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發明造紙術的蔡倫死後卻又兩座相隔千里的墓,真相破朔迷離

蔡倫是中國東漢時期的大發明家, 他發明的造紙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 對人類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蔡倫的一生都和宮廷政治牽扯在一起, 可謂沉浮不定, 變幻莫測。 死後, 蔡倫也給世人留下了一個難解的謎題, 即一個蔡倫共有兩座墳墓, 這是為什麼呢?

蔡倫的生平

東漢永平四年(西元61年), 蔡倫生於湖南桂陽(今耒陽)。 15歲的時候, 蔡倫入宮為宦官。 歷任小黃門、中常侍兼尚方令、長樂太僕等職。 永元十四年(西元102年), 和帝立鄧綏為皇后。 鄧綏喜歡舞文弄墨, 蔡倫為投其所好, 總結前人的造紙經驗,

改進造紙工藝, 利用樹皮、碎布、麻頭、魚網等原料製造出優質的紙張, 此種紙張深得皇帝和皇后的厚愛。 當時, 人們稱蔡倫監製的紙為“蔡侯紙”。 元初元年(114), 安帝封其為龍亭侯, 封地在今陝西省洋縣龍亭鋪鎮, 食邑300戶。 大約在元初五至六年(西元118~119年)蔡倫又被提升為長樂太僕。

不過, 好景不長, 到了建光元年(西元121年), 蔡倫所依附的靠山鄧太后卒, 安帝親政。 在此之前, 蔡倫曾與竇太后密謀, 參與迫害安帝皇祖母宋貴人, 並剝奪安帝皇父劉慶的皇位繼承權之事, 他自知死罪難免, 於是自盡而亡。 此事記載在《後漢書》中, “倫初受竇後封旨, 誣陷安帝祖母宋貴人。 乃太后崩, 安帝約始萬機, 倫恥受辱, 乃沐浴, 整衣冠, 飲藥而死。 ”蔡倫從一個平民子弟到封侯鼎食,

應該說是平步青雲。 但因為陷入政治漩渦, 落得一個可悲的結局。

一人兩塚

蔡倫死後, 兩個地方都出現了蔡倫墓, 一座在蔡倫的封地——陝西洋縣龍亭鋪, 而湖南耒陽縣也有一處蔡倫墓和蔡侯祠。 陝西洋縣龍亭鋪的蔡侯墓位於龍亭鋪南200米的地方。 墓區占地面積5畝, 塚高7米, 呈漏斗狀;墓後有明月池;墓前現存石碑三通, 正中真書“漢龍亭侯蔡倫之墓”;墓區有石人、石羊、石馬等翁仲, 以及明、清碑礙。 祠區有拜殿、獻殿、蔡侯祠、東西配殿、樂樓等清代懸山式建築及多株古柏和漢桂。 人們通常認為, 這裡埋葬著蔡倫的遺骨, 是蔡倫真正的墓地。 當時, 蔡倫死於封地, 雖然中國有落葉歸根的說法, 但是洋縣與蔡倫故里耒陽相隔數千里,

在交通不便的東漢, 蔡倫遺骨很難歸葬家鄉, 因此蔡倫就被就近埋葬在了龍亭鋪。

那麼, 湖南省耒陽市的蔡侯墓難道是假的, 抑或是個衣冠塚?《水經注》載:“(耒水)西北經蔡洲, 洲西即蔡倫故宅, 旁有蔡子池”。 由此可知, 湖南耒陽的蔡侯祠原為蔡倫的故宅。 後人為了紀念蔡倫, 就其宅基而建。 蔡侯祠始建年代不詳, 曾幾經重修, 現存建築為清代重修, 古樸典雅。 在蔡侯祠的後面約50米處, 有一棵參天樟樹, 樹下有座圓拱形磚墓, 這就是蔡倫墓。 經過考古發現, 蔡倫墓建于東漢末年。 墓室高2.2米, 長7.84米, 寬2.7米, 墓圍由花崗岩組成, 墓磚上有漢墓常見的幾何形紋飾。 墓前有一座護碑亭, 墓碑正面刻有中國著名史學家、考古學家郭沫若1959年題的“蔡倫之墓”。

郭沫若都給此墓題名蔡倫墓, 無疑給此墓是蔡倫墓提供了佐證。 而且, 中國古代有“落葉歸根”的傳統習俗, 人在異地去世後, 親屬要千方百計地讓他的屍骨回歸故里, 如果屍骨回不來, 也要將他生前所穿的衣物埋葬起來, 這叫“衣冠塚”。 因此, 有人說, 耒陽的蔡倫墓就是這一情況。 因為當時蔡倫死於非命, 當時, 無法將屍骨運回耒陽故里, 因此後人在故里建“衣冠塚”。 不過, 在古代也流行人死在異地後, 其後人將屍骨遷移走, 而留下“衣冠塚”的。 一干多年以前, 蔡倫的後人到底把蔡倫的遺骨安置在了哪裡?抑或蔡倫除了真正的基地以外, 還有一個衣冠塚。 目前, 因為我們還沒有發現明確的史料記載, 仍然不能給此事一個公斷。

“感謝您閱讀我們的原創文章, 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請為我們點贊!若對本文有不同的觀點或建議請寫在評論裡和大家一起討論, 小編真誠地歡迎您關注我們, 從而進行更加深入地探討, 我們將為您推送更多優質的內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