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大走訪”活動繼續進行!不但走到訪到,而且心到情到

全市市級機關“大走訪”活動繼續進行。 我市部分市級機關幹部走訪企業求創新良方, 走訪群眾求富民良法, 走訪幹部求工作良計,

走訪名士求發展良策。

他們帶著感情、放下架子, 把惠企惠民的政策帶下去, 把企業群眾的需求帶上來, 不但走到訪到, 而且心到情到。

為拆遷戶反映心聲和煩惱

進社區, 訪居民, 辦實事

昨天上午, 市農委主任陳志良帶領十多名農委機關工作人員,

走進潞城街道公園壹號花園社區, 瞭解社區和居民的情況, 傾聽社區居民的建議。

社區黨支部書記高婉萍告訴陳志良一行, 社區很多住戶是以前附近村子的村民, 而村委因為拆遷等緣故已不存在了, 相關的服務功能也沒有了, 但因為戶口還在村裡, 辦一些手續時還必須找村委。 因為人、戶分離, 給部分居民辦事帶來了不便, 希望能夠幫忙向市里反映這個問題。

68歲的崔開殿已經退休, 他說:“前段時間, 看到省裡在全省搞‘263’專項行動, 我就發現過了一段時間附近的渣土車經過後都會打掃和灑水, 不像之前, 車子過了就只剩下一陣灰。 ”

61歲的王樓芳每天為三代同堂的五口之家張羅飯菜, 去超市和菜市場買菜時, 王樓芳都會留意菜品的檢測。

回應

陳志良介紹, 我市準備今年啟動創建國家級農產品品質安全市, 爭取用兩年時間創成, 解決老百姓關心的農產品安全問題。

走訪中, 對於居民提出的問題, 陳志良一行都一一記在本子上, 離開每戶居民家時, 他們都會送上一張統一發的聯繫卡。

一個村因病致貧困難家庭超過20戶, 怎麼辦?

昨天, 市國稅局局長胡雲松帶領20多名黨員幹部, 分4個組深入溧陽市溧城鎮馬墊村與清溪路和嘉豐兩個社區, 走訪50個家庭。

在馬墊村, 胡雲松在與村幹部交流中瞭解到, 該村是溧城鎮經濟最薄弱的村, 由於人多地少, 產業單一, 年集體經濟收入不到10萬元, 全村因病致貧困難家庭20多戶。 村支書趙洪生對來訪的幹部們說:“由於城郊村要支持城市發展,

目前只能把土地租給外地人種蔬菜, 想要壯大集體經濟, 希望能把脈支招。 ”

為了摸清農戶“家底”, 聽聽他們的想法, 胡雲松分別走訪了5個家庭。 5個家庭中, 有3家是因病致貧的困難戶。 3個家庭都希望各級能在大病醫保、社會保障上給予傾斜。

回應

胡雲松在送上慰問金和日常用品後, 鼓勵他們樹立信心, 克服困難, 並答應將訴求向上反映。

根據群眾反映的意見, 胡雲松與村幹部們進行座談, 他建議, 馬墊村要依託城鄰優勢, 由村級牽頭統一流轉土地, 通過發展高效農業, 提高土地產出率, 實現村強民富。 同時, 適度發展無污染企業, 增加集體收入, 反哺困難家庭。 在這其中, 國稅部門將給予政策優惠與相應的扶持,

讓全村在發展中更見實效。

現場見聞:一位女廠長的擔憂

常州市地稅局局長錢俊文與溧陽南渡鎮慶豐村民座談

11日, 市地稅局分3路走訪了20多個點。

上午9點多, 常州市地稅局局長錢俊文一行走進溧陽市瑞達塑膠助劑廠廠長辦公室。 說起問題, 廠長朱瑞芬表示,她最近有一個擔憂,希望錢局長能向有關部門反映一下。她的企業屬於小化工廠,聽說江蘇環保“263”行動計畫正在開展,其中包括減少落後化工產能,她擔心企業受到影響。

朱瑞芬介紹, 她這個廠從1997年創辦,從最初的100多萬元起步,積累了一定市場和用戶,現在廠裡有20多個員工,年銷售3000多萬元,利稅100多萬元,就像一個逐漸長大的孩子,不容易。“關鍵是企業不會產生廢水、廢氣和粉塵,對環境一點污染都沒有。”她最擔心的是“一刀切”。

