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沙隆戰役:決定歐洲命運的民族會戰

西元451年, 在今天法國東北部的卡塔隆尼亞平原上, 爆發了一場決定歐洲命運的大戰。 大半個歐洲的民族, 都派出部隊參加了此次會戰。 行將就木的西羅馬帝國, 也在這裡獲得了其歷史上最後一次輝煌勝利。

動盪的歐洲

民族大遷徙時代 各蠻族對羅馬帝國的摧殘

西元5世紀中葉的歐洲, 陷入了禮崩樂壞的戰國時代。 在此前雄霸歐洲半壁和整個地中海世界的羅馬帝國, 已經在一次次內戰中耗盡了自己的精血。 曾經的世界強權, 如今分裂成兩具徒有其表的行屍走肉——苟延殘喘的東羅馬帝國以及渾渾噩噩的西羅馬帝國。

由氣候變化所引發的民族遷徙, 使得大大小小的歐亞部落遷入東歐, 而東歐原住民部落, 則在西羅馬帝國境內橫衝直撞。 哥特人、法蘭克人、汪達爾人等蠻族, 相繼在羅馬帝國肢體上, 寄生出各自的獨立王國。 其中又以西羅馬帝國最為淒慘, 軍隊的無力抵抗, 讓西哥特人在410年洗劫了羅馬城。

雖然羅馬城已不是帝國首都 但蠻族的洗劫依然被視為標誌性事件

在這些侵襲羅馬帝國的諸多部落中, 為害最甚的莫過於神秘的匈人。 大大小小的匈人部落, 起初只是各自為戰的一盤散沙。 但在入侵歐洲腹地的過程中, 逐步形成了統一的民族集團。 等到著名的篡位者阿提拉奪取匈人國王大位,這個突然崛起的帝國,

已經囊括了廣袤的中東歐的大部分地方。

阿提拉, 這位急需勝利來穩固位置的蠻族領袖, 在西元450年挑起了和西羅馬帝國戰爭。 戰爭的藉口是迎娶被囚禁的西羅馬帝國公主, 本質上是為了瓜分西羅馬領土, 加強自己在國內外威信。 他先是以德意志地區的日爾曼人為前驅, 入侵了高盧。 接著又從匈牙利平原, 帶著主力部隊跨過萊茵河, 殺入尼德蘭和高盧東北部。 一路上毀城無數, 劫掠甚多。 到了西元451年, 阿提拉的主力部隊和他的日爾曼先鋒會合起來, 圍困了高盧地區的名城--奧爾良。

橫掃羅馬邊境的匈人騎兵

為了挽救的垂死的帝國, 羅馬人和高盧各地的蠻族們結成了攻守同盟。 這支聯軍在極短地時間裡趕到了奧爾良外的卡塔隆尼亞平原,

驚天動地的沙隆會戰就此爆發。

阿提拉入侵西羅馬帝國的進軍路線

兩支民族大軍

鼎盛時期的匈人帝國版圖

關於沙隆會戰的具體參戰人數, 今天歷史學界仍存在很大爭議。 但當代學者們, 已經普遍不相信古代記錄中那誇張的百萬之眾。 比較合理而中肯的數字是, 雙方合計10萬人。

阿提拉大軍的主力, 無疑是15000名匈人騎兵。 古人和現代學者一樣, 對他們的騎兵印象非常深刻。 這些來自北亞草原的騎兵, 絕大部分是一些無甲輕騎兵。 習慣騎著亞洲矮種馬來去如風, 並在馬上使用複合弓進行準確射擊。 若是逼不得已與敵人近身作戰他們會使用隨身攜帶的刀劍長矛。

除去了數量極多的輕騎兵,

匈人還有一些裝備頭盔和胸甲的精銳裝甲騎兵。 不過數量不會超過幾千。 基本上屬於他們當中的軍事精英。

匈人騎兵與他們的日爾曼附庸步兵

匈人帝國的部落特質, 讓他們的軍隊無力承受過多傷亡或者持久苦戰。 所以, 慣用的戰術是通過運動射擊來消耗敵人。 最後待敵軍因筋疲力盡而露出破綻, 再展開近身戰收割對手。

