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懷念那段遠親不如近鄰的時光,這些片片與文字咋這麼紮心?

今天坐在電腦前整理拍的片子, 我習慣把拍到的片子整理後存入U盤, 在閒時再調出來欣賞, 當時拍的片片還覺很多, 不過過段時間又覺得太少, 很多的景物已不可能重現, 隨著社會的發展過去的景象已不復存在, 作為歷史片倒覺得珍貴起來。

記得小時候住平房, 對遠親不如近鄰有著深刻的體會, 當房屋調整不得不搬家時, 除了有遷入新居的喜悅外, 更多的是不舍與左鄰右舍的分離, 還有就是孩子吃百家飯, 住平房時, 每家開飯都把小桌放到門外, 這時如哪家有小孩那就很熱鬧了, 小孩左竄右竄,

更有大人在喊, 過來過來, 喊聲爺爺給你吃好的, 那個開心簡直叫人無法忘懷。

現在住高樓大廈, 什麼叫遠親不如近鄰百家飯, 現在年青人不懂, 更沒有切身體會, 估計遠親不如近鄰百家飯也是一段歷史不復存在了, 現在鄰居間能打個招呼就很不錯了, 更不要說小孩吃百家飯, 能把鄰居的門敲開都不可能, 因為能把自家的門打開都行不通。

回過頭來看看農村的山寨, 一個村一個寨的形成, 都是通過祖祖輩輩勤勞與智慧形成的, 從建築風格與生活起居, 逐漸地把中華文明的傳統延續下來, 一個村寨就是一部歷史, 他記載著區域文化與自然資源的完美結合, 錯落有致的建築, 民族服飾與當地方言, 構築了豐富多彩的社會大家庭。

這美麗的神話也要逐漸地消失了, 城鎮化的建築風格正消滅傳統村落, 規範化的居住環境千篇一律, 在一次參觀新農村建設時, 呈現在眼前的是規範的街道清一色的住宿樓, 取締了散養的雞鴨在屋前房後田間尋食的風景, 大山深處有人家已演變成大山深處有高樓, 傳統村落與社會發展勢不兩立, 傳統村寨的形成不知用了多少代人, 而今我們這一代人就可以把傳統村落掃進歷史的垃圾箱。

有個很矛盾的事, 有時到村寨拍片, 當地領導或是當地有關人員總是帶我們走進古村落, 並引以自豪地介紹人文歷史, 可在他們行政規劃中這些村落已不復存在, 就連他們自己也說現在你們還可以拍,

再過幾年想拍也拍不到了, 可見從審美觀我們是一致的, 但社會發展的進程又是不容許的, 傳統的保護與發展是個課題, 我們這代人可以交上及格的試卷麼?哪怕及格分數為60分!

歎, 一個失業職工自己生存都有問題, 農村再怎麼變也改變不了自己生存狀況, 我估摸著是不是神經病的前兆?還是腦殼進了水把神經浸泡的發炎了?如果非要找個沒病的理由, 最合理的就是攝影惹的禍, 從攝影的角度去觀察社會, 能留在攝影框裡的必然是最美最值得留念的畫面, 都說藝術來自于生活又高於生活, 病根找到了, 就是這句"藝術來自于生活又高於生活", 生活要昇華為藝術有點浪漫的色彩了, 更不要說現在買顆白菜在食用前用清水泡一下,

為什麼?要把殘留的農藥洗盡, 這才是生活, 真實的生活。

來源丨紅網論壇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繫!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