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南歌子「漢上泛舟」楓丹白露

楓 丹 白 露

作者:南歌子

漢江北岸有一片楓樹, 楓林旁邊有一處平臺, 那裡是我們聚會唱歌的地方。 每個周日, 歌友們從四面八方趕來, 聚集在這裡, 一展歌喉, 以歌會友, 過把放聲高唱的歌癮。

這個地方很美, 一江兩岸園林化建設, 把這裡綠化得樹木參天, 花草延綿。 楓樹林背靠堤壩, 面向江水, 左邊是森森修竹, 右鄰茂盛的銀杏樹, 上有藍天白雲, 下有茵茵綠草。 一條小路蜿蜒進楓林, 把人們帶入一個童話的世界裡。 春天, 楓林萌發生機, 噴吐出特有的清香新綠, 讓人精神振奮, 越唱越起勁。 夏天, 繁茂的枝葉遮天蔽日,

投下片片濃蔭, 陣陣清風吹過, 讓人倍感涼爽愜意。 秋天, 楓林一片火紅, 醉人的色彩激揚心扉渲染情緒, 高歌一曲, 直抒胸臆, 痛快淋漓。 冬天, 楓葉落盡, 枝椏搖曳, 暖陽融融, 其樂也融融, 曬著太陽歌唱, 歡聲笑語驅散寒意。 四季美景交替變換, 更有漢江遼闊寬廣, 緩緩東去, 波瀾不驚, 漣漪細細。 歌聲被水波浸潤了, 回聲嫋嫋, 餘音娓娓, 分外好聽。

以前我們沒有固定的唱歌地點, 輾轉過很多地方。 那年秋天, 偶然間來到橋北公園, 發現了這片楓林, 就再也離不開它了。 那時節, 楓林秋意正濃, 霜染楓葉, 楓葉流丹, 場面極為壯觀。 茵茵草地, 彎彎小徑, 鋪滿片片紅葉, 留人腳步。 江水清波蕩漾, 白鷺飛來飛去, 平添無限的詩情畫意。 在楓樹林歌唱,

音樂散入林中, 枝頭紅葉瀟瀟, 風過處沙沙作響, 各種輕吟低唱, 與歌聲琴聲默契合拍。 空中紅葉飄飛, 打著旋兒, 翩翩起舞, 飄啊, 飛啊, 旋啊, 轉啊, 為歌聲伴舞。 腳下紅葉鋪陳, 綿軟柔和, 我們歌唱, 它們側耳聆聽, 靜默觀賞。 有歌聲滋潤, 楓林更添詩意, 動情處, 凝點點清露, 陶醉時, 送淡淡幽香﹍﹍我給這裡起了一個響亮的名字, 叫它“楓丹白露”。

不知不覺, 在“楓丹白露”唱歌已經有三年時光, 每一次都乘興而來, 盡興而去。 歌友們都說“楓丹白露”這個名字起得好, 不僅景色貼切, 這裡也是我們心中的音樂聖殿, 每一次歌唱, 都是心靈的洗禮, 精神的滋養。 說到“楓丹白露”, 大家都會想起葉丹林, 她是我們團隊中最年輕的歌友, 好久沒來唱歌了。

為我們伴奏的李老師說:葉丹林跟楓丹白露極其相像, 可惜她一次也沒來過這裡。

我只見過葉丹林兩次, 後面她就再也沒有來唱歌。 團裡的幾個老師給她打電話, 先是說她媽媽住院了, 她去照顧媽媽, 後來電話不是關機就是無人接聽。 想著她在忙, 大家就不便再打擾她了。

唱歌團隊是企業子弟學校幾個退休老師組建的, 素質很高, 待人也極為親切。 李老師拉手風琴為大家伴奏, 一人一首歌輪流演唱。 每個人都有自己拿手的歌曲。 我剛加入進來的時候有八九個人, 葉丹林年齡最小。 我和葉丹林相處時間不長, 對她不是很熟悉, 記得她個頭不高, 人很瘦弱, 皮膚比較黑。 大波浪燙髮頭, 偏分劉海, 很漂亮也很時尚。 她不多講話,