所以, 匈人總是需要治下的眾多附庸民族, 來為自己提供輔助部隊。 這其中就包括了早年收入麾下的南俄草原民族阿蘭人。 但更為重要的是, 提供精銳重騎兵的東哥特人。 他們騎的馬比匈人騎兵的馬要高大得多, 並裝備了鎖子胸甲、長矛和盾牌。

除了軍事精英們的騎兵力量,

東哥特人還為阿提拉提供了不少步兵。 其中既有裝備較差的重裝步兵, 也有一定比例的弓箭手。 加上德意志地區的眾多日爾曼部落, 阿提拉的軍隊中總計有約30000多人的步兵部隊。

反匈人聯軍一邊的很多人, 與阿提拉麾下的附庸部隊相比, 幾乎是一模一樣。 很多逃亡到高盧邊區的阿蘭人和薩馬蒂亞人, 已經用上了羅馬式裝備, 但依然驍勇善戰。 西哥特國王特奧多裡克的軍隊士兵, 與對面的東哥特人, 同出一族。 至於其他的日爾曼同盟, 比如勃墾第人、薩克森人, 也和敵方陣營的日爾曼士兵, 大同小異。

哥特人在雙方陣營中都頂了半邊天

甚至於羅馬人自己的直屬軍隊, 也有大量歸化的蠻族戰士。 歷史發展到了這個階段, 軍團的孱弱早已是人盡皆知。步兵們的裝備不斷朝著輕裝化發展,方盾被圓盾取代,重型標槍被數量更多的輕型標槍或長矛所取代。

更容易吸納蠻族戰士的羅馬騎兵部隊,稍好一些。除了數量較少的具裝重騎兵外,數量最多的是通用騎兵。披掛鎖子甲,並使用長矛、圓盾、長劍劍或標槍的他們,怎麼看都更像是蠻族軍事系統的後裔。

晚期羅馬帝國的騎兵部隊

因而,在卡塔隆尼亞平原上的這場命運之戰,實際上就是兩支以日爾曼蠻族為主的聯軍間的廝殺。相比之下,來自布列塔尼半島的羅馬軍戶後裔與不列顛羅馬難民部隊,就仿佛是茫茫蠻族大海中的一股清流。

晚期的羅馬軍團

充滿心機的佈陣

兩支軍隊的佈陣

卡塔隆尼亞平原是兩支軍隊主帥都心儀的理想決戰之地。位於兩片森林之間的開闊地形,既適合騎兵數量龐大的匈人大軍馳騁,也適合擁有大規模步兵的羅馬-蠻族聯軍展開。而在平原的東側,目前一塊可以俯視四周的高地。阿提拉和羅馬人都意識到這塊高地的重要性,並在各自的佈陣計畫中,作了相應的安排。

羅馬軍隊的統帥是被譽為“最後一個羅馬人”的名將埃提烏斯。正是在他的努力下,垂死的帝國才把各支蠻族凝聚到反阿提拉的大旗下。

他將不受信任的阿蘭騎兵佈置在全軍中央,正對匈人的主力騎兵。

羅馬人一邊的阿蘭-薩馬蒂亞騎兵

左翼是排成密集防禦陣型的羅馬人、布列塔尼人、法蘭克人和其他日爾曼部隊。其中較弱的羅馬式軍隊,被佈置在左翼外側。這有利於避開敵軍的兇猛前鋒,也可以在戰事不利時及時保存火種。

右翼是西哥特國王領導的西哥特軍隊,按計劃將由他們負責奪取高地。在埃提烏斯的策略裡,強橫的西哥特軍隊充當了矛頭的角色。若是他們能夠佔領高地,就能居高臨下對中間的敵人發動衝擊,一舉贏得勝利。而中路和右翼的部隊,其實只是牽制性力量。

