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東辣西酸南甜北鹹,五味雜陳如何誕生

中國自古有“五味雜陳”之說。 這雜陳的五味,指酸、苦、辛、鹹、甜。 不過, 當時的“辛”並不是我們今天所說的辣, 而是泛指花椒、薑、蔥等辛香調料的味兒。 在辣椒傳入中國後, 我們今天說的五味, 其中的辛味, 使用最多的是辣椒。 以至於五味,都漸漸演變成酸、甜、苦、辣、鹹了。

“醯(音xī讀西)”、“酢(音cù計醋)”、“苦酒”實際上都是古代對醋的稱呼。 根據這些字詞的出現年代, 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至少在3000年以上, 也就是在西周時, 中國已有食醋。

醋最早又是在哪裡發明的呢?歷史學家郝樹候先生經過對太原的考證認為,

在西元前479年, 晉陽城建立時就有醋坊了。 而我們大家都知道的一點是, 山西人有一綽號叫“老醯兒”, “老醯兒”就是老醋、老酸的意思。 這稱呼至少說明山西人與醋的密切關聯。

在山西的近鄰,陝南地區是水稻文化圈和小麥文化圈的複合地帶, 這裡也是一個嗜酸地帶, 這裡是山區與平川交會處, 陝南人說“三天不吃酸, 走路打躥躥”。 陝南山區多雨、潮濕, 據說酸辣可以驅寒除濕。

吃酸地帶有多麼遼闊寬廣呢?眾所周知, 生活在貴州高原高寒地區的苗人也是酸味的忠實愛好者, 酸湯魚是他們的經典之作。 走過貴州高原, 生活在亞熱帶的雲南西雙版納的布朗族也喜歡吃酸茶、嚼檳榔。 而傣族則嗜酸筍, 每年都要泡制大量的酸筍。

泡菜是以酸味為基礎味。 而吃泡菜莫過於四川與東北。 四川泡菜是五彩繽紛, 花樣繁多, 泡菜缸裡是一切可以酸泡。 東北人的泡菜通常比較單調, 多泡大白菜。 大白菜、粉絲和豬肉片, 可以煮沸一個漫長而寒冷的冬季, 讓東北人的小屋子裡熱氣沸騰。

這麼一想, 很可以得出這些地方為什麼嗜酸的理由了, 就是——幫助消化、驅寒、去濕、解暑。

甜味是人出生後首先接受和追尋的味道,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 得到的第一份食物, 就是母親甘甜的乳汁。 據研究, 出生後僅幾小時的嬰兒已能明確表示對甜味的喜好和對酸味的厭惡, 而初學走路的孩子已經對不同濃度的甜味十分敏感, 這說明喜歡吃甜的東西好像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本能。

飲食會透露很多有關甜味的資訊。 中國地域遼闊, 各地的飲食習慣差異很大, 北方人喜鹹, 南方人喜甜, 四川人湖南人喜辣,這都是地理、歷史、氣候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但在任何地方的筵席上, 都會有一二道甜點, 如藕粉圓子、蓮子羹、綠豆糕等等。

西元1世紀的《神異經》載:“南方荒內, 甘蔗之林”, 史載, 西漢之時中國就已經有了甘蔗制糖。 唐貞觀二十一年(西元647年), 印度摩揭陀國首次與唐朝建立友好關係, 其使者返回時, 唐太宗隨即派人到該國學習熬糖法, 還邀請兩個印度熬糖工匠到長安傳授工藝。

接著, 唐太宗又派外國工匠到南方的越州傳播印度熬糖法。 《新唐書》說, 後來中國造的糖“色味愈西域遠甚”, 意思是在顏色和口味方面遠遠超過了印度。

有意思的是, 印度印地語中的白糖為cīnī(意思為“中國的”), 這說明唐以後, “色味愈西域遠甚”的中國糖已經輸入了印度, 或者印度反過來向中國學習了制糖技術。