回應

聽到這些,錢俊文認真地記在本子上,說:“20多人的小廠,100多萬的稅,不少啊!”說著,鄭重地向朱瑞芬遞上一張聯繫卡,表示一定把這一情況向有關部門反映。

錢俊文還向一起來走訪的納稅服務局局長周萍等人建議,今後稅務人員到企業走訪,除了稅務方面的,如果企業有其他困難和建議,我們也有責任關心,積極反映。“這樣的服務是應該的,也是必要的。”錢俊文說。

從今天起,市地稅局還將結合工作,在全市範圍內進行稅務人員為企業辦實事大走訪活動,初步走訪企業將超過300家。

很有幸福感 希望再提升

昨天,市政協秘書長周效華帶領機關首批25名工作人員開展大走訪,走進薛家鎮奧園社區、後肖社區50余戶居民家中,聽取百姓心聲。

走訪中,許多居民都對社區的文體活動、物業服務、道路交通等讚不絕口。

奧林匹克花園社區居民彭毓華說,社區很支持群眾文體活動,還給舞蹈隊專門安排了場地;但是,場地中有兩根大柱子,大家跳起舞來視野就受限了。希望活動場地能進一步改善,地方可以更寬敞些。

她還建議,政府能在社區文體活動上加大投入,提升硬體設施,增加群眾參與的積極性,提升活動效果。

回應

周效華說,居民的這些問題和建議,他們將會聯繫相關部門,幫助協調解決。

他還表示,此次入戶走訪,就是要聽真話,瞭解百姓的所思所盼。走訪留下的聯繫卡上有聯繫方式,大家在以後的生活中遇到問題,或者有建議,可以發短信或者打電話聯繫。

走訪社區居民,填寫調查表

基層幹部好不好?

昨天上午,市政協副主席、市規劃局局長、九三學社常州市委主委胡偉一行來到西林村委大走訪。

住在西林家園的蔣國平自胃癌開刀後,10多年來只能喝粥吃面,無法吃油膩食物,身體狀況較差。妻子周建華也是癌症患者,還身患高血壓、血管瘤等疾病。夫妻倆的退休金每月雖說也有3000多元,但每月藥費開支就要3600多元。困苦的生活並沒有壓垮夫妻倆,他們始終保持著樂觀的生活態度。

“以前孩子小,我們倆又都有病,過的日子就是借錢看病,然後不停還錢,喘不上氣。現在生活好多了,特別是新支部書記來了後,有了問題也不會踢皮球,大小事都有回應。讓我們感受到了黨的溫暖。”蔣國平說,西林家園社區遠離市區,周圍也沒什麼好走動的地方,所以就希望家門口能有個供居民嘮個家常、玩玩的場所。

回應

“對於每一個住宅社區,按照規定,配套設施上一般都要求建有社區活動中心。隨著發展,住宅社區的配套設施只會越來越好。”胡偉邊聽邊答,並隨即向西林村委詢問社區配套設施的規劃建設事宜。

“西林村委已經協調妥當,社區前的數間商鋪將被改建成西林社區活動中心,目前已在裝修中,最快4月份就可投入使用。”聽到西林村委支部書記姜文國的介紹,胡偉一行滿意地笑了。

對拆遷安置、失地補償,村民提出建議

市旅遊局全體人員11日在黨委書記孫勇、局長喬俊傑帶領下來到武進區遙觀鎮,聽民聲、訪民意、察民情、排民憂、解民難,開展“走訪群眾求富民良法”活動。

市旅遊局分成9個小組走訪村民。

新南村陳秋萍今年55歲,與老伴、女兒、女婿一起住在300多平方米的自建小樓裡。她說,這些年家裡條件越來越好,如今老伴在村裡的企業上班,一年十幾萬元收入,女兒在經開區幼稚園上班,女婿是企業管理人員,自己退休後也在村上企業打工,生活非常愜意。談到意見建議,陳秋萍欲言又止,熟悉村民的村黨總支書記王贇在一旁解釋說,陳秋萍一家擔心自家小樓可能在未來高速公路的規劃內,如果拆遷,補償款可能偏低。陳秋萍說:“聽說這裡以後又是高速、又是綠地的,建起來後一定很好看。要發展這個大局,我們肯定是支持的,就是希望拆遷要能有全家人夠住的安置商品房。”

