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曹錕在長春幹過一件蠢事,為了修建南大營,拖欠農民工工資!

九一八事變後, 長春的南大營打響了抗戰第一槍。 在史學界中, 南大營抗戰是長春抗戰最激烈、作戰時間最長、傷亡最大的一次戰鬥。 因為這場戰役, 南大營的名氣大了起來。 其實, 南大營是民國總統曹錕建的, 不過期間有很多周折, 還曾拖欠很多農民工工資。

(曹錕)

清朝末年, 長春地界非常複雜。 不但有日本人, 還有沙俄人, 華洋雜處, 輪軸紛馳, 於是清朝決定派兵駐守長春。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 清政府調北洋陸軍第三鎮出關, 曹錕任統制, 1908年春到達長春。

第三鎮的軍隊初到長春時, 因為沒有營房, 只好在西頭道街一帶租用民房。

這一帶的“所有大小房院”都被陸軍“占居”, 還有一部分則“散駐於各棧房內”。 數千名士兵經常外出購物消費, 讓這條街“頗形熱鬧”, 但帶來繁榮的同時, 也有大量士兵不守軍紀, 經常在城內各店坊騷擾鬧事。 他們或與居民、員警發生爭鬥, 或砸搶店鋪, 還與日本人發生衝突, 引起日本的外交抗議;再加上租用民房費用太高, 而且這支軍隊已經確定要常年駐守長春, 於是修築一處兵營就成了當務之急。

(南大營博物館)

曹錕建的這座兵營, 就是後來的南大營, 地處今日繁榮路和亞泰大街交會處附近, 當時叫做歡喜嶺。 根據資料記載, 歡喜嶺“遠於城市, 便於交通, 地勢曠衍, 水泉幹洌”, 很適合駐軍。 由於它在老城之南,

當時的人就習慣地稱之為南大營。 在徵購民地過程中, 長春知府很是積極配合, 由於事關軍事, 征地工作推進很快, 約一個月左右就完成了。 再加上一部分官有荒地無償使用, 這樣陸軍三鎮就拿到1700畝左右的土地。 徵用的民地每畝定價300吊給予了補償。 這年的農曆九月, 南大營就開始興建, 瑞林東工程局多方努力之下, 取得了承包權。 當時計畫是建造供6個營駐紮的營房, 當年先建三營, 其餘三營在第二年春天解凍後修成。

不過, 修建南大營的過程中, 出現了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情況。

(民國民工)

參與南大營建設的木瓦工以及小工基本是山東、北京人, 他們的勞作是“雁回式”的, 即春天來到長春打工, 在冬天時各“攜其所蓄之百余金或五六十金”回到關內老家,

做“三五月之團聚計”。

南大營工程雖結束了, 可是軍方卻因經費不敷, 拿不出工程款, 大約有五六百名農民工拿不到工錢, 他們只好聚焦在長春南嶺和頭道溝兩個地方, 日夜“仰望第三鎮清算帳目, 以便集資歸家”。

按照現在的說法, 曹錕是甲方, 乙方就是工程的承包商瑞林東工程局。 民工們找不到曹錕, 就去找乙方, 但是瑞林東工程局也沒有從陸軍三鎮那裡拿到工程錢, 面對這麼多的債主, 根本無款可供支付, 於是工人們認為一定是工程局的掌櫃有意“勒掯”, 於是竟有該數十名工人手執木棒, 闖到乙方老老闆那裡討要工錢。 後來, 乙方的副總經理, 二當家的看到這些人追討貨錢, 還有許多小工們終日“趕逼凶追”,

走投無路之下, 竟然在陰曆六月二十七日這天, 在房外的小樹林裡上吊自殺了。

工人們拿不到錢, 也不回家, 就在長春等著。 長春的冬天是很冷的, 一位在南嶺等著領錢的工人竟然在晚上被活活凍死, 還有一位住在頭道溝的工人接到家信, 說他的“母妻將有凍餒之虞”, 結果當天晚上, 這名工人在絕望之下自縊而死。

(曹錕)

曹錕不想給錢嗎?其實也不是, 他手頭裡根本就沒錢。 曹錕知道這事後, 請來了長春商會總理、協理等人與工人進行磋商, 由商會先墊付一些, 隨後又在臘月初七這天, 乘火車跑去奉天, 謁見東三省總督錫良, 請撥給營房工程款和購地款。 長春商會奉命出面, 與向瑞林東進行商議, 並對工人進行勸導,

不能再有打砸工程局的舉動。 即使這樣, 這些工程款又拖了半年之久, 只到宣統元年端午節之後, 最終全部清算。

根據資料記載, 南大營占地規模約為1.1平方公里, 先後共耗費白銀26萬兩。 涉及步、騎、炮兵多個兵種, 營房的規模極為宏大, 第三鎮的司令部和主力都放在這裡。

陸軍三鎮在南大營只呆了3年的時間, 就在辛亥革命爆發後應命入關, 準備鎮壓革命黨人了, 南大營則轉交給長春府進行管理。 陸軍三鎮走後不久, 為了維護長春的治安, 吉林陸軍第二十三鎮的部分軍隊駐紮在長春。

(炮彈)

長春淪陷後, 南嶺大營駐進了日軍。 1945年8月, 日本投降, 蘇軍進駐長春, 南大營的一部分營房被用做戰俘營。 蘇軍撤走後, 直至國民黨盤踞時期, 剩下來的營房大部崩塌殘破。建國後的1950年左右,在南大營舊址上分別建有不同單位。

因為在南大營附近發生過多起戰役,所以地下買有炮彈。2000年左右,長春市開通了繁榮路斷頭路,從地下挖出了多枚炮彈。

2011,長春市在南大營舊址建立南大營舊址陳列館,作為長春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除重要的節假日(如春節),其他節日及週六、周日正常開館,免費對市民開放。該館占地面積20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300余平方米,展館由“俄日入侵”、“南嶺兵營”、“九一九”抗敵三個部分組成。

【參考資料:楊洪友編著的《清末長春南嶺兵營的興建始末》、《長春晚報》】(每日漢字)

剩下來的營房大部崩塌殘破。建國後的1950年左右,在南大營舊址上分別建有不同單位。

因為在南大營附近發生過多起戰役,所以地下買有炮彈。2000年左右,長春市開通了繁榮路斷頭路,從地下挖出了多枚炮彈。

2011,長春市在南大營舊址建立南大營舊址陳列館,作為長春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除重要的節假日(如春節),其他節日及週六、周日正常開館,免費對市民開放。該館占地面積20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300余平方米,展館由“俄日入侵”、“南嶺兵營”、“九一九”抗敵三個部分組成。

【參考資料:楊洪友編著的《清末長春南嶺兵營的興建始末》、《長春晚報》】(每日漢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