苦味植物的地理分佈有一個不容忽視的特點, 那就是最早都分佈於中國南方。 在廣闊的時空中, 它們大致都是由南向北傳播, 這並非偶然的巧合。

“苦”味食品很多源於南方, 南方氣候燥熱, 而“苦”能夠“清熱去火”, 人們在飲食上自然而然地選擇了帶有“苦味”的食物。 苦丁茶、苦瓜這兩樣苦味食品就很有代表性。

作為廣西的傳統名茶之一, 苦丁茶具體產於何時已不可考。 在唐宋以前, 苦丁茶就已經在廣東至交趾(今越南)一帶廣泛種植, 其野生資源相當豐富。

晚唐著名詩人皮日休有詩曰 “十碗煎皋盧”, 可見在唐朝前後, 苦丁茶已進入中國北部地方, 而且一般飲用時是大碗大碗喝的。

據考證,明清時, 苦丁茶的產地已遍及兩廣地區。 在清末, 苦丁茶甚至受到外國傳教士的重視, 更帶動了其在北方民眾中的傳播。

苦瓜原產於印度東部, 17世紀傳入歐洲, 多作觀賞植物栽培。 大約在明代初期傳入我國。 明朝永樂三年(西元1405年),三保太監鄭和奉聖旨建造樓船62艘, 從南京出發, 七下南洋, 最遠到過非洲東岸, 傳播中國文化, 交流中外物產, 國威遠揚。

據明代費信著《星槎勝覽》記載, 三保太監當時帶去許多蔬菜、菜種以及魚肉之類, 也帶回不少當時大多數國人聞所未聞的稀罕物種, 其中就有苦瓜。

苦瓜於15世紀被引入後,很快就風行華土,在隨後的幾百年中,苦瓜開始向我國長江流域以北地區遷移,以夏季栽培為主。

辣椒進入中國不到400年,卻早已紅遍大江南北,終結了已延續2000年之久的花椒時代——辣椒為什麼具有如此誘人的魅力?

在明代以前,花椒、薑、茱萸三者使用最多,被稱為中國民間三大辛辣調料,是為“三香”。中國傳統“三香”的格局改變,統治了2000多年的花椒退位,茱萸淡出,主要“歸功”於發生在明代末年的一次規模龐大的“物種入侵”。

15世紀末,為了尋求胡椒而航海西渡的哥倫布,到北美大陸後發現了辣椒,並把它帶回了歐洲。據學者考證,辣椒在世界傳播的路線大致是這樣的:1493年辣椒傳入西班牙,1548年傳到英國,至16世紀中葉辣椒已經風靡整個歐洲;旋即,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把辣椒傳入了印度,明朝末年引入中國,17世紀辣椒傳入東南亞各國。

事實上,辣椒傳入中國之初是用來觀賞的。而目前可以見到的中國最早食用辣椒的記載,是在康熙年間(1662年-1722年) 貴州“土苗用(辣椒)以代鹽”。

至乾隆年間,貴州地區開始大量食用辣椒,緊接著與貴州相鄰的雲南鎮雄和湖南辰州府也開始食用辣椒。在乾隆十二年的《臺灣府志》中,有了臺灣島食用辣椒的記載。嘉慶以後,有記載說,黔、湘、川、贛四省已開始“種(辣椒)以為蔬”了。道光年間,貴州北部已“頓頓之食每物必蕃椒”。據清代末年《清稗類鈔》記載:“滇、黔、湘、蜀人嗜辛辣品”、“無椒芥不下箸也,湯則多有之”,說明清代末年湖南、湖北人食辣已經成性,連湯裡都要放辣椒了。

想來人對鹽的需求,與他所處的地域、氣候、資源、飲食文化等關係極大。一般來說,北方人的口味偏重,飯菜味道一般都做得鹹厚濃重;而南方人的口味偏淡,飯菜則喜歡鮮淡清爽。這一點在以魯、川、粵、閩、蘇、浙、湘、徽為代表的“中國八大菜系”中體現得很明顯。

如果用擬人化的形象比喻的話,那麼魯、皖兩個風味鹹厚濃重的北方菜系,就猶如雄健敦實的北方漢子;而粵、閩兩個風味鮮香、酸甜清淡的南方菜系,則宛如風流倜儻的清秀公子。至於川、湘兩地,色香味俱全,麻辣燙齊彰,儼然是蜀中曠達名士、湘楚狂放奇才!

