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虎嘯龍吟》裡石亭一役就殲滅曹魏五萬大軍的陸遜有多牛?

三國時期, 有一個人他文能治國, 官至丞相, 武能安邦, 官至上大將軍, 位列大將軍和三公之上, 人品一流, 深受主公信任和百姓愛戴, 可是這個人卻異常低調, 讓人覺得他只是一介書生, 沒有多大能力, 