不唱歌就騎坐在電動車上。 葉丹林唱的都是鄧麗君的歌曲。 她的聲音很甜, 帶一點點童音, 聽起來很柔美。

我初來, 還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歌曲。 李老師說我的嗓音跟葉丹林很像, 她不來了, 就讓我唱她的歌。 於是我學會了《山茶花》《願嫁漢家郎》《粉紅色的回憶》, 這些歌都是葉丹林唱的, 就連她跟陳大姐合唱的黃梅戲《十五的月亮為誰圓》也被我接了過來。 有一次我唱《讓我們蕩起雙槳》, 李老師說, 這首歌留給葉丹林吧, 她比你更適合唱兒童歌曲。

因為接手唱葉丹林的歌, 就對她有了一些關注。 陳大姐是李老師的夫人, 她告訴我, 葉丹林三十歲出頭, 有一個孩子。 她原是一個幼稚園老師, 後來辭職跟家人一起開了一個店鋪, 專賣清潔洗滌用品。

葉丹林的家離市體育場很近, 每次老師們去體育場唱歌, 葉丹林都坐在旁邊聽。 有一次, 她怯怯地問陳大姐:我可以唱一首歌嗎?陳大姐說當然可以, 就把話筒遞給她。 葉丹林唱了一首歌, 老師們都覺得很不錯, 她自己也非常激動, 笑得眼淚都流出來了。 就這樣她加入了進來。 後來她還發展了幾個年輕人, 給團隊注入了青春力量。

陳大姐說, 葉丹林個頭小小的, 很愛美, 每次來唱歌都打扮的漂漂亮亮的。 她化妝, 戴假髮, 還粘著眼睫毛, 穿著很時尚。 剛開始, 葉丹林唱歌聲音小, 沒有力度, 慢慢地, 在老師們的鼓勵下, 她越唱越好。 葉丹林很積極也很活躍, 每個唱歌的日子, 她都早早騎著電動車來家裡接李老師。 音箱, 話筒,凳子,架子,歌本一股腦兒都裝在她的車簍上,她推到唱歌的地方,唱完歌再把李老師送回家。唱歌的時候,她給大家帶好吃的,幫歌友哄孩子,為大家抄歌譜。李老師眼睛不好,曲譜大了看不清楚,葉丹林就把簡譜抄寫在一張張小紙條上,她抄的簡譜工工整整,十分娟秀,陳大姐把它們裝訂成了一個歌本,一直保留著。這麼好的人,難怪大家都對她念念不忘。我也盼著她早點來“楓丹白露”唱歌,這個跟她名字相近的地方,她一定會非常喜歡的。

一年過去了,葉丹林沒有來唱歌。兩年過去了,葉丹林還是沒有來。起初大家都為這個孝順的女兒感慨,她太不容易了。葉丹林說過,她媽媽在寶雞,身體不好經常住院,一住院她就要去照顧。每次陪伴媽媽回來,葉丹林都容顏憔悴身體虛弱,好一段時間才能緩過勁來。以前她去十天半月就回來了,這次一去不復返,大家心中都很疑惑。陳大姐去她家店鋪找過一次,葉丹林跟老公都不在,店裡管事的人很不耐煩地說:去外地了,你找她幹啥?陳大姐委屈地說:不幹啥,我們是朋友,我就是來看看她。

又是一個秋天,楓葉紅了又落了。下了幾天雨,再一次聚會,“楓丹白露”就荒涼了許多。一見面陳大姐就把我拉到一邊,告訴我說,葉丹林早已經不在人世了。

陳大姐遇見了葉丹林的老公,這才知道葉丹林早就得了直腸癌,做了直腸切除手術後一直在家休養。她做化療頭髮都掉光了,靠化妝遮掩病容。加入團隊後,她瞞著病情,一直把最美的一面展現給大家。她是那樣熱愛生活,熱愛唱歌,可是病魔總也不放過她,她不得不經常去住院治療。她謊稱去陪媽媽住院,其實都是她自己在住院。她的媽媽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每一次治療回來,身體剛有好轉,她就要去唱歌,她對老公說,去唱歌是她最開心的事情,是唱歌給了她活下去的力量,她離不開關心她的歌友們。不幸的是癌細胞擴散了,正在一點點吞蝕她的健康。葉丹林不讓家人把她病危的消息說出去,好強的她還在企盼著能以健康人的姿態,再一次放聲歌唱。