而在西北少數民族地區,人們的飲食習慣因地理條件和文化差異的影響,又呈現出了與漢族地區大不相同的奇特景觀。西北地方地廣人稀,氣候乾燥,除畜牧業以外,用於食用的蔬菜瓜果很少。因此,他們對鹽分的補充就少了許多自然飲食的管道,只能更直接地使用食鹽。也正是這個原因,西北的許多民族對食鹽都有一種很強烈的敬畏之心,從遠古就流傳下來許多與鹽相關的神話傳說,直到今天,還以風俗禮儀的方式保留在人們的生活中。

在維吾爾族的婚俗之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儀式,是讓新郎和新娘各吃一小塊在鹹鹽水裡蘸過的饢。這是維吾爾人古老的婚俗禮儀之一,帶有浪漫而濃厚的原始宗教色彩。

“南甜北鹹、東辣西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飲食文化的地區差異,同時,也反映了人們的口味與地理環境存在著一定的聯繫。

山西人能吃醋,可謂“西酸”之首。他們吃飯前,往往先把醋瓶子拿過來,每人喝三調羹醋用以“解饞”。山西等地的“西方人”何以愛吃酸?打開中國地圖,可知這些地區,特別是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及其周邊地區的水土中含有大量的鈣。因而他們的食物中鈣的含量也相應較多。這樣,通過飲食,易在體內引起鈣質澱積,形成結石。這一帶的勞動人民,經過長期的實踐經驗,發現多吃酸性食物有利於減少結石等疾病。久而久之,他們也就漸漸養成了愛吃酸的習慣。

湖南、湖北、江西、貴州、四川及東北的朝鮮族等地居民多喜辣。喜辣的食俗多與氣候潮濕的地理環境有關。潮濕的地理環境導致人的身體表面濕度與空氣飽和濕度相當,難以排出汗液,令人感到煩悶不安,吃辣椒渾身出汗,汗液當然能輕而易舉地排出,經常吃辣可以驅寒祛濕,養脾健胃,對健康極為有利(對當地人而言)。

我國北方地處暖濕帶,冬季寒冷乾燥,夏季溫和多雨,氣溫年較差大,在過去,即使少量的蔬菜也難以過冬,同時又不捨得一時“揮霍”掉,北方人便把菜醃制起來慢慢“享用”,這樣一來,北方大多數人也養成了吃鹹的習慣。

廣東、浙江、雲南等地居民也大多愛吃甜食。南方多雨,光熱條件好,盛產甘蔗,比起北方來,蔬菜更是一年幾茬。南方人被糖類“包圍”,自然也就養成了吃甜的習慣。

苦瓜於15世紀被引入後,很快就風行華土,在隨後的幾百年中,苦瓜開始向我國長江流域以北地區遷移,以夏季栽培為主。

辣椒進入中國不到400年,卻早已紅遍大江南北,終結了已延續2000年之久的花椒時代——辣椒為什麼具有如此誘人的魅力?

在明代以前,花椒、薑、茱萸三者使用最多,被稱為中國民間三大辛辣調料,是為“三香”。中國傳統“三香”的格局改變,統治了2000多年的花椒退位,茱萸淡出,主要“歸功”於發生在明代末年的一次規模龐大的“物種入侵”。

15世紀末,為了尋求胡椒而航海西渡的哥倫布,到北美大陸後發現了辣椒,並把它帶回了歐洲。據學者考證,辣椒在世界傳播的路線大致是這樣的:1493年辣椒傳入西班牙,1548年傳到英國,至16世紀中葉辣椒已經風靡整個歐洲;旋即,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把辣椒傳入了印度,明朝末年引入中國,17世紀辣椒傳入東南亞各國。