在走訪中,群眾普遍對政府工作以及生活條件表示滿意,而反映比較集中的問題是:農村拆遷費太低,安置商品房等待遙遙無期;失地農民補償標準低;芳莊社區3個自然村周邊企業有污染現象。

回應

針對群眾反映的問題,走訪人員一一認真記錄,並留下了聯繫電話。他們表示,將會把收集的問題情況回饋給相關部門。

走企業,察實情,尋實策

部分村集體經濟,不可持續發展問題突出

昨天,常州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周雲東一行走進鐘樓區鄒區鎮楊莊村,傾聽來自基層的聲音。

“當前如何更好地發展農村集體經濟,是每一位村書記都感到壓力的事。”楊莊村書記張文慶回村工作已經3年,他發現村級經濟發展後勁不足,以前的經濟收入主要都是依靠出租或轉讓土地、資產資源,上級各類補償金等,不可持續發展。“現在不行了,一個是土地無使用指標,另一個是集體土地年租金收取難度加大。”

此外,在社會治理方面,也存在諸多難題。部分鎮級穿村道路亂停車現象嚴重,主要道路路口技防設施不到位。

他期盼能夠不斷加強對農村基層幹部的培訓,提升他們的整體素質,開闊視野,讓他們能夠緊跟時代步伐,更好帶領村莊發展。

回應

在現場,周雲東把這些問題和建議一一記在本子上。

他說,回去以後,常州產業投資集團將儘快對村委提出的問題和建議認真地進行梳理、分析和研究,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案。

【常州發佈綜合編輯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廠長朱瑞芬表示,她最近有一個擔憂,希望錢局長能向有關部門反映一下。她的企業屬於小化工廠,聽說江蘇環保“263”行動計畫正在開展,其中包括減少落後化工產能,她擔心企業受到影響。

朱瑞芬介紹, 她這個廠從1997年創辦,從最初的100多萬元起步,積累了一定市場和用戶,現在廠裡有20多個員工,年銷售3000多萬元,利稅100多萬元,就像一個逐漸長大的孩子,不容易。“關鍵是企業不會產生廢水、廢氣和粉塵,對環境一點污染都沒有。”她最擔心的是“一刀切”。

回應

聽到這些,錢俊文認真地記在本子上,說:“20多人的小廠,100多萬的稅,不少啊!”說著,鄭重地向朱瑞芬遞上一張聯繫卡,表示一定把這一情況向有關部門反映。

錢俊文還向一起來走訪的納稅服務局局長周萍等人建議,今後稅務人員到企業走訪,除了稅務方面的,如果企業有其他困難和建議,我們也有責任關心,積極反映。“這樣的服務是應該的,也是必要的。”錢俊文說。

從今天起,市地稅局還將結合工作,在全市範圍內進行稅務人員為企業辦實事大走訪活動,初步走訪企業將超過300家。

很有幸福感 希望再提升

昨天,市政協秘書長周效華帶領機關首批25名工作人員開展大走訪,走進薛家鎮奧園社區、後肖社區50余戶居民家中,聽取百姓心聲。

走訪中,許多居民都對社區的文體活動、物業服務、道路交通等讚不絕口。

奧林匹克花園社區居民彭毓華說,社區很支持群眾文體活動,還給舞蹈隊專門安排了場地;但是,場地中有兩根大柱子,大家跳起舞來視野就受限了。希望活動場地能進一步改善,地方可以更寬敞些。

她還建議,政府能在社區文體活動上加大投入,提升硬體設施,增加群眾參與的積極性,提升活動效果。

回應

周效華說,居民的這些問題和建議,他們將會聯繫相關部門,幫助協調解決。

他還表示,此次入戶走訪,就是要聽真話,瞭解百姓的所思所盼。走訪留下的聯繫卡上有聯繫方式,大家在以後的生活中遇到問題,或者有建議,可以發短信或者打電話聯繫。

走訪社區居民,填寫調查表

基層幹部好不好?

