癱瘓。

羽絨服的不安全性

不要讓孩子穿著羽絨服坐在安全座椅上,否則可能有致命危險!

羽絨服面料光滑,並不貼身,當汽車急刹車或發生猛烈撞擊時,孩子會像“金蟬脫殼”一樣,從羽絨服裡滑出來,甩出座位。湖南衛視在某節目中用實驗驗證了這一點。

家長可以讓孩子脫掉羽絨服再系上安全帶,然後蓋上羽絨服,同樣保暖。

除了保護好自己的孩子,作為家長,也盡可能去保護別人的孩子。

有時候保護別人,就是在保護自己

冬天路滑,開車時,如果前面是帶孩子的電動車或自行車,務必保持一定距離,否則一旦前面車人滑倒,很容易來不及刹車,造成傷害。

下車開門前,一定要從反光鏡觀察後面是否有行人,或者輕輕推開車門確認沒有行人再完全打開,否則很容易造成措手不及的撞擊。

兒童安全無小事。

在中國,每年有近5萬名1-14歲的孩子因意外傷害而失去生命。高空墜落、燒傷、觸電、銳器傷、溺亡、中毒、交通事故都是最常見的兒童意外傷害。而家長保護不當和孩子對危險的認知不足,是兒童受到意外傷害的主要原因。

安全教育是父母需要給孩子上的第一課,要讓孩子懂得什麼是危險,如何才能避開危險。而作為父母,有時我們更需要給自己補上這一課。

世界上最美好的語言是“虛驚一場”,還好,你還平平安安地在我身旁。

作者:辣道娘,兒童早期教育指導師,繪本作者,6歲女娃媽媽,致力於兒童心理教育及現代家庭關係研究。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權問題需要溝通,請與我們聯繫tougao@ksjgs.com。

為保住眼球,經歷數次手術。

所以,建議家長不要讓孩子玩水精靈,如果皮膚接觸了要儘快清洗,更避免小齡童誤吞誤食,後果不堪設想。

危險玩具五:磁力鋼珠

2017年11月,開封市兒童醫院接診一名腹痛、發熱的男孩,經過檢查,才發現原因是他吞食了4粒磁力鋼珠,因為鋼珠的磁力相互吸引,壓迫腸壁壞死,造成腸管7處穿孔。

醫生手術240分鐘,才救回這名1歲4個月的男孩。真是看得人心驚肉跳!

醫生說,這種彩色磁力鋼珠也很容易引起鉛中毒和重金屬中毒,尤其是3歲以下小齡童,千萬不要接觸到這種小顆粒物品。

孩子平安長大,真是不容易啊!

想起《編輯部的故事》裡,葛優說:

“打在娘胎裡就隨時可能流產,當媽的一口煙兒就能把咱弄成畸形……好不容易扛過十個月生出來了,小兒麻痹,百日咳,猩紅熱,大腦炎還在前頭等著咱。哭起來嗆奶,走起來摔跤,摸水水燙,碰火火燎,是個東西就能把咱撞個半死……”

做父母的也更是不容易!

每天吊著一顆忐忑的小心臟,不敢有一絲放鬆,有時僅僅離開孩子一分鐘,危險可能就會發生。

臨近年末了,還有一些容易高發的危險想提醒大家:

家裡的抽屜櫥,一定要固定在牆上

孩子很容易拉開抽屜,踩著去夠櫃頂的東西,危險就這樣發生了。宜家已在全球召回1730萬個這種“奪命櫃”。

孩子遠離取暖器

天冷了,許多家裡都會用一種小型取暖器,其表面溫度能達到160多度,據說“3秒鐘引燃棉花”,“5分鐘讓紙巾燃燒”,一旦孩子觸摸,極易造成燙傷。

而且,很多家長喜歡在上面晾曬濕毛巾或者衣物,這樣容易引起失火。最好將取暖器放在孩子夠不到的地方,使用時,一定要有大人在一旁照看。

再次強調過馬路要小心

早晨帶孩子上學,不要拽著孩子搶追公車或搶過馬路,因為大車司機有很大的視覺盲點,加上孩子身量較小,很容易造成剮蹭或者碾壓。

注意坐在自行車後座的孩子

也不要讓孩子戴著長圍巾坐在自行車、電動車後。圍巾很容易被絞進車輪裡,造成孩子摔下車被拖拽,或者被纏繞窒息。

之前河北就有一名10歲女孩坐在電動車後,其所佩戴的長圍巾被絞進車輪裡,導致小女孩脊柱斷裂,全身癱瘓。

羽絨服的不安全性

不要讓孩子穿著羽絨服坐在安全座椅上,否則可能有致命危險!

羽絨服面料光滑,並不貼身,當汽車急刹車或發生猛烈撞擊時,孩子會像“金蟬脫殼”一樣,從羽絨服裡滑出來,甩出座位。湖南衛視在某節目中用實驗驗證了這一點。

家長可以讓孩子脫掉羽絨服再系上安全帶,然後蓋上羽絨服,同樣保暖。

除了保護好自己的孩子,作為家長,也盡可能去保護別人的孩子。

有時候保護別人,就是在保護自己

冬天路滑,開車時,如果前面是帶孩子的電動車或自行車,務必保持一定距離,否則一旦前面車人滑倒,很容易來不及刹車,造成傷害。

下車開門前,一定要從反光鏡觀察後面是否有行人,或者輕輕推開車門確認沒有行人再完全打開,否則很容易造成措手不及的撞擊。

兒童安全無小事。

在中國,每年有近5萬名1-14歲的孩子因意外傷害而失去生命。高空墜落、燒傷、觸電、銳器傷、溺亡、中毒、交通事故都是最常見的兒童意外傷害。而家長保護不當和孩子對危險的認知不足,是兒童受到意外傷害的主要原因。

安全教育是父母需要給孩子上的第一課,要讓孩子懂得什麼是危險,如何才能避開危險。而作為父母,有時我們更需要給自己補上這一課。

世界上最美好的語言是“虛驚一場”,還好,你還平平安安地在我身旁。

作者:辣道娘,兒童早期教育指導師,繪本作者,6歲女娃媽媽,致力於兒童心理教育及現代家庭關係研究。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權問題需要溝通,請與我們聯繫tougao@ksjgs.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