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我曾無數次的問自己:人為什麼而活?

我們為什麼而活?為每天按時起床, 喝水, 吃蘋果, 洗衣服?為每個月按量買衣服, 看電影讀書?為了更高的學歷, 更好的房子, 更好的工作?為了一個般配的男、女朋友, 一段穩定的婚姻?為了用四十歲的心情來過二十歲的人生?

每天都為了掙錢在這個單調而複雜的社會鐵籠子裡穿梭, 難道這一生就要這樣的被束縛?

18歲讀大學, 問你理想是什麼, 你說環遊世界;22歲讀完大學, 你說找了工作以後再去;26歲工作穩定, 你說買了房以後再說;30歲有車有房, 你說等結婚了再帶老婆一起去;35歲有了小孩, 你說小孩大一點再去;40歲孩子大了,

你說養好了老人再去, 最後, 你哪也沒有去。

我想, 我們一生應該要有一次比較衝動的旅行, 很任性的。 最好是在年輕的時候, 最好花自己賺來的錢, 最好去一個很遙遠的地方...... 去見你喜歡的人, 去做你想做的事, 就把這些當成你青春裡最後的任性。

嚮往一個人自由的行走, 某天醒來, 面對一個陌生的地方, 不用知曉自己何去何從, 只是欣賞這一站的風景。 來了即是來了, 看完風景也留不下一絲足跡, 只有心靈深處的感動和記憶裡的那片美麗。

旅行, 不單在腳上和眼裡, 更是在心底。

真正的旅行是一種生活態度, 不在乎目的地是哪裡和停留時間的長短, 離開熟悉的環境去探索陌生的風景, 體驗一種從未有過的人生,

你甚至不知道明天會遇到誰又有怎樣的對白, 旅途的一切都是未知數——這也是旅行的最大誘惑所在。

“旅行, 是一段時間裡空間的改變, 無論那改變有多麼大, 你知道你終將回去。 但回去, 和從未來過, 是不一樣的。 旅行最重要的, 不是結果, 而是放下一切去感受當下的過程。

如果, 可以。 我想不在乎一切, 包括自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