昨天上午,市政協副主席、市規劃局局長、九三學社常州市委主委胡偉一行來到西林村委大走訪。

住在西林家園的蔣國平自胃癌開刀後,10多年來只能喝粥吃面,無法吃油膩食物,身體狀況較差。妻子周建華也是癌症患者,還身患高血壓、血管瘤等疾病。夫妻倆的退休金每月雖說也有3000多元,但每月藥費開支就要3600多元。困苦的生活並沒有壓垮夫妻倆,他們始終保持著樂觀的生活態度。

“以前孩子小,我們倆又都有病,過的日子就是借錢看病,然後不停還錢,喘不上氣。現在生活好多了,特別是新支部書記來了後,有了問題也不會踢皮球,大小事都有回應。讓我們感受到了黨的溫暖。”蔣國平說,西林家園社區遠離市區,周圍也沒什麼好走動的地方,所以就希望家門口能有個供居民嘮個家常、玩玩的場所。

回應

“對於每一個住宅社區,按照規定,配套設施上一般都要求建有社區活動中心。隨著發展,住宅社區的配套設施只會越來越好。”胡偉邊聽邊答,並隨即向西林村委詢問社區配套設施的規劃建設事宜。

“西林村委已經協調妥當,社區前的數間商鋪將被改建成西林社區活動中心,目前已在裝修中,最快4月份就可投入使用。”聽到西林村委支部書記姜文國的介紹,胡偉一行滿意地笑了。

對拆遷安置、失地補償,村民提出建議

市旅遊局全體人員11日在黨委書記孫勇、局長喬俊傑帶領下來到武進區遙觀鎮,聽民聲、訪民意、察民情、排民憂、解民難,開展“走訪群眾求富民良法”活動。

市旅遊局分成9個小組走訪村民。

新南村陳秋萍今年55歲,與老伴、女兒、女婿一起住在300多平方米的自建小樓裡。她說,這些年家裡條件越來越好,如今老伴在村裡的企業上班,一年十幾萬元收入,女兒在經開區幼稚園上班,女婿是企業管理人員,自己退休後也在村上企業打工,生活非常愜意。談到意見建議,陳秋萍欲言又止,熟悉村民的村黨總支書記王贇在一旁解釋說,陳秋萍一家擔心自家小樓可能在未來高速公路的規劃內,如果拆遷,補償款可能偏低。陳秋萍說:“聽說這裡以後又是高速、又是綠地的,建起來後一定很好看。要發展這個大局,我們肯定是支持的,就是希望拆遷要能有全家人夠住的安置商品房。”

在走訪中,群眾普遍對政府工作以及生活條件表示滿意,而反映比較集中的問題是:農村拆遷費太低,安置商品房等待遙遙無期;失地農民補償標準低;芳莊社區3個自然村周邊企業有污染現象。

回應

針對群眾反映的問題,走訪人員一一認真記錄,並留下了聯繫電話。他們表示,將會把收集的問題情況回饋給相關部門。

走企業,察實情,尋實策

部分村集體經濟,不可持續發展問題突出

昨天,常州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周雲東一行走進鐘樓區鄒區鎮楊莊村,傾聽來自基層的聲音。

“當前如何更好地發展農村集體經濟,是每一位村書記都感到壓力的事。”楊莊村書記張文慶回村工作已經3年,他發現村級經濟發展後勁不足,以前的經濟收入主要都是依靠出租或轉讓土地、資產資源,上級各類補償金等,不可持續發展。“現在不行了,一個是土地無使用指標,另一個是集體土地年租金收取難度加大。”

此外,在社會治理方面,也存在諸多難題。部分鎮級穿村道路亂停車現象嚴重,主要道路路口技防設施不到位。

他期盼能夠不斷加強對農村基層幹部的培訓,提升他們的整體素質,開闊視野,讓他們能夠緊跟時代步伐,更好帶領村莊發展。

回應

在現場,周雲東把這些問題和建議一一記在本子上。

他說,回去以後,常州產業投資集團將儘快對村委提出的問題和建議認真地進行梳理、分析和研究,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案。

【常州發佈綜合編輯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