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他是“韓國國父”,在中國流亡27年,被金日成稱為“革命老前輩”

昨天, 應國家主席習近平邀請, 韓國總統文在寅抵達北京, 開始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 這也是今年五月文在寅就任韓國總統以來的首次訪華。

環環發現, 在青瓦台早前公佈的訪華日程中, 有這樣一個行程十分引人注目:文在寅將赴重慶參觀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

1919年, 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在中國上海成立。 後因抗日戰爭爆發, 臨時政府駐地遷到重慶。

說起這個抗日時期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 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金九。

金九被譽為“韓國國父”, 他的一生顛沛流離, 曲折坎坷, 可以說是韓國民族獨立運動的歷史縮影,

金日成稱他為“革命的老前輩”。

1876年, 金九生於朝鮮黃海道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 18歲時參加了席捲朝鮮半島的“東學黨起義”, 並在其中擔當骨幹。

當時已是“甲午戰爭”後, 日本打敗了清帝國, 也同時控制了朝鮮, 並殺死了朝鮮的“明成皇后”閔妃。 金九為了給皇后報仇, 殺死了日本陸軍中尉土田讓亮, 也因此被捕入獄, 並被判處死刑。

當時的朝鮮國王高宗, 雖然是傀儡皇帝, 但內心對於金九的義舉非常欽佩。 高宗下令赦免了金九的死刑, 將刑期改為17年徒刑。 金九的大名, 也因此一下子傳遍整個朝鮮。

今年上映的由宋承憲主演的電影《大將金昌洙》講的就是金九在獄中服刑的故事。

在監獄裡, 金九閱讀了《泰西新史》《世界地理》等新學書籍,

還教會獄友寫字, 讓他們可以洗脫刑罰。 歷經磨難的金九, 逐漸從一個有膽識的青年成長為革命志士, 最終從仁川監獄越獄, 重獲自由。

1910年8月, 日本通過《日韓合併條約》, 正式吞併韓國。 1919年, 韓國爆發爭取獨立的“三一運動”。 參加了獨立運動的金九為躲避日本人的抓捕, 乘船來到上海, 由此開啟了流亡生涯。

後來, 金九與其他流亡中國的韓國志士一起開展獨立運動, 並在上海建立了“大韓民國臨時政府”。 金九歷任臨時政府警務局長、內務總長、國務領, 最後被推選為主席。

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遺址,

位於今上海馬當路306弄4號

(圖源:南方都市報)

在異國他鄉搞革命運動談何容易, 當時“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面臨著內憂外患兩種危機。

內部, 臨時政府的成員因意見不統一紛爭不斷, 獨立運動者也由原本的千餘名迅速減少到幾十名。 外部, 由於日本方面的監視和阻撓, 在韓國國內募集的資金很難到達上海, 臨時政府的經費經常中斷。

當時, 臨時政府經常交不起房租, 也因此與房東發生過幾次糾紛。 成員們的生活也窮困潦倒, “月薪不足20元”。 在這樣的情況下, 金九依然沒有放棄開展獨立運動, “我死也不離開臨時政府大門一步!”

1932年, 在金九的帶領下, 韓國的愛國志士們幹了好幾件大事。

當時, 金九秘密組織了“韓人愛國團”, 團員李奉昌在東京阻擊日本天皇, 製造了“櫻田門事件”, 但可惜刺殺失敗。

隨後, 團員尹奉吉又在上海虹口公園準備刺殺日本駐上海陸軍總司令白川義則。

在送別尹奉吉時, 尹奉吉將自己的手錶給金九, 並說, “再過一小時, 這塊表對我也沒用了”。 金九也抱著必死的決心, 大喊道, “日後黃泉之下再見吧!”

