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那些關於“坐月子”的神秘傳言,讓專家為你逐一擊破!

2017年10月7日, 隨著一聲清脆的啼哭, 生命調查員袁野和李倩夫婦迎來了一個重要的時刻:他們的女兒出生了。 除了興奮和喜悅, 隨之而來的還有一系列令人焦慮的現實問題——怎麼照顧新生兒?怎麼照顧產婦坐月子?夫婦倆以前完全沒有這方面的知識儲備。

對於充滿神秘色彩的中國傳統習俗“坐月子”, 幾乎所有的指導意見都來源於書籍、網路以及親友長輩的苦口婆心。 有的長輩說, 坐月子就是儘量不下床, 不洗澡。 再看網路上, 也是眾說紛紜:不能摸涼水、不能哭、不能下床活動、甚至是不能刷牙……那麼, “坐月子”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產婦又該怎麼“坐月子”呢?為了弄清這些問題,

今天的《生命密碼》, 就讓小編帶你一起, 擊破那些關於“坐月子”的神秘傳言吧!

本期嘉賓介紹

肖明月, 康復醫學博士, 北京和睦家康復醫院產後康復負責人。

熊攀, 孕產康復治療師主管, 北京和睦家康復醫院物理治療師。

“坐月子”有科學依據嗎?

為了搞清關於“坐月子”的一系列難題, 袁野夫婦一同來到了北京和睦家康復醫院, 聽聽專業人士的意見。 作為“新手爸媽”, 他們在“坐月子”上還有很多的未知, 甚至不知道該聽誰的。

肖明月醫生說, 其實“坐月子”特別有中國特色, 是有我們自己的傳統的, 國外並沒有。 從醫學上來說, 在產後6周左右的一個時間叫“產褥期”, 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月子”了。

肖醫生說, 產婦一般會經歷10個月左右的懷孕期, 而在生產的當時、產後都會經歷一些損傷, 身體會有一些變化。 這些損傷、變化都要在產後的這一段時間內, 恢復到接近正常的一個水準, 所以這段時間還是比較重要的。

肖醫生自己其實也是一個1歲寶寶的媽媽。 在坐月子的時候, 父母也會告訴她要怎麼辦。 而對於其中的一些觀點和觀念, 還是要正確地看待, 分析它們對還是不對, 應該有自己的一個新的認識。

“捂月子”使不得!

關於“捂月子”的問題, 前不久發生過一起慘劇:山東淄博市有一名產婦, 因為捂月子而中暑, 最終不治身亡。 據說, 產婦在送醫時體溫高達40多度, 心臟和肝臟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傷。

然而, 老一輩人生完孩子“捂月子”是延續多年的習俗了, 傳統觀念認為, 這是怕新生媽媽和嬰兒受風寒導致生病。 但這是正確的嗎?到底什麼溫度才適宜產婦的健康呢?

肖醫生告訴我們, 產後是一個特殊的階段。 這一階段, 產婦會覺得出汗特別地多, 尤其是夏天, 衣服可能一會兒就濕了。 從生理上來說, 孕期的水容量是增加的, 因為要滿足寶寶的需要。 在產後, 這些“水”還要排出去, 所以要以出汗的形式來排水, 毛孔也就是打開的。 有些老人可能覺得:捂上東西, 我們就可以防止一些“病邪”的侵入。 但是, 從科學上來說, 這個時候其實是最容易感冒的。

那麼什麼才是最適宜的溫度呢?肖醫生提醒大家, 一般來說, 最提倡的是24到26度。

這樣, 不僅出汗的情況能相對得到一定的控制, 也不容易受涼感冒。

對於“不准吹空調”, 肖醫生說, 要保持這個適宜的溫度, 有時候是必須要借助空調的。 但是因為身體正處於產後修復的階段, 容易感冒, 所以我們可以不讓空調直接“對著吹”, 只要把溫度控制在適宜的範圍內就可以了。

“坐月子”期間不能洗澡?

坐月子期間洗澡, 應該是流傳最廣泛的禁忌之一了。 有人說, 洗澡容易導致傷口感染, 還容易著涼感冒, 落下一輩子的病根。 聽起來好像有些道理, 所以為了保險起見, 產婦們就只能忍忍了。 但是, 身上發出一陣陣酸爽的味道, 實在是讓人苦不堪言。 那麼, 這種說法到底科不科學呢?