一名全副武裝的西哥特武士

阿提拉方面依照匈人軍隊的特點的,他將匈人騎兵佈置在負責主攻的中央位置。眾多日爾曼附庸步兵被安排在右翼,左翼則是東哥特人的大軍。他的計畫是以東哥特軍拖住西哥特軍,然後由中央的匈人騎兵打垮阿蘭人。接著,中路突破的匈人騎兵,將和右翼的日爾曼步兵一起,兩面夾擊較弱的羅馬-日爾曼部隊。最後才解決較強的西哥特人。

東哥特人與西哥特人的步兵幾乎一模一樣

金竿紅羽箭

戰鬥中的匈人輕騎兵

戰役在一個秋風蕭瑟的日子打響了。阿提拉騎著顯眼的白色戰馬,穿戴黑色金屬盔甲,在陣前發表了一通慷慨激昂的演說。接著,他親自手持一張誇張的戰弓,朝埃提烏斯聯軍的方向,射出了金竿紅羽的箭。他的大軍,隨即傾巢出動!

最早交戰的是雙方的騎兵中軍。那些身披重鎧,手持長矛的阿蘭騎士們,在國王桑吉斯的喝令下發動了雷霆般的衝鋒。他們用高速衝鋒,沖過了匈人弓騎兵的箭矢攻擊,直撞入了對面的騎射手群中。阿蘭人一直沒有忘記當年被匈人部落驅逐出南俄草原的仇恨。所以,他們參加聯軍除了為了活命,也是為了復仇。

匈人的精銳騎兵部隊

眼看匈人騎兵陣線不斷動搖,阿提拉立即出動自己親軍,讓他們加入戰鬥。這些匈人精英在戰鬥技巧上,完全不輸于阿蘭人。逐漸陷入騎兵包圍圈的後者,只能選擇後撤。這樣一來,左翼的羅馬-日爾曼軍就側翼大開。

此時的埃提烏斯,正指揮者麾下的部隊,不斷抵抗那些斷發紋身的日爾曼人海攻勢。後者經常以粗糙的方陣,發起駭人的衝鋒。而羅馬人與布列塔尼人的部隊,則更多依靠前排的盾牆抵擋。寄希望於後排的標槍與弓弩,盡可能多的殺傷對手。

正在抵抗步騎兵夾攻的羅馬軍隊

法蘭克人這樣的日爾曼軍隊,也以自己的方式組織反衝鋒。但當匈人騎兵擊潰阿蘭人後,非常順利的從側翼對他們進行了包圍。缺少護甲裝備的法蘭克人,在步騎兵夾擊下,打的非常艱苦。

同樣問題也發生在聯軍左翼的週邊。傳統的羅馬式騎兵,在與數量眾多的匈人騎兵交手後,只能選擇暫時後退。這一來,羅馬步兵們的側翼也被騎兵包圍。很多士兵必須一面注意前排的肉搏戰,還要舉著盾牌提防側翼的箭矢。

早期的法蘭克戰士

浴血高地

兩支哥特軍隊的較量

但整個戰役中最血腥的地方,當屬東側的高地。兩支血脈相連,操著同樣語言的哥特軍隊,幾乎在同一時間湧上制高點,義無反顧的碰撞在一起。

雙方本屬一族,卻在戰場上各為其主。西哥特人對為虎作倀的同胞心懷怨恨,東哥特人則顧慮後方的家眷,不得拼死奮戰。這就為殊死戰鬥,增添了悲情色彩。由於彼此都人數眾多,而戰場相對狹窄。所以,無論騎兵還是步兵,都沒有多少迴旋餘地。