葉丹林正是在那個秋天離世的。那個秋天,我們來到了“楓丹白露”,那個季節,楓葉流丹,一片火紅。葉丹林這一回真的去陪伴媽媽了,她走的不舍,去的不甘心,她放不下牽掛她的歌友老師們,離不開給她激情快樂的歌唱。冥冥之中,她引領大家,來到這裡,用瀟瀟楓林,片片丹葉,喻示她的參與和存在。那些紅葉,寄託著她的心願,早已和歌聲相融一處,與我們同呼吸,共節奏,一起歌唱,一處歡笑了。

【作者簡介】南歌子,女,本名路紅霞,中國散文學會會員,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赤土嶺文協網站首批駐站作家,發表散文、散文詩多篇,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散文集《花開的聲音》,中航工業企業職工,現居南鄭大河坎華燕生活區。

漢中市赤土嶺文化交流協會官方微信公眾號

話筒,凳子,架子,歌本一股腦兒都裝在她的車簍上,她推到唱歌的地方,唱完歌再把李老師送回家。唱歌的時候,她給大家帶好吃的,幫歌友哄孩子,為大家抄歌譜。李老師眼睛不好,曲譜大了看不清楚,葉丹林就把簡譜抄寫在一張張小紙條上,她抄的簡譜工工整整,十分娟秀,陳大姐把它們裝訂成了一個歌本,一直保留著。這麼好的人,難怪大家都對她念念不忘。我也盼著她早點來“楓丹白露”唱歌,這個跟她名字相近的地方,她一定會非常喜歡的。

一年過去了,葉丹林沒有來唱歌。兩年過去了,葉丹林還是沒有來。起初大家都為這個孝順的女兒感慨,她太不容易了。葉丹林說過,她媽媽在寶雞,身體不好經常住院,一住院她就要去照顧。每次陪伴媽媽回來,葉丹林都容顏憔悴身體虛弱,好一段時間才能緩過勁來。以前她去十天半月就回來了,這次一去不復返,大家心中都很疑惑。陳大姐去她家店鋪找過一次,葉丹林跟老公都不在,店裡管事的人很不耐煩地說:去外地了,你找她幹啥?陳大姐委屈地說:不幹啥,我們是朋友,我就是來看看她。

又是一個秋天,楓葉紅了又落了。下了幾天雨,再一次聚會,“楓丹白露”就荒涼了許多。一見面陳大姐就把我拉到一邊,告訴我說,葉丹林早已經不在人世了。

陳大姐遇見了葉丹林的老公,這才知道葉丹林早就得了直腸癌,做了直腸切除手術後一直在家休養。她做化療頭髮都掉光了,靠化妝遮掩病容。加入團隊後,她瞞著病情,一直把最美的一面展現給大家。她是那樣熱愛生活,熱愛唱歌,可是病魔總也不放過她,她不得不經常去住院治療。她謊稱去陪媽媽住院,其實都是她自己在住院。她的媽媽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每一次治療回來,身體剛有好轉,她就要去唱歌,她對老公說,去唱歌是她最開心的事情,是唱歌給了她活下去的力量,她離不開關心她的歌友們。不幸的是癌細胞擴散了,正在一點點吞蝕她的健康。葉丹林不讓家人把她病危的消息說出去,好強的她還在企盼著能以健康人的姿態,再一次放聲歌唱。

葉丹林正是在那個秋天離世的。那個秋天,我們來到了“楓丹白露”,那個季節,楓葉流丹,一片火紅。葉丹林這一回真的去陪伴媽媽了,她走的不舍,去的不甘心,她放不下牽掛她的歌友老師們,離不開給她激情快樂的歌唱。冥冥之中,她引領大家,來到這裡,用瀟瀟楓林,片片丹葉,喻示她的參與和存在。那些紅葉,寄託著她的心願,早已和歌聲相融一處,與我們同呼吸,共節奏,一起歌唱,一處歡笑了。

【作者簡介】南歌子,女,本名路紅霞,中國散文學會會員,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赤土嶺文協網站首批駐站作家,發表散文、散文詩多篇,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散文集《花開的聲音》,中航工業企業職工,現居南鄭大河坎華燕生活區。

漢中市赤土嶺文化交流協會官方微信公眾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