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蒙古四大汗國的察合台汗國是如何滅亡的?

察合台汗國始建於1222年, 是蒙古帝國四大汗國之一, 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建立, 統治新疆大部地區和中亞部分地區(今土庫曼、吉爾吉斯、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及哈薩克南部地區)

1321年後, 察合台汗國分裂為東察合台汗國(1348--1514)和西察合台汗國(1320--1362), 東部稱為"蒙兀兒斯坦", 西部稱為"馬維蘭納兒"。

1360年以後, 東察合台汗國大汗禿黑魯帖木兒兩度率領大軍入侵河中, 打敗烏巴都剌, 佔領西察合台汗國;並留其子亦裡牙思·火者駐兵其地, 使東察合台汗國、西察合台汗國得到短暫的統一。

1362年, 禿黑魯帖木兒死後。 西部異密(諸侯)烏巴都剌之侄迷裡忽辛與巴魯剌氏部貴族帖木兒將亦裡牙思·火者的軍隊逐出河中,

並立麻哈木汗之子阿的勒為汗。 此後, 帖木兒的勢力迅速發展起來, 他擊敗自己的同盟者迷裡忽辛, 廢殺阿的勒汗, 另立燕只吉台之子合不勒為汗, 並陸續地兼併各部諸侯, 自稱素丹, 不斷向外擴張, 西察合台汗國於是逐漸演變為帖木兒帝國。 1369年, 合不勒汗死, 西察合台汗國正式滅亡。

1389年, 明軍抵達新疆, 東嚓合台歸順明朝, 明朝在新疆設立阿端衛和哈密衛管轄整個新疆。

帖木兒帝國成立于內亂, 也亡於內亂。 點擊查看曾經的中亞霸主帖木兒帝國如何走向滅亡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