西哥特國王特奧多裡克身先士卒,帶著親衛騎兵沖向了一隊東哥特人步兵。混戰中,老國王被一根長矛刺中墜馬,並在可能因此死於亂軍之間的踐踏。東哥特輕步兵們不間斷地揮動手臂擲出致命的標槍,讓擁擠在戰場讓西哥特人無處可藏。甚至有悍不畏死東哥特人,手持古老的戰斧躍動,把高地中央動彈不得的西哥特騎兵都劈下馬來。但他們自己也很快被大群西哥特持矛步兵,推下高地。

西哥特人的騎兵與弓箭手

混戰中,西哥特軍的裝備優勢開始體現出來。居住在高盧的他們,洗劫了大量羅馬軍械庫,得到比住在黑海的同胞更好的裝備。雖然雙方大量裝備的護甲都是鎖子甲,但西哥特軍的鎖子甲不僅六環相扣還有釘子鉚接,性能遠遠勝於東哥特軍四環相扣的鎖子甲。同樣的一刀,砍在西哥特軍的鎖子甲上可能僅會損傷穿戴者的皮肉。但若是砍在東哥特軍的鎖子甲上,就可能造成嵌入骨頭的致命傷。

國王特奧多裡克的死,不但沒有讓西哥特人心生去意,反而讓他們在悲痛中越戰越勇。逐漸不支的東哥特人,最後只能一哄而散逃出了戰場。已經奪取高地的西哥特人,也不經歇息,就又從高處沖了下來。突然殺到的西哥特騎兵,像一把切入蛋糕的黃油刀一樣,把正在圍攻羅馬側翼的匈人騎兵,攔腰截斷。

東哥特人的軍隊

苦苦支撐的埃提烏斯,也在這時亮出了最後一擊。羅馬的精銳騎兵,在大半天戰鬥裡都一直養精蓄銳的狀態。他們的反擊,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阿提拉麾下的日爾曼人開始遭受兩翼夾攻,在重壓下拋棄了他們的主子。幾乎所有人都拖曳著武器,逃向了後方的森林。現在,羅馬-日爾曼聯軍、西哥特軍和返身殺回的阿蘭騎兵一起,從三個方向擠壓著阿提拉所在的匈人本部騎兵。

西哥特人的反擊拯救了危機中的羅馬軍隊

時代的注腳

戰死的西哥特國王特奧多裡克

兵敗如山倒的阿提拉,現在必須要在英勇戰死和狼狽逃亡之間作出抉擇。他不加思考就選擇了後者,慌不擇路的阿提拉逃回了自己的軍營。尾隨而來的聯軍把阿提拉的軍營圍得水泄不通。一些殺紅了眼的哥特騎兵,險些在追擊中擊殺阿提拉本人。

由於阿提拉在戰前將劫掠所得與全部輜重,都部署在一片背靠河流防禦的車營內。所以在聯軍優勢兵力的圍困下,他連單騎出逃的機會都沒有。晚期羅馬軍隊中,比例大為提升的遠射輕步兵,則可以以逸待勞的射殺任何企圖突圍的匈人輕騎兵。絕望的阿提拉甚至讓手下人準備好了柴火,打算以壯烈的自焚了結一生。

正在打掃戰場的羅馬騎兵

獲得大勝的埃提烏斯,本可以策動聯軍,徹底終結這位暴虐的天降偉人。但現在的他卻有其他打算。在用花言巧語勸退了蠻族盟友後,羅馬人選擇對阿提拉網開一面。數天后,阿提拉被迫簽署了一份不再對西羅馬帝國開戰的屈辱和約。然後帶著不多的殘兵敗將,灰溜溜地撤回老巢所在的潘諾尼亞草原。