肖醫生說, “坐月子”期間洗頭、洗澡其實都是可以的。

因為坐月子期間出汗特別多, 所以如果不洗的話, 主觀感受是很不舒服的。 但是, 由於產婦的體質在這個時期比較特殊, 雖然可以洗, 但是洗完之後還是要趕緊擦乾, 迅速換上乾淨、乾燥的衣服。 此外, 產婦也是可以洗頭的, 但是洗完之後要及時地吹幹, 否則有可能會引起感冒。

肖醫生還提醒大家, 如果想洗澡的話, 採取淋浴的方式會更好。 坐月子期間, 最好不要長時間地泡澡, 只要儘快沖一下、趕緊擦乾、再換上幹衣服, 就沒什麼問題了。

此外, 流傳著一種說法:坐月子期間千萬不要刷牙, 這是對的嗎?肖醫生說, 其實刷牙是很有必要的, 有很多媽媽坐了月子之後, 牙就壞了。 醫生提倡, 媽媽們要正常刷牙, 勤漱口, 有效地保護好自己的牙齒。

“坐月子”不能下床運動?

老人們還有個說法:所謂坐月子,就應該臥在床上不動,不能下地走路。生孩子傷元氣,必須臥床靜養。尤其是剖腹產,更得好好休息,不能動。下床走路多了,子宮甚至會下垂……以上的這些說法,我們經常可以聽到,可是它們真的正確嗎?

肖醫生提醒各位寶媽,在產後一定要適度地下床走動。產後會出汗,血液處於濃縮的狀態,所以血流速度會減慢。如果再躺在床上的話不動的話,就更容易形成“血栓”了。而最可怕的是它的併發症,比如血栓堵到了肺,就會引起特別嚴重的“肺栓塞”,有時候甚至會危及生命,一般來說,下床走是可以有效地預防血栓的。這個強度,最好是一天要5到6次,每一次5到10分鐘。

假如產婦有嚴重的會陰傷口,特別地疼,或者說剖腹產的傷口特別疼,根本就起不來床,該怎麼辦呢?醫生說,雖然有疼痛的限制,其實還是推薦要活動的。產婦可以不下床走,但是在床上也要進行一些下肢(比如腿、腳)屈伸的運動。

說到這裡,其實很多朋友心裡都有過疑惑:為什麼老外就那麼“皮實”呢?老外不會坐月子嗎?2015年,英國皇室的凱特王妃生下一位小公主。當她生產後10個小時,踩著高跟鞋、露著小腿,出現在大批記者面前時,遠在中國的觀眾議論翻了天。不少奶爸奶媽驚呼:難道老外不坐月子嗎?這到底是體質的差異,還是我們中國人太嬌氣呢?

肖醫生告訴我們:“坐月子”這種說法是我們中國特有的,但是產褥期的一些科學護理常識,外國人其實也是有講究的。甚至,西方還有專門的母乳指導:比如我們在月子裡出現了一些餵奶的問題、乳房的問題,他們就會有專門的人會負責這一塊,只是沒有負責單獨在家“坐月子”的。

產婦的身體都有哪些變化?

傳統的“坐月子”可以理解為產後康復。要想搞清楚產後需要如何康復,我們先得弄清楚,在懷孕和生產過程中,孕婦的身體到底發生了哪些變化呢?

肖醫生告訴我們,懷孕之後,產婦的身體是有變化的。尤其是在孕後期,因為要適應生產的需要,身體會釋放一種叫鬆馳素的激素,鬆馳肌肉和韌帶,生小孩的時候讓骨盆打開,孩子才能更容易地出來。寶寶出生之後,一直到哺乳結束,其實還是會有一定程度的激素分泌。所以說,產後的這段時期,產婦們都面臨著全身的肌肉、韌帶鬆馳的現象。

恥骨

醫生說,在正常情況下,恥骨也不是嚴絲合縫地閉起來的,但生產之後,大部分媽媽的恥骨會有擴張。臨床上來說,如果擴張達到了1釐米,好多人連路都走不了了。如果達到了這種嚴重程度,就叫做病理性的“恥骨聯合分離”。

