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72歲老人手有清朝總兵腰牌,專家慕名而來,提出一個要求遭到拒絕

明朝在建立之初設總兵官一職, 一般在戰事即將行動前, 由朝廷選任, 擔任總兵官職位的不是王侯就是重臣。 如明代開國第一功臣徐達, 就屢次擔任總兵官一職。 但據現有史料看, 明朝建國前只有徐達和常遇春出任過總兵官, 說明戰時總兵的權力極重, 從不輕易授人。

有清一代, 沿襲了明代總兵制度。 總兵管轄軍隊的數量, 也要看駐地, 多則上萬, 少則數百。 清廷無戰事時, 全國水陸軍大約60 余萬人, 由80 余位總兵統轄。 而總兵腰牌的重要性即在總兵調遣自己的軍隊時, 是極為重要的信物, 就像古代的調兵遣將的" 虎符",

由於年代久遠, 又出沒沙場, 總兵腰牌則很少被保留下來。

 湘鄉有一位72歲的老人易邵白, 易老出生在一個收藏世家, 也是湘軍後代。 上溯六代祖易真有, 在清朝咸豐時期協助王錱創建“老湘營”有功, 被誥封為一品建威將軍。

從那時起, 先祖們就愛收藏木雕、石雕像及圖書等。 易邵白告訴記者, 到了他父親這一代, 家庭藏書進入了鼎盛時期。 “記得那時我家有一棟兩層6間房的藏書樓, 名叫‘補拙堂’,收藏的書籍有12萬冊(卷)、古玩文物3000件, 可惜後來大多流失了。 ”

在易邵白收藏的許多東西中, 有一件東西被他視為最珍貴的東西, 那就是祖傳下來的一塊腰牌, 聽他說這快腰牌是從他的叔叔手裡傳下來的, 在清朝的時候,

他叔叔因功被朝廷封官, 並且這塊腰牌就是他當時的信物, 從那時候到現在一直被家族收藏。

曾經有人出高價來買易邵白老人的收藏品, 但易邵白老人說:“我只收不賣。 所有的書籍我都要留著, 將來辦一個圖書博物館。 ”老人如此高風亮節, 才有這塊腰牌面世的今天。 這塊腰牌有著極高的歷史研究價值, 有專家讓易邵白把這塊腰牌捐給博物館, 但是出於許多方面考慮, 他最終還是拒絕了這個請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