可以看出,埃提烏斯不僅是一名優秀的將領和統帥,同時也羅馬內部鬥爭與蠻族斡旋方面的高手。他對阿提拉的窮寇莫追,也恰恰反應了西羅馬帝國在那個時代的無奈。

沙隆之戰中的埃提烏斯 他的日爾曼親兵為他擋住了匈人騎兵

縱觀整場沙隆之戰,我們不難發現:雙方軍隊的主力與主導戰役進程的決定性力量,都是日爾曼人。阿提拉的帝國,雖然坐擁歐洲東部與西部的精華所在,卻不得不依靠大量日爾曼盟友來維持武力基礎。埃提烏斯雖然獲得全勝,卻也不是依靠帝國的實力,更多憑藉的是日爾曼人對於他個人魅力的認可。

羅馬軍隊中服役的日爾曼士兵

可以說,沙隆之戰無論誰勝誰負,都不過是舊時代崩潰,新時代到來的預演。西羅馬帝國很快就將連蠻族盟友都維持不住。而不斷從東方殺來的遊牧集團,也很難在匈牙利平原之外的歐洲地區,大有作為。中世紀與日爾曼人的時代,悄然降臨......(全文完)

軍團的孱弱早已是人盡皆知。步兵們的裝備不斷朝著輕裝化發展,方盾被圓盾取代,重型標槍被數量更多的輕型標槍或長矛所取代。

更容易吸納蠻族戰士的羅馬騎兵部隊,稍好一些。除了數量較少的具裝重騎兵外,數量最多的是通用騎兵。披掛鎖子甲,並使用長矛、圓盾、長劍劍或標槍的他們,怎麼看都更像是蠻族軍事系統的後裔。

晚期羅馬帝國的騎兵部隊

因而,在卡塔隆尼亞平原上的這場命運之戰,實際上就是兩支以日爾曼蠻族為主的聯軍間的廝殺。相比之下,來自布列塔尼半島的羅馬軍戶後裔與不列顛羅馬難民部隊,就仿佛是茫茫蠻族大海中的一股清流。

晚期的羅馬軍團

充滿心機的佈陣

兩支軍隊的佈陣

卡塔隆尼亞平原是兩支軍隊主帥都心儀的理想決戰之地。位於兩片森林之間的開闊地形,既適合騎兵數量龐大的匈人大軍馳騁,也適合擁有大規模步兵的羅馬-蠻族聯軍展開。而在平原的東側,目前一塊可以俯視四周的高地。阿提拉和羅馬人都意識到這塊高地的重要性,並在各自的佈陣計畫中,作了相應的安排。

羅馬軍隊的統帥是被譽為“最後一個羅馬人”的名將埃提烏斯。正是在他的努力下,垂死的帝國才把各支蠻族凝聚到反阿提拉的大旗下。

他將不受信任的阿蘭騎兵佈置在全軍中央,正對匈人的主力騎兵。

羅馬人一邊的阿蘭-薩馬蒂亞騎兵

左翼是排成密集防禦陣型的羅馬人、布列塔尼人、法蘭克人和其他日爾曼部隊。其中較弱的羅馬式軍隊,被佈置在左翼外側。這有利於避開敵軍的兇猛前鋒,也可以在戰事不利時及時保存火種。

右翼是西哥特國王領導的西哥特軍隊,按計劃將由他們負責奪取高地。在埃提烏斯的策略裡,強橫的西哥特軍隊充當了矛頭的角色。若是他們能夠佔領高地,就能居高臨下對中間的敵人發動衝擊,一舉贏得勝利。而中路和右翼的部隊,其實只是牽制性力量。

一名全副武裝的西哥特武士

阿提拉方面依照匈人軍隊的特點的,他將匈人騎兵佈置在負責主攻的中央位置。眾多日爾曼附庸步兵被安排在右翼,左翼則是東哥特人的大軍。他的計畫是以東哥特軍拖住西哥特軍,然後由中央的匈人騎兵打垮阿蘭人。接著,中路突破的匈人騎兵,將和右翼的日爾曼步兵一起,兩面夾擊較弱的羅馬-日爾曼部隊。最後才解決較強的西哥特人。

東哥特人與西哥特人的步兵幾乎一模一樣

金竿紅羽箭

戰鬥中的匈人輕騎兵

戰役在一個秋風蕭瑟的日子打響了。阿提拉騎著顯眼的白色戰馬,穿戴黑色金屬盔甲,在陣前發表了一通慷慨激昂的演說。接著,他親自手持一張誇張的戰弓,朝埃提烏斯聯軍的方向,射出了金竿紅羽的箭。他的大軍,隨即傾巢出動!

