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誰是大唐王朝的明燈?不是唐玄宗,也不是唐太宗

他是一位非常特殊的皇帝, 曾經兩次登上皇位, 卻三次讓出皇位, 安心作太上皇。

他的父親和母親都是皇帝, 兒子也是皇帝, 並且他的兒子們很和睦, 沒有為了爭奪皇位互相殘殺。

他的大兒子主動讓賢, 三兒子引領大唐帝國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這種現象在歷史長河中絕無僅有!

這位道骨仙風的君王, 就是唐朝的第五位皇帝, 唐睿宗李旦, 說他是大唐王朝的一盞明燈, 完全沒毛病!

那麼, 李旦究竟是怎樣做到的?小嘎啦跟大家聊一聊。

武則天強勢, 他以柔克剛。

李旦是一代女皇武則天和李世民之子李治最小的兒子,

他知道她母親權慾薰心, 自己無法施政, 而且因為皇權的問題引起各地的叛亂, 武則天曾下詔還位給李旦, 不再參與政事, 李旦深知母親是為了當皇帝, 並不是為了退位, 極力要求武則天繼續臨朝, 以柔克剛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武則天稱帝, 他艱難周旋。

天授元年(西元690年), 武則天廢掉李旦, 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李旦降為皇嗣, 成為以武則天為首的武氏勢力的攻擊對象, 開始他最危險的生活, 隨時都有生命危險。

從武承嗣誣陷李旦謀反, 到自己的兩個妃子被小人陷害(其中一個是李隆基的母親), 再到後來又有人誣告李旦謀反, 武則天派酷吏來俊臣審理, 他手下的義士安金藏當眾剖腹自殺,

證明李旦絕無謀反之心, 才從死難中逃脫。

就這樣, 李旦自退位一直堅持了十五年的時間, 不但沒被害死, 反而在很多人的保護下安然無恙, 可見他的人格魅力很高, 受人愛戴。

武則天被逼退位, 他幾次辭讓帝位。

別人為了爭奪皇位, 骨肉相殘, 他卻能抵住誘惑, 避免紛爭, 這種高風亮節古今罕有, 可謂有聖人之風。

唐中宗李顯繼位後, 懦弱無能, 皇權旁落韋氏, 李隆基當機立斷斬殺韋後。 李旦在眾人勸說下, 再次登上帝位, 封李重茂為溫王, 封李成器為皇太子, 李成器以“國家安則先嫡長, 國家危則先有功”為由, 主動辭讓太子之位, 將太子之位讓給李隆基, 表現了博大的心懷, 可見李旦對兒子們教育有方, 沒有發生“玄武門之變”一樣的悲劇。

內退禪讓, 當上太上皇, 挫敗太平公主陰謀。

李旦在位期間, 太子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矛盾日益加深, 太平公主為了加強手中的權力, 散佈李隆基各種謠言, 並且誣告李隆基要造反奪位, 勸李旦另立太子, 李旦識破太平公主陰謀, 為了消除矛盾, 禪讓皇位給兒子李隆基, 當上了太上皇, 只掌握兵權, 全部政務由李隆基處理。

李旦一生可謂起起伏伏, 逢凶化吉, 最終能在唐朝那種複雜而又血腥的政治環境中得以善終, 實在令人敬佩, 同時又為大唐盛世的產生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更是功德無量。 雖然歷史上他的名氣不如唐玄宗, 但是他永遠是大唐王朝的一盞明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