這樣說來,骨盆算是懷孕和生產期間承受壓力最大的身體部位了。但是醫生說,除了骨組織發生了變化之外,另一塊特殊的肌肉群也隨著胎兒的不斷成長,承受著越來越大的壓力。

骨盆的肌肉,就是我們常聽人說起的“盆底肌”了。懷孕期間,隨著寶寶體重的逐漸增加,對盆底壓力的增加是一個慢性的過程。因為胎兒一直壓在上面,肌肉就會慢慢地被撐開。

肖醫生告訴我們,盆底肌的功能主要分為三個方面:第一是支撐功能,第二是“括約”功能。什麼是括約功能呢?因為有一些器官的開口在附近,所以肌肉還要收緊放鬆,保持開口的通暢。有一些媽媽在孕後期有可能出現“漏尿”的情況,就是括約功能受到了影響。第三,盆底肌也被稱為“性愛肌”,在性功能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它有萎縮或者無力的話,也會影響這方面的功能。那麼是不是躺在床上,盆底肌就能恢復、變好呢?醫生告訴我們:所有的肌肉的力量都在於訓練,盆底肌也不例外。

聽了肖老師的介紹,大家對於“坐月子”的那些種種傳言,是不是有了一個比較清醒的認識了呢?“坐月子”是有科學依據的,它是醫學上所說的“產褥期”,因此寶媽們要引起特別注意;但是,傳言所說的“捂月子”是不可取的,在“坐月子”期間不洗澡、不洗頭甚至不刷牙,也都是沒有必要的。此外,產婦們也不要過長時間地臥床休息,要注意保證適度的運動,防止血栓。各位寶媽們,一定要記好了哦!

在懷孕前後,產婦的身體會經歷的種種變化。肖明月醫生告訴我們,為了更好地生產,從懷孕期一直到哺乳結束,產婦的身體都會釋放一種叫“鬆弛素”的激素,使得肌肉和韌帶變得更松。

此外,醫生還提到了“盆底肌”的問題:它的功能對女性來說十分重要,因此產後的恢復也是十分關鍵的。那麼,在“坐月子”期間,寶媽們該怎麼科學、有效地恢復盆底肌呢?肌肉變得鬆弛之後,寶媽們還能恢復過去的身材嗎?“月子病”又是怎麼一回事?

“盆底肌”如何恢復?

帶著疑問,生命調查員袁野和李倩夫婦前往盆底康復科,向熊攀醫生請教了相關問題。熊醫生說,一般的盆底康復分為兩部分:一是儀器方面的康復,二是運動方面的康復。儀器方面的康復,是在產婦生產42天后,經過產科醫生的徹底檢查,在宮頸條件、惡露都恢復得很好的時候做的。一開始,要用一個陰道內置的電極,兩邊是可以通電的金屬片,做一段時間的“電刺激”。這種低頻的電刺激能起到對肌肉啟動、喚醒的作用,促進肌肉的收縮。隨後,要做一個生物回饋:產婦會根據提示,收縮夾緊一種特殊的感受器。感受器會把收縮的力量轉換成一個電信號,當力量越大,微幅值會越高,就說明產婦就做得越好。

陰道內置電極

熊醫生說,有的媽媽不方便來醫院做治療,自己也會為她們講解一些可以在家改善的方式。比如說,她會推薦寶媽們使用一種叫做“陰道啞鈴”的器材,可以放置到陰道內部,是一種小負重的東西。為了不讓它掉出來,就要靠盆底肌的收縮了。這些啞鈴會有不同的重量。比如,從一號球到二號球,重量就是越來越重的。

陰道啞鈴

此外,還有一種可以在家練習的方法:用腳趾頭抓一些小豆子。熊醫生說,由於趾曲肌和盆底肌屬於協同肌肉,所以鍛煉趾曲肌也能幫助盆底的恢復。

除了使用儀器設備,其實對盆底肌的訓練不僅可以在家完成,甚至可以隨時隨地進行。這裡,熊醫生給大家提供了一個實用的訓練方法:“凱格爾運動”。具體怎麼做呢?大家可以看下面的幾張圖瞭解一下:

熊醫生說,做凱格爾運動的時候有幾個要點:第一,要把兩條腿彎起來;第二,呼吸時要用鼻吸口呼,關閉肋骨、收緊肚臍和收縮盆底肌,要在吐氣的時候同時發生;第三,陰道口和肛門不僅要關緊,還要有向上提拉的感覺。

醫生提示:凱格爾運動不用一次性做太多。因為它屬於一種大幅度的“通氣”,為了避免頭暈,我們可以一次做8到10個,然後休息一會兒再鍛煉。

產後腹部肌肉鬆弛,怎麼辦?

在孕後期,因為身體要適應生產的需要,會釋放一種叫鬆馳素的激素,從寶寶出生到哺乳結束,這種激素還是會有分泌。在鬆弛素的作用下,不止是盆底肌會出現問題,全身的肌肉韌帶都會變松,尤其是肚子。產後變松變軟的腹部,可能是所有產婦最苦惱的問題。

熊醫生向我們展示了人體的肌肉分佈。脊柱的前面就是腹肌,內層的是腹橫肌,就像一個天然的腹帶,整整包裹了一圈。然後就是表層的肌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八塊腹肌”了。在孕期,因為肚子越來越大,這些腹肌也會受到一定的壓力和牽拉,可以說是“被撐開了”。所以,在生產之後,寶媽的肚子也很難恢復原來的狀況。

很多寶媽都會覺得,自己的腹部沒有以前那麼緊致了,變得軟綿綿、軟塌塌的,沒有力量。很多人以為這是脂肪的事兒,但其實肌肉的原因占了很大一部分。當然,如果體重增長得很多,皮下脂肪的增加也是影響因素之一。

原來“坐月子”,我們總是講究“怎麼補怎麼好”。但醫生的觀念是:不僅要讓媽媽吃得有營養,讓寶寶有充足的奶水,而且還要讓媽媽們恢復“少女身材”。熊醫生自己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她告訴我們,通過科學合理的飲食加運動,是一定可以將身材恢復到原來的樣子的,甚至有可能比原來更健康。

那麼,產婦到底應該怎樣鍛煉呢?由於身體的特殊性,要想鍛煉腹部,產婦不能像普通的健身者那樣大強度訓練。在此,熊醫生傳授了一種呼吸健腹的方法:

只用呼吸就能瘦肚子,這還真是顛覆了很多人對“坐月子”的觀念。熊醫生說,產後臥床靜養反而是不益于健康的,適當的肌肉鍛煉才能恢復好身材。

“月子病”是怎麼來的?

上一輩人常說,產後不注意會落下月子病。常見的症狀有腰酸背痛、手腕勞損甚至是各類關節炎。大家常常把月子病的發生,歸結為沒有好好休養、沒有注意保暖、接觸了涼水、還有吃了不該吃的食物等等,並以自己的經歷現身說法,讓人不得不信。那麼,造成這些病根的真實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熊醫生的解答與常見的說法不同,她告訴我們:落下月子病,很可能是因為不會抱孩子。在長期的哺乳中,不正確地給孩子餵奶、換尿片、做撫觸的一些姿勢,都會影響到媽媽的身體。

寶寶應該怎麼抱?要把躺著的寶寶抱起來,如果採用一個“大角度”的、直接的抱法,儘管孩子並不重,也會對腰造成很大的負擔。正確的抱法應該是什麼呢?首先,要把寶寶平移過來,拉到自己身邊,然後把腿蹲下來一點,再把寶寶抱起來。這樣,會很大程度地減少腰的負擔。

錯誤抱法:

正確示範:

除了抱孩子,媽媽們又該怎麼餵奶呢?熊醫生說,如果是坐著餵奶的話,建議媽媽用一個專門哺乳用的“哺乳枕”。如果家裡沒有的話,起碼要用枕頭、靠墊墊起來,讓孩子有個足夠的支撐。然後,準備一個小臺階,讓媽媽把腿架上去,這樣也可以幫助把寶寶托得更高一點。一旦孩子銜乳銜得比較好,媽媽相對來說就能放鬆一點了。這樣也能起到保護腰頸肩的作用。