事實上,辣椒傳入中國之初是用來觀賞的。而目前可以見到的中國最早食用辣椒的記載,是在康熙年間(1662年-1722年) 貴州“土苗用(辣椒)以代鹽”。

至乾隆年間,貴州地區開始大量食用辣椒,緊接著與貴州相鄰的雲南鎮雄和湖南辰州府也開始食用辣椒。在乾隆十二年的《臺灣府志》中,有了臺灣島食用辣椒的記載。嘉慶以後,有記載說,黔、湘、川、贛四省已開始“種(辣椒)以為蔬”了。道光年間,貴州北部已“頓頓之食每物必蕃椒”。據清代末年《清稗類鈔》記載:“滇、黔、湘、蜀人嗜辛辣品”、“無椒芥不下箸也,湯則多有之”,說明清代末年湖南、湖北人食辣已經成性,連湯裡都要放辣椒了。

想來人對鹽的需求,與他所處的地域、氣候、資源、飲食文化等關係極大。一般來說,北方人的口味偏重,飯菜味道一般都做得鹹厚濃重;而南方人的口味偏淡,飯菜則喜歡鮮淡清爽。這一點在以魯、川、粵、閩、蘇、浙、湘、徽為代表的“中國八大菜系”中體現得很明顯。

如果用擬人化的形象比喻的話,那麼魯、皖兩個風味鹹厚濃重的北方菜系,就猶如雄健敦實的北方漢子;而粵、閩兩個風味鮮香、酸甜清淡的南方菜系,則宛如風流倜儻的清秀公子。至於川、湘兩地,色香味俱全,麻辣燙齊彰,儼然是蜀中曠達名士、湘楚狂放奇才!

而在西北少數民族地區,人們的飲食習慣因地理條件和文化差異的影響,又呈現出了與漢族地區大不相同的奇特景觀。西北地方地廣人稀,氣候乾燥,除畜牧業以外,用於食用的蔬菜瓜果很少。因此,他們對鹽分的補充就少了許多自然飲食的管道,只能更直接地使用食鹽。也正是這個原因,西北的許多民族對食鹽都有一種很強烈的敬畏之心,從遠古就流傳下來許多與鹽相關的神話傳說,直到今天,還以風俗禮儀的方式保留在人們的生活中。

在維吾爾族的婚俗之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儀式,是讓新郎和新娘各吃一小塊在鹹鹽水裡蘸過的饢。這是維吾爾人古老的婚俗禮儀之一,帶有浪漫而濃厚的原始宗教色彩。

“南甜北鹹、東辣西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飲食文化的地區差異,同時,也反映了人們的口味與地理環境存在著一定的聯繫。

山西人能吃醋,可謂“西酸”之首。他們吃飯前,往往先把醋瓶子拿過來,每人喝三調羹醋用以“解饞”。山西等地的“西方人”何以愛吃酸?打開中國地圖,可知這些地區,特別是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及其周邊地區的水土中含有大量的鈣。因而他們的食物中鈣的含量也相應較多。這樣,通過飲食,易在體內引起鈣質澱積,形成結石。這一帶的勞動人民,經過長期的實踐經驗,發現多吃酸性食物有利於減少結石等疾病。久而久之,他們也就漸漸養成了愛吃酸的習慣。

湖南、湖北、江西、貴州、四川及東北的朝鮮族等地居民多喜辣。喜辣的食俗多與氣候潮濕的地理環境有關。潮濕的地理環境導致人的身體表面濕度與空氣飽和濕度相當,難以排出汗液,令人感到煩悶不安,吃辣椒渾身出汗,汗液當然能輕而易舉地排出,經常吃辣可以驅寒祛濕,養脾健胃,對健康極為有利(對當地人而言)。

我國北方地處暖濕帶,冬季寒冷乾燥,夏季溫和多雨,氣溫年較差大,在過去,即使少量的蔬菜也難以過冬,同時又不捨得一時“揮霍”掉,北方人便把菜醃制起來慢慢“享用”,這樣一來,北方大多數人也養成了吃鹹的習慣。

廣東、浙江、雲南等地居民也大多愛吃甜食。南方多雨,光熱條件好,盛產甘蔗,比起北方來,蔬菜更是一年幾茬。南方人被糖類“包圍”,自然也就養成了吃甜的習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