最早交戰的是雙方的騎兵中軍。那些身披重鎧,手持長矛的阿蘭騎士們,在國王桑吉斯的喝令下發動了雷霆般的衝鋒。他們用高速衝鋒,沖過了匈人弓騎兵的箭矢攻擊,直撞入了對面的騎射手群中。阿蘭人一直沒有忘記當年被匈人部落驅逐出南俄草原的仇恨。所以,他們參加聯軍除了為了活命,也是為了復仇。

匈人的精銳騎兵部隊

眼看匈人騎兵陣線不斷動搖,阿提拉立即出動自己親軍,讓他們加入戰鬥。這些匈人精英在戰鬥技巧上,完全不輸于阿蘭人。逐漸陷入騎兵包圍圈的後者,只能選擇後撤。這樣一來,左翼的羅馬-日爾曼軍就側翼大開。

此時的埃提烏斯,正指揮者麾下的部隊,不斷抵抗那些斷發紋身的日爾曼人海攻勢。後者經常以粗糙的方陣,發起駭人的衝鋒。而羅馬人與布列塔尼人的部隊,則更多依靠前排的盾牆抵擋。寄希望於後排的標槍與弓弩,盡可能多的殺傷對手。

正在抵抗步騎兵夾攻的羅馬軍隊

法蘭克人這樣的日爾曼軍隊,也以自己的方式組織反衝鋒。但當匈人騎兵擊潰阿蘭人後,非常順利的從側翼對他們進行了包圍。缺少護甲裝備的法蘭克人,在步騎兵夾擊下,打的非常艱苦。

同樣問題也發生在聯軍左翼的週邊。傳統的羅馬式騎兵,在與數量眾多的匈人騎兵交手後,只能選擇暫時後退。這一來,羅馬步兵們的側翼也被騎兵包圍。很多士兵必須一面注意前排的肉搏戰,還要舉著盾牌提防側翼的箭矢。

早期的法蘭克戰士

浴血高地

兩支哥特軍隊的較量

但整個戰役中最血腥的地方,當屬東側的高地。兩支血脈相連,操著同樣語言的哥特軍隊,幾乎在同一時間湧上制高點,義無反顧的碰撞在一起。

雙方本屬一族,卻在戰場上各為其主。西哥特人對為虎作倀的同胞心懷怨恨,東哥特人則顧慮後方的家眷,不得拼死奮戰。這就為殊死戰鬥,增添了悲情色彩。由於彼此都人數眾多,而戰場相對狹窄。所以,無論騎兵還是步兵,都沒有多少迴旋餘地。

西哥特國王特奧多裡克身先士卒,帶著親衛騎兵沖向了一隊東哥特人步兵。混戰中,老國王被一根長矛刺中墜馬,並在可能因此死於亂軍之間的踐踏。東哥特輕步兵們不間斷地揮動手臂擲出致命的標槍,讓擁擠在戰場讓西哥特人無處可藏。甚至有悍不畏死東哥特人,手持古老的戰斧躍動,把高地中央動彈不得的西哥特騎兵都劈下馬來。但他們自己也很快被大群西哥特持矛步兵,推下高地。

西哥特人的騎兵與弓箭手

混戰中,西哥特軍的裝備優勢開始體現出來。居住在高盧的他們,洗劫了大量羅馬軍械庫,得到比住在黑海的同胞更好的裝備。雖然雙方大量裝備的護甲都是鎖子甲,但西哥特軍的鎖子甲不僅六環相扣還有釘子鉚接,性能遠遠勝於東哥特軍四環相扣的鎖子甲。同樣的一刀,砍在西哥特軍的鎖子甲上可能僅會損傷穿戴者的皮肉。但若是砍在東哥特軍的鎖子甲上,就可能造成嵌入骨頭的致命傷。