金九(左)與執行虹口公園爆炸的尹奉吉

(圖源:南方都市報)

最終, 白川被成功刺殺, 這一事件成為震驚中外的“上海虹口公園爆炸案”。 聽聞消息的蔣介石還曾激動地說:“國民黨十個師團未能做成的事, 朝鮮一個年輕的義士卻辦到了。 ”

虹口事件發生之後, 為了避免連累無辜, 金九發表了一封公開信《虹口公園炸彈案之真相》, 聲稱此案由他一人策劃。 此後, 日本開始懸賞60萬大洋捉拿金九。

為了避難, 金九先後輾轉於中國的杭州、嘉興、南京、長沙、柳州等地, 所到之處都受到當地抗日群眾的幫助和支持。

金九之子金信曾回憶說:“當年在上海, 3元大洋可以讓一個普通人生活一個月, 而日寇懸賞60萬大洋捉我父親。 中國人民不為金錢所動, 從上海到嘉興到海鹽, 到處受到中國人民的保護, 這是一種多麼可貴的精神。 ”

隨著抗日戰爭形勢的發展, 國民政府遷往重慶, 金九所領導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也隨之來到重慶。

位於重慶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

早在1933年, 金九曾與蔣介石進行了一次秘密會談, 會談後金九聽從蔣介石的建議, 準備為開展獨立戰爭訓練一批軍官。 1940年9月, “韓國光復軍總司令部”成立典禮在重慶嘉隴賓館舉行, 韓國光復軍正式成立。

當時, 已經是韓國臨時政府主席的金九在光復軍宣言中說, “光復軍將同中國軍隊一道為打敗共同的敵人——日本帝國主義而繼續戰鬥”。

後來光復軍從最初的不足百人逐漸發展為5萬人左右,並參加了中國抗日戰爭,在情報刺探以及爭取國際援助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在不同地區對日軍展開了遊擊戰。

1945年日本投降後,金九返回了闊別27年的祖國。

回國後,金九又積極推動南北統一,發表《向三千萬同胞泣訴》聲明,反對韓國獨自建立政府。但此舉遭到朝鮮半島極右勢力的嫉恨。

1948年,他赴平壤與金日成進行政治協商,為韓國獨立統一作了最後一搏。

金日成(左)與金九(右)

可惜,最終協商失敗,這也成了金九的絕唱。

1949年6月,金九被韓國右翼分子安鬥熙槍殺而死,終年74歲。

直到1962年,時任韓國總統朴正熙才追授金九大韓民國建國勳章,並追尊金九為韓國的國父。

在金九以親身經歷所寫的抗日實錄《白凡逸志》一書中,有一段給兒子的寄語感人至深,其中有這樣一句話:

“我之所以記下我的經歷留給你們,絕不是為了自我標榜,讓你們仿效。我是衷心期望你們作為大韓民國的國民,要懂得在東西古今的許多偉大人物中,選擇最值得推崇的人去崇拜效法。”

金九的一生為民族獨立和統一而鞠躬盡瘁,他在中國的土地上留下的努力與奮鬥,抛灑的畢生精力,也將永遠地成為中韓友誼的見證。

“光復軍將同中國軍隊一道為打敗共同的敵人——日本帝國主義而繼續戰鬥”。

後來光復軍從最初的不足百人逐漸發展為5萬人左右,並參加了中國抗日戰爭,在情報刺探以及爭取國際援助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在不同地區對日軍展開了遊擊戰。

1945年日本投降後,金九返回了闊別27年的祖國。

回國後,金九又積極推動南北統一,發表《向三千萬同胞泣訴》聲明,反對韓國獨自建立政府。但此舉遭到朝鮮半島極右勢力的嫉恨。

1948年,他赴平壤與金日成進行政治協商,為韓國獨立統一作了最後一搏。

金日成(左)與金九(右)

可惜,最終協商失敗,這也成了金九的絕唱。

1949年6月,金九被韓國右翼分子安鬥熙槍殺而死,終年74歲。

直到1962年,時任韓國總統朴正熙才追授金九大韓民國建國勳章,並追尊金九為韓國的國父。

在金九以親身經歷所寫的抗日實錄《白凡逸志》一書中,有一段給兒子的寄語感人至深,其中有這樣一句話:

“我之所以記下我的經歷留給你們,絕不是為了自我標榜,讓你們仿效。我是衷心期望你們作為大韓民國的國民,要懂得在東西古今的許多偉大人物中,選擇最值得推崇的人去崇拜效法。”

金九的一生為民族獨立和統一而鞠躬盡瘁,他在中國的土地上留下的努力與奮鬥,抛灑的畢生精力,也將永遠地成為中韓友誼的見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