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惠州新增一醫療互聯網診療平臺

11日, 由中信醫療健康產業集團和春雨醫生合作搭建的中信醫療互聯網診療平臺正式上線。 該平臺上線後, 可實現預約掛號、諮詢繳費、線上問診等一系列傳統就醫流程互聯網化, 讓惠州患者足不出戶享受遍佈全國的優質醫療資源。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 “要全面建立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醫療保障制度和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 ”而以資訊化助推醫療服務品質提升是現代醫院發展的必然趨勢。

據悉, 中信醫療互聯網診療平臺不同於以往的互聯網醫療服務平臺,

其涵蓋了診前、診中、診後全流程的線上線下醫療服務, 並建立以醫院為核心的互聯網產業鏈生態, 逐步實現“醫養結合、醫險結合、醫藥分家”的目標。 “中信醫療互聯網診療平臺的上線, 打造了‘互聯網+醫療’的新樣板, 對於推進我市‘互聯網+醫療’工作將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 ”市衛生計生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記者從市衛生計生局獲悉, 今年以來, 我市大力推進全民健康資訊化建設和醫療健康大資料應用, 基本實現省、市、縣三級平臺的互聯互通, 遠端醫療、醫卡通等“互聯網+”醫療服務初顯成效,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資訊化水準穩步提升。

在區域衛生資訊平臺建設方面, 我市以區域衛生資訊平臺為基礎, 不斷完善資料共用與交換系統有效採集、整合和共用機制,

擴大區域內上傳至平臺的基本醫療、公共衛生、基本藥物、綜合管理等業務資料。 目前, 全市共計24家二級以上公立醫院需接入我市區域衛生資訊平臺。 其中, 市中醫醫院、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已完成互聯互通任務。 24家醫院已經實現與市區域衛生資訊平臺的網路聯調, 其中17家完成了系統對接。

如今, 我市初步建立起醫卡通、雙向轉診、檢驗檢查結果互認、遠端醫療等醫療服務協同平臺。 以區域衛生資訊平臺為基礎, 在市中心人民醫院與博羅縣人民醫院、市第一人民醫院與汝湖鎮衛生院、惠東縣人民醫院與稔山鎮衛生院推廣實施, 共開展遠端醫療29例。

同時, 我市積極推進“互聯網+城鄉交通創傷智慧救治平臺專案接收急救系統(TRR系統)”的建設和上線工作。

在市第一人民醫院試點應用“創傷接收急救系統”(TRR系統), 根據TRR系統的指令和相關資訊對傷患作出初步評估, 對嚴重創傷患者則迅速召集醫院創傷小組成員做好接診準備。 在院內急診室創傷復蘇階段, 創傷小組成員按照TRR系統的指示和輔助提醒下完成創傷患者的專業救治, 力爭在殘障率不增加的前提下嚴重創傷救治死亡率下降30%。

記者張 斐 通訊員鄒小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