哺乳枕

小臺階

如果孩子銜乳銜得比較好,已經進入一個熟練的吃奶過程了,醫生建議媽媽們也不要一直看著孩子,最好稍微把頭抬起來一點,大角度的頸曲對頸椎不好,也會感覺很累。熊醫生說,鬆馳素讓肌肉韌帶鬆懈,而骨骼沒有了肌肉韌帶的保護,也更容易出問題。再加上高強度的體力勞動和不正確的用力方式,難怪這麼多寶媽都有腰頸肩的勞損。

編輯:田園、蒙小度

“坐月子”不能下床運動?

老人們還有個說法:所謂坐月子,就應該臥在床上不動,不能下地走路。生孩子傷元氣,必須臥床靜養。尤其是剖腹產,更得好好休息,不能動。下床走路多了,子宮甚至會下垂……以上的這些說法,我們經常可以聽到,可是它們真的正確嗎?

肖醫生提醒各位寶媽,在產後一定要適度地下床走動。產後會出汗,血液處於濃縮的狀態,所以血流速度會減慢。如果再躺在床上的話不動的話,就更容易形成“血栓”了。而最可怕的是它的併發症,比如血栓堵到了肺,就會引起特別嚴重的“肺栓塞”,有時候甚至會危及生命,一般來說,下床走是可以有效地預防血栓的。這個強度,最好是一天要5到6次,每一次5到10分鐘。

假如產婦有嚴重的會陰傷口,特別地疼,或者說剖腹產的傷口特別疼,根本就起不來床,該怎麼辦呢?醫生說,雖然有疼痛的限制,其實還是推薦要活動的。產婦可以不下床走,但是在床上也要進行一些下肢(比如腿、腳)屈伸的運動。

說到這裡,其實很多朋友心裡都有過疑惑:為什麼老外就那麼“皮實”呢?老外不會坐月子嗎?2015年,英國皇室的凱特王妃生下一位小公主。當她生產後10個小時,踩著高跟鞋、露著小腿,出現在大批記者面前時,遠在中國的觀眾議論翻了天。不少奶爸奶媽驚呼:難道老外不坐月子嗎?這到底是體質的差異,還是我們中國人太嬌氣呢?

肖醫生告訴我們:“坐月子”這種說法是我們中國特有的,但是產褥期的一些科學護理常識,外國人其實也是有講究的。甚至,西方還有專門的母乳指導:比如我們在月子裡出現了一些餵奶的問題、乳房的問題,他們就會有專門的人會負責這一塊,只是沒有負責單獨在家“坐月子”的。

產婦的身體都有哪些變化?

傳統的“坐月子”可以理解為產後康復。要想搞清楚產後需要如何康復,我們先得弄清楚,在懷孕和生產過程中,孕婦的身體到底發生了哪些變化呢?

肖醫生告訴我們,懷孕之後,產婦的身體是有變化的。尤其是在孕後期,因為要適應生產的需要,身體會釋放一種叫鬆馳素的激素,鬆馳肌肉和韌帶,生小孩的時候讓骨盆打開,孩子才能更容易地出來。寶寶出生之後,一直到哺乳結束,其實還是會有一定程度的激素分泌。所以說,產後的這段時期,產婦們都面臨著全身的肌肉、韌帶鬆馳的現象。

恥骨

醫生說,在正常情況下,恥骨也不是嚴絲合縫地閉起來的,但生產之後,大部分媽媽的恥骨會有擴張。臨床上來說,如果擴張達到了1釐米,好多人連路都走不了了。如果達到了這種嚴重程度,就叫做病理性的“恥骨聯合分離”。

