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民國外長伍廷芳:一生跨兩個時代,最後攜印信出走

伍廷芳一生跨清朝和民國兩個時代, 幾乎參與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所有重大的內政外交活動, 是當時有名的外交家。 而讓他蜚聲中外的事情, 是張勳復辟時, 為從外交上孤立復辟政權, 時任外交總長的伍廷芳攜印信出走, 在滬辦公……

李鴻章的外交智囊

伍廷芳, 廣東新會人, 1842年7月30日出生於新加坡。 1856年, 伍廷芳入香港聖保羅書院就讀, 1861年19歲的伍廷芳被錄用為香港高等審判庭譯員, 自此接觸並學習西洋法律。 1877年他獲得博士學位並取得大律師資格, 這是中國人第一次獲此殊榮。

1882年10月底, 伍廷芳離開香港北上天津。

恰在此時, 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李鴻章正急於尋找一個通曉外語又熟知西洋法律的幕僚, 於是伍廷芳投入李鴻章門下, 開啟了他在晚清外交舞臺上的新篇章。

1886年8月, 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率領四艘軍艦赴日本長崎船塢加油、修理。 期間, 中國水兵數人登岸遊玩, 遭到日本巡捕的挑釁, 發生了所謂的兵捕互鬥事件。 結果中國兵死亡8人, 日本人死2人。 本屬肆意尋釁的日本竟倒打一耙, 恫嚇清政府駐日公使, 威脅說如果處理不好, 將可能導致“兩國失和”。 伍廷芳從法學的角度, 認定“長崎事件”為普通刑事案件, 他提出了三種方案:一、兩國派員會審;二、由兩國政府分別與兩國駐外公使談判結案;三、請友好國家刑事法大員調處。

如果上述三種方案都失敗, 建議撤走使臣, 斷絕邦交。 這一招令日本人措手不及, 日本天皇主持召開緊急廷議, 歷時5個小時而無法決斷。 次年1月, 日本政府被迫接受德國調停, 雙方達成最後協議, 日本應付中國撫恤金52500元, 中方付日本15500元。 長達8個月之久的“長崎事件”交涉至此落下帷幕, 清政府基本上實現了談判的初衷。

此後的14年間, 伍廷芳先後協助李鴻章參與1886年中法談判, 簽訂《中越邊界通商章程》;1894年隨李鴻章赴日談判, 《馬關條約》簽訂後, 他又奉旨在煙臺與日方換約, 1896年出任中國駐美、日、秘(魯)國大臣……

反對帝制擁護共和

1911年10月, 武昌起義勝利的消息傳到上海, 伍廷芳異常興奮。 南京臨時政府成立時, 伍廷芳被孫中山任命為司法總長,

不久因與滬軍都督陳其美發生衝突而辭職。 袁世凱上臺後, 拉攏他到北京任職, 被婉言拒絕。

袁世凱復辟失敗後, 伍廷芳應總統黎元洪邀請, 就任中華民國外交總長, 還一度代理國務總理。 在此期間, 發生了“張勳復辟”的鬧劇。 1917年6月6日, 張勳借調解總統黎元洪與國務總理段祺瑞的矛盾之機, 率領“辮子軍”從徐州北上, 向黎元洪發出最後通牒, 限三天之內解散國會、修改約法。 沒有武力作後盾的黎元洪只得從命, 擬好解散國會的總統令, 然後交代理國務總理伍廷芳副署, 卻被斷然拒絕。 張勳聞訊, 氣得咬牙切齒, 馬上派人前去恐嚇, 聲稱如果再敢抗拒, 將以激烈手段對付。 伍廷芳對前來勸駕的步兵統領江朝宗說:“別人畏怕兵力,

獨我不怕恫嚇。 頭可斷, 此令不可署, 法亦不可違。 ”江朝宗見勸說無效, 急得“撲通”一聲跪在地上, 苦苦哀求, 讓他趕快副署這道命令, 伍廷芳乾脆閉上眼睛不再說話。

過了兩天, 無計可施的黎元洪, 只得任命江朝宗為代理國務總理, 負責副署解散國會, 但伍廷芳拒不交出總理印信。 江朝宗率士兵包圍伍宅, 點起火堆, 通宵達旦, 高聲索要。 伍廷芳被吵得難以入睡, 一氣之下, 便從樓上扔下總理印信, 譏諷道:“你可以蓋印做大官了。 ”江朝宗拾印, 隨即發佈解散國會的命令。

6月13日, 伍廷芳向黎元洪提出辭呈, 未等回復就乘車出京。 7月1日, 張勳復辟的消息傳來。

攜外交總長印信出走

為從外交上孤立復辟政權, 確保共和政體不被顛覆,

伍廷芳決計攜外交總長印信出走。 伍廷芳抵達上海時, 受到社會各界的熱烈歡迎。 他立即致電各國公使, 請向所在國政府轉達:“北京現被軍閥盤踞, 中華民國外交總長已攜印信在滬辦公, 所有交涉請與本總長直接辦理。 ”7月12日, 張勳復辟失敗, 伍廷芳即將此印交江蘇交涉署轉送天津。 沸沸揚揚的“伍廷芳攜外交總長印信離京出走公案”至此劃上了句號。

不久, 伍廷芳響應孫中山的號召, 南下廣東, 參加反對南北軍閥的鬥爭, 擔任護法軍政府外交部長、財政部長和廣東省長。 1922年6月, 陳炯明背叛革命, 公然炮轟總統府。 那天, 伍廷芳在炮聲中趕至“楚渝”號兵艦, 神色凝重, 孫中山親自扶其坐定, 他顫聲說:“這番陳炯明竟然作亂, 你要防備才好。 ”孫中山點頭回答:“是的,但我不怕的。”伍廷芳又說:“此後恐怕我沒有替您出力的時間了。”果然,僅僅過了5天,這位曾經叱吒風雲的一代外交家便撒手人寰,享年80歲。

這年12月17日,伍廷芳追悼大會在上海九畝地新舞臺舉行,社會各界到會的達8000餘人。孫中山手書“人亡國瘁”4個大字,深表哀悼。

”孫中山點頭回答:“是的,但我不怕的。”伍廷芳又說:“此後恐怕我沒有替您出力的時間了。”果然,僅僅過了5天,這位曾經叱吒風雲的一代外交家便撒手人寰,享年80歲。

這年12月17日,伍廷芳追悼大會在上海九畝地新舞臺舉行,社會各界到會的達8000餘人。孫中山手書“人亡國瘁”4個大字,深表哀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