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謝天謝地,我們練的是芭蕾舞,不是角鬥

當年的羅馬貴族, 不但要看角鬥士優雅地戰鬥, 還要看他們優雅地死去。

古羅馬的貴族們也熱愛看表演, 而且看表演時身著盛裝, 按照自身的等級就座。 只不過, 他們喜歡看的是角鬥。

真正的角鬥可不是《羞羞的鐵拳》那樣赤手空拳, 點到為止。 角鬥士們拿著武器和盾牌, 在眾目睽睽之下生死相鬥。 一場搏殺下來, 角鬥士身上有幾處刀傷都算是輕的, 有很多人直接死在了角鬥場裡。

畢竟, 當年的羅馬公民認為:那些罪犯、戰俘和逃跑的奴隸的唯一價值, 就是在角鬥場裡壯烈死去, 以供他們這些“體面守法”的人民享樂。

因此, 角鬥士們不僅要能打得虎虎生風, 拳拳到肉, 而且要死得英俊瀟灑。 最標準的死法是:挺胸, 身子右傾, 頭下垂, 蹲坐在武器之上。

這是羅馬世界垂死的天鵝形象。 他們認為:死得像只天鵝, 是一種優雅而正確的死亡方式。 默默心疼一下芭蕾舞《天鵝之死》。

一個角鬥士死成這樣就太難看了!一定會被圍觀群眾“噓”的!

不過, 我也很懷疑古羅馬人的智商。 人都死了, 你再噓他也聽不見啊!難道你還能放個法術復活他, 然後讓他練上一百遍怎麼死得像只天鵝?或者你讓角鬥學校的老闆和教官們為了本校的榮譽, 嚴抓學生的死亡訓練?這又不是個一回生二回熟的事情。 教官們也很頭疼:畢竟學生死之前, 誰也不知道他會死成啥樣,

死了之後也沒法再訓練了啊!

好在, 並不是所有角鬥士都需要去死。 那些從死人堆裡殺出來的角鬥士們會成為大明星, 還有自己的粉絲群。 人們會津津樂道於他的訓練經歷、經典戰役和戰鬥技巧, 就如果我們討論我們熟悉的芭蕾明星的經典演出一樣。 對於古羅馬的有些人而言, 這些全身覆滿了傷疤的角鬥士性感極了, 絕不亞於八塊腹肌的玉面郎君。 傳說某位太后還曾為了角鬥士而瘋狂。

觀看角鬥甚至成了一種文化, 連貴婦人們也出現在角鬥場最高處的座位上。 凱撒大帝和另外一位皇帝因為國事繁忙, 成天批摺子, 不來看角鬥, 還被臣民們強烈批評。

在全民皆兵的古羅馬人的眼裡, 角鬥場體現著暴力和秩序,

而這正是維護帝國統一的力量, 是一個有序社會不可回避的部分。 皇帝不來看角鬥, 簡直像是現代的國家總統不來看閱兵一樣, 還配執掌全國部隊嗎?

古羅馬不僅有角鬥, 還有鬥獸。 角鬥是人與人對砍, 鬥獸則是人與動物搏殺。 傳統的鬥獸發展至今, 就是現在的西班牙鬥牛術。 與動物廝殺甚至比與人廝殺還要慘, 很多奴隸和異教徒會被直接丟進場裡喂獅子。 這些異教徒裡有很多是基督徒, 這也難怪古羅馬的基督徒會和奴隸們一起反抗貴族的暴政了。

寫到這裡, 我非常慶倖我們是生在文明社會裡, 練習的是芭蕾舞, 能夠欣賞別人充滿活力的優雅;而不是在古羅馬的角鬥場裡慘死, 用自己的性命做別人的娛樂。

所以, 你們是不是又有動力練舞了呢?

我是龔溢文香港芭蕾舞團演員

英國皇家舞蹈學院高級教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