這樣說來,骨盆算是懷孕和生產期間承受壓力最大的身體部位了。但是醫生說,除了骨組織發生了變化之外,另一塊特殊的肌肉群也隨著胎兒的不斷成長,承受著越來越大的壓力。

骨盆的肌肉,就是我們常聽人說起的“盆底肌”了。懷孕期間,隨著寶寶體重的逐漸增加,對盆底壓力的增加是一個慢性的過程。因為胎兒一直壓在上面,肌肉就會慢慢地被撐開。

肖醫生告訴我們,盆底肌的功能主要分為三個方面:第一是支撐功能,第二是“括約”功能。什麼是括約功能呢?因為有一些器官的開口在附近,所以肌肉還要收緊放鬆,保持開口的通暢。有一些媽媽在孕後期有可能出現“漏尿”的情況,就是括約功能受到了影響。第三,盆底肌也被稱為“性愛肌”,在性功能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它有萎縮或者無力的話,也會影響這方面的功能。那麼是不是躺在床上,盆底肌就能恢復、變好呢?醫生告訴我們:所有的肌肉的力量都在於訓練,盆底肌也不例外。

聽了肖老師的介紹,大家對於“坐月子”的那些種種傳言,是不是有了一個比較清醒的認識了呢?“坐月子”是有科學依據的,它是醫學上所說的“產褥期”,因此寶媽們要引起特別注意;但是,傳言所說的“捂月子”是不可取的,在“坐月子”期間不洗澡、不洗頭甚至不刷牙,也都是沒有必要的。此外,產婦們也不要過長時間地臥床休息,要注意保證適度的運動,防止血栓。各位寶媽們,一定要記好了哦!

在懷孕前後,產婦的身體會經歷的種種變化。肖明月醫生告訴我們,為了更好地生產,從懷孕期一直到哺乳結束,產婦的身體都會釋放一種叫“鬆弛素”的激素,使得肌肉和韌帶變得更松。

此外,醫生還提到了“盆底肌”的問題:它的功能對女性來說十分重要,因此產後的恢復也是十分關鍵的。那麼,在“坐月子”期間,寶媽們該怎麼科學、有效地恢復盆底肌呢?肌肉變得鬆弛之後,寶媽們還能恢復過去的身材嗎?“月子病”又是怎麼一回事?

“盆底肌”如何恢復?

帶著疑問,生命調查員袁野和李倩夫婦前往盆底康復科,向熊攀醫生請教了相關問題。熊醫生說,一般的盆底康復分為兩部分:一是儀器方面的康復,二是運動方面的康復。儀器方面的康復,是在產婦生產42天后,經過產科醫生的徹底檢查,在宮頸條件、惡露都恢復得很好的時候做的。一開始,要用一個陰道內置的電極,兩邊是可以通電的金屬片,做一段時間的“電刺激”。這種低頻的電刺激能起到對肌肉啟動、喚醒的作用,促進肌肉的收縮。隨後,要做一個生物回饋:產婦會根據提示,收縮夾緊一種特殊的感受器。感受器會把收縮的力量轉換成一個電信號,當力量越大,微幅值會越高,就說明產婦就做得越好。

陰道內置電極

熊醫生說,有的媽媽不方便來醫院做治療,自己也會為她們講解一些可以在家改善的方式。比如說,她會推薦寶媽們使用一種叫做“陰道啞鈴”的器材,可以放置到陰道內部,是一種小負重的東西。為了不讓它掉出來,就要靠盆底肌的收縮了。這些啞鈴會有不同的重量。比如,從一號球到二號球,重量就是越來越重的。

陰道啞鈴

此外,還有一種可以在家練習的方法:用腳趾頭抓一些小豆子。熊醫生說,由於趾曲肌和盆底肌屬於協同肌肉,所以鍛煉趾曲肌也能幫助盆底的恢復。

除了使用儀器設備,其實對盆底肌的訓練不僅可以在家完成,甚至可以隨時隨地進行。這裡,熊醫生給大家提供了一個實用的訓練方法:“凱格爾運動”。具體怎麼做呢?大家可以看下面的幾張圖瞭解一下:

熊醫生說,做凱格爾運動的時候有幾個要點:第一,要把兩條腿彎起來;第二,呼吸時要用鼻吸口呼,關閉肋骨、收緊肚臍和收縮盆底肌,要在吐氣的時候同時發生;第三,陰道口和肛門不僅要關緊,還要有向上提拉的感覺。

醫生提示:凱格爾運動不用一次性做太多。因為它屬於一種大幅度的“通氣”,為了避免頭暈,我們可以一次做8到10個,然後休息一會兒再鍛煉。

產後腹部肌肉鬆弛,怎麼辦?

