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漢景帝的治國之道,究竟是好是壞?

漢景帝是漢朝的第六位皇帝, 是漢高祖劉邦的孫子, 漢文帝的兒子, 漢景帝是歷史上一位比較有名的皇帝, 在位期間延續了其父親的與民休息的政策, 並且積極的削藩, 與其父親開創了文景之治。 為自己的兒子劉徹開創的“漢武盛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這是位一生節儉, 勵精圖治的皇帝。

漢景帝上位後, 最注重民生, 不僅親自慰問農民, 還到民間和老百姓同吃同住, 親自農耕。 而且還提出了減稅的政策, 十分在意百姓的疾苦。 所以漢景帝特別得民心, 受到人民的愛戴與擁護。

但是在軍事, 漢景帝就沒有那麼聰明了。 “七國之亂”爆發, 為了讓七國“殺晁錯清君側”的旗號師出無名, 漢景帝毫不猶豫殺了自己的老師晁錯。 而且是騙晁錯去上朝, 在路上把他殺了。 同時還把晁錯一家老小全部處死。 雖說殺晁錯對局勢的平定很有幫助, 但是採用這種欺騙和族誅的方式,

也能看出漢景帝的殘忍和無情。

好在漢景帝找到了周亞夫, 這是父親臨終告訴過他的一個將軍, 於是漢景帝就派周亞夫去鎮壓叛軍, 果然, 周亞軍只用了十天時間, 便把叛軍擊敗, 天下也恢復了太平。

漢景帝是一個非常善於觀察別人欲望的皇帝, 他深通君王之道, 而他又往往喜歡隱藏於別人的表像之下, 這使得他總能遊刃有餘的將自己想要進行的戰略達成, 他為漢武帝掃平了七國之亂, 為他之後的根本改革奠定了基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