國王特奧多裡克的死,不但沒有讓西哥特人心生去意,反而讓他們在悲痛中越戰越勇。逐漸不支的東哥特人,最後只能一哄而散逃出了戰場。已經奪取高地的西哥特人,也不經歇息,就又從高處沖了下來。突然殺到的西哥特騎兵,像一把切入蛋糕的黃油刀一樣,把正在圍攻羅馬側翼的匈人騎兵,攔腰截斷。

東哥特人的軍隊

苦苦支撐的埃提烏斯,也在這時亮出了最後一擊。羅馬的精銳騎兵,在大半天戰鬥裡都一直養精蓄銳的狀態。他們的反擊,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阿提拉麾下的日爾曼人開始遭受兩翼夾攻,在重壓下拋棄了他們的主子。幾乎所有人都拖曳著武器,逃向了後方的森林。現在,羅馬-日爾曼聯軍、西哥特軍和返身殺回的阿蘭騎兵一起,從三個方向擠壓著阿提拉所在的匈人本部騎兵。

西哥特人的反擊拯救了危機中的羅馬軍隊

時代的注腳

戰死的西哥特國王特奧多裡克

兵敗如山倒的阿提拉,現在必須要在英勇戰死和狼狽逃亡之間作出抉擇。他不加思考就選擇了後者,慌不擇路的阿提拉逃回了自己的軍營。尾隨而來的聯軍把阿提拉的軍營圍得水泄不通。一些殺紅了眼的哥特騎兵,險些在追擊中擊殺阿提拉本人。

由於阿提拉在戰前將劫掠所得與全部輜重,都部署在一片背靠河流防禦的車營內。所以在聯軍優勢兵力的圍困下,他連單騎出逃的機會都沒有。晚期羅馬軍隊中,比例大為提升的遠射輕步兵,則可以以逸待勞的射殺任何企圖突圍的匈人輕騎兵。絕望的阿提拉甚至讓手下人準備好了柴火,打算以壯烈的自焚了結一生。

正在打掃戰場的羅馬騎兵

獲得大勝的埃提烏斯,本可以策動聯軍,徹底終結這位暴虐的天降偉人。但現在的他卻有其他打算。在用花言巧語勸退了蠻族盟友後,羅馬人選擇對阿提拉網開一面。數天后,阿提拉被迫簽署了一份不再對西羅馬帝國開戰的屈辱和約。然後帶著不多的殘兵敗將,灰溜溜地撤回老巢所在的潘諾尼亞草原。

可以看出,埃提烏斯不僅是一名優秀的將領和統帥,同時也羅馬內部鬥爭與蠻族斡旋方面的高手。他對阿提拉的窮寇莫追,也恰恰反應了西羅馬帝國在那個時代的無奈。

沙隆之戰中的埃提烏斯 他的日爾曼親兵為他擋住了匈人騎兵

縱觀整場沙隆之戰,我們不難發現:雙方軍隊的主力與主導戰役進程的決定性力量,都是日爾曼人。阿提拉的帝國,雖然坐擁歐洲東部與西部的精華所在,卻不得不依靠大量日爾曼盟友來維持武力基礎。埃提烏斯雖然獲得全勝,卻也不是依靠帝國的實力,更多憑藉的是日爾曼人對於他個人魅力的認可。

羅馬軍隊中服役的日爾曼士兵

可以說,沙隆之戰無論誰勝誰負,都不過是舊時代崩潰,新時代到來的預演。西羅馬帝國很快就將連蠻族盟友都維持不住。而不斷從東方殺來的遊牧集團,也很難在匈牙利平原之外的歐洲地區,大有作為。中世紀與日爾曼人的時代,悄然降臨......(全文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