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所謂“金口玉言”,溥儀隨口的一句話真的斷送了清朝!

光緒34年(1908年)10月, 光緒、慈禧先後病篤。 慈禧死到臨頭仍念念不忘把持政柄, 突然決定立溥儀為嗣, 並於10月20日發下“懿旨”, 召溥儀入宮。 結果演出了一場溥儀大哭殿的鬧劇。

溥儀鬧殿后代第三天, 慈禧舊一命嗚呼了。 慈禧死後舉行了正式的國喪。 消息傳開, 許多有錢的中國人群集賣唱的園子裡(妓院的俗稱), 公開歡慶。 兩周後, 12月2日, 溥儀登基。

溥儀舉行登基儀式的時候, 還是個三歲的孩子, 所以坐在皇位上卻還是一個勁地動彈, 就是不肯好好坐著。 載灃在一旁扶著溥儀, 也沒有辦法。 溥儀在皇位上大喊, 我不要坐在這裡,

我要回家, 我要回家!結果載灃就在一旁勸他, 說沒事沒事, 快完了, 快完了。

登極大典融宗教與世俗於一體:樂師、太監和牧師集結在太和殿, 溥儀被放在又高又大的皇座上。 12月2日那天, 天氣奇冷, 溥儀又驚又冷, 渾身打顫。 侍衛內大臣和文武百官列隊, 一個個到他面前宣誓效忠。 王媽是唯一能管住他的人, 只有跟她在一起, 溥儀才安心, 但那天卻不准她參加大典。 詔書要求既是父親又是攝政王的醇親王載泮陪伴溥儀參加這場冗長、可怕、任何3歲孩子都費解的禮儀。

溥儀後來在自傳《我的前半生》中也寫到, “我感到拖遝、沉悶, ”溥儀寫道, “加上那天天氣奇冷, 因此當他們把我抬到太和殿, 放到又高又大的寶座上的時候, 早超過了我的耐性限度。

我父親跪在寶座下面, 雙手扶我, 不叫我亂動, 我卻掙扎著哭喊:‘我不挨這個。 我要回家。 ’父親急得滿頭是汗。 文武百官的三跪九叩沒完沒了, 我的哭喊也越來越響。 我的父親只好哄我說:‘別哭別哭, 快完了。 ’他說這話意在安慰我, 卻給文武百官留下了慘澹的印象, 他們把這看作是不祥之兆。 ”

果然, 在溥儀當了三年皇帝之後, 革命爆發, 清朝滅亡, 似乎就應驗了當時一句“快完了”跟“我要回家”。 其實自從慈禧太后死後, 國家再也沒有人能夠支撐局面, 而且大清朝也傷痕累累, 不滅亡才怪。 不過大家還是說, 溥儀真是金口玉言, 大清朝說完就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