在孕後期,因為身體要適應生產的需要,會釋放一種叫鬆馳素的激素,從寶寶出生到哺乳結束,這種激素還是會有分泌。在鬆弛素的作用下,不止是盆底肌會出現問題,全身的肌肉韌帶都會變松,尤其是肚子。產後變松變軟的腹部,可能是所有產婦最苦惱的問題。

熊醫生向我們展示了人體的肌肉分佈。脊柱的前面就是腹肌,內層的是腹橫肌,就像一個天然的腹帶,整整包裹了一圈。然後就是表層的肌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八塊腹肌”了。在孕期,因為肚子越來越大,這些腹肌也會受到一定的壓力和牽拉,可以說是“被撐開了”。所以,在生產之後,寶媽的肚子也很難恢復原來的狀況。

很多寶媽都會覺得,自己的腹部沒有以前那麼緊致了,變得軟綿綿、軟塌塌的,沒有力量。很多人以為這是脂肪的事兒,但其實肌肉的原因占了很大一部分。當然,如果體重增長得很多,皮下脂肪的增加也是影響因素之一。

原來“坐月子”,我們總是講究“怎麼補怎麼好”。但醫生的觀念是:不僅要讓媽媽吃得有營養,讓寶寶有充足的奶水,而且還要讓媽媽們恢復“少女身材”。熊醫生自己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她告訴我們,通過科學合理的飲食加運動,是一定可以將身材恢復到原來的樣子的,甚至有可能比原來更健康。

那麼,產婦到底應該怎樣鍛煉呢?由於身體的特殊性,要想鍛煉腹部,產婦不能像普通的健身者那樣大強度訓練。在此,熊醫生傳授了一種呼吸健腹的方法:

只用呼吸就能瘦肚子,這還真是顛覆了很多人對“坐月子”的觀念。熊醫生說,產後臥床靜養反而是不益于健康的,適當的肌肉鍛煉才能恢復好身材。

“月子病”是怎麼來的?

上一輩人常說,產後不注意會落下月子病。常見的症狀有腰酸背痛、手腕勞損甚至是各類關節炎。大家常常把月子病的發生,歸結為沒有好好休養、沒有注意保暖、接觸了涼水、還有吃了不該吃的食物等等,並以自己的經歷現身說法,讓人不得不信。那麼,造成這些病根的真實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熊醫生的解答與常見的說法不同,她告訴我們:落下月子病,很可能是因為不會抱孩子。在長期的哺乳中,不正確地給孩子餵奶、換尿片、做撫觸的一些姿勢,都會影響到媽媽的身體。

寶寶應該怎麼抱?要把躺著的寶寶抱起來,如果採用一個“大角度”的、直接的抱法,儘管孩子並不重,也會對腰造成很大的負擔。正確的抱法應該是什麼呢?首先,要把寶寶平移過來,拉到自己身邊,然後把腿蹲下來一點,再把寶寶抱起來。這樣,會很大程度地減少腰的負擔。

錯誤抱法:

正確示範:

除了抱孩子,媽媽們又該怎麼餵奶呢?熊醫生說,如果是坐著餵奶的話,建議媽媽用一個專門哺乳用的“哺乳枕”。如果家裡沒有的話,起碼要用枕頭、靠墊墊起來,讓孩子有個足夠的支撐。然後,準備一個小臺階,讓媽媽把腿架上去,這樣也可以幫助把寶寶托得更高一點。一旦孩子銜乳銜得比較好,媽媽相對來說就能放鬆一點了。這樣也能起到保護腰頸肩的作用。

哺乳枕

小臺階

如果孩子銜乳銜得比較好,已經進入一個熟練的吃奶過程了,醫生建議媽媽們也不要一直看著孩子,最好稍微把頭抬起來一點,大角度的頸曲對頸椎不好,也會感覺很累。熊醫生說,鬆馳素讓肌肉韌帶鬆懈,而骨骼沒有了肌肉韌帶的保護,也更容易出問題。再加上高強度的體力勞動和不正確的用力方式,難怪這麼多寶媽都有腰頸肩的勞損。

編輯:田園、蒙小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