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爬行動物增一新蛇種:取名“趙氏後棱蛇”紀念趙爾宓院士貢獻

趙氏後棱蛇 Opisthotropis zhaoermiiRen, Wang, Jiang, Guo, Li, 2007 本文圖均為 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網站 圖

爬行動物又增加一新蛇種!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獲悉, 研究所李家堂研究員課題組在湖南省古丈縣發現一新蛇種, 以中國著名兩栖爬行動物學家趙爾宓院士的名字命名:中文正式用命為趙氏後棱蛇(拉丁名Opisthotropis zhaoermii), 以紀念趙爾宓先生對中國及世界兩栖爬行動物研究包括對後棱蛇屬分類做出的卓越貢獻。

這篇論文於2017年11月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動物學研究》(Zoological Research)上。 湖南古丈縣目前為這一物種的模式產地, 目前僅知該處分佈。

藍色五角星處即趙氏後棱蛇的模式產地, 目前這種蛇類僅在該地有發現。

後棱蛇屬的蛇類均是無毒的水遊蛇, 體型一般為中小型, 棲息於山澗溪流或瀑布環境中, 分佈在中國南部和東南亞的廣泛區域。 它們絕大多數行蹤隱秘, 而且是夜行性, 資料匱乏, 研究有限。

趙氏後棱蛇Opisthotropis zhaoermii正模CIB109999(圖A、圖B, 雌性成體)與副模CIB109998(圖C、圖D, 雄性成體)生活時照片。

1999年, 兩栖爬行動物學家趙爾宓首次發現並描述了莽山后棱蛇(拉丁名O. cheni), 這種蛇與新種趙氏後棱蛇為姐妹種關係。 2016年12月24日, 趙爾宓因患病醫治無效, 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與世長辭, 享年87歲。

李家堂研究員課題組在採集了這一新種蛇類標本後, 對其進行了線粒體DNA檢測與形態學研究。 他們發現,

這些標本在遺傳上和形態上與本屬其他已經發現的蛇類均有顯著不同, 是以前未發現的新物種。 新種趙氏後棱蛇的體型較大, 而且粗壯;體長514–586毫米;通身背鱗17行, 腹鱗147–152枚, 尾下鱗54–62枚;無眶前鱗, 頰鱗延長而入眶;顳鱗式1+2, 前顳鱗長寬比為1.74-2.04;上唇鱗8–9枚, 第五枚與第六枚入眶;上頜齒等大, 28–30枚;身體有黑黃相間的縱紋, 這些縱紋在軀幹前段部分合併為點斑或粗線紋;頭背有邊緣赭色的不規則黃色線紋;腹部淺黃色, 外側有不對稱點斑, 腹鱗在生活時呈半透明狀, 腹腔內的心臟、肝臟等器官隱約可見。

趙氏後棱蛇的棲息環境, 它們白天常常藏匿在石縫中, 夜間活動。

新種趙氏後棱蛇在在遺傳和形態上與莽山后棱蛇和山溪後棱蛇(拉丁名O. latouchii)最為接近,

但是可以根據上頜齒數、顳鱗數、前顳鱗的長寬比、腹鱗數、體型大小以及色斑特點等形態特徵進行區分。

後棱蛇的性格非常溫順, 即使放在手中它們也不會攻擊人。 圖為一成年雄性趙氏後棱蛇。

後棱蛇常常夜間在山澗溪流的石塊附近遊蕩, 有時會靜靜躲在溪流靜水譚中, 很難發現。 圖為一成年雄性趙氏後棱蛇。

後棱蛇遊動非常迅捷, 常常在水中畫出一條條優美的弧線。 圖為一成年雌性趙氏後棱蛇。

趙氏後棱蛇憑藉其獨特的色斑, 能夠在生境中起到很好的隱蔽作用。 圖為一成年雄性趙氏後棱蛇。

論文第一作者任金龍表示, 由於後棱蛇生活隱秘, 在過去的很長時間裡都沒有受到研究關注, 但在近十年的時間裡已經增加了7個成員,

而且很可能有更多的物種和隱種仍不為人所知。 趙氏後棱蛇的發現, 進一步揭示了中國長江水系還有隱存的生物多樣性, 分佈於中國的後棱蛇屬物種數目因此增加至了13個。 此外, 該屬物種的生態學與進化生物學研究還存在諸多空白, 作者會繼續研究這些蛇類, 以便揭開它們的神秘面紗。 這一研究得到中國科學院東南亞中心項目、先導專項、青促會專案和國家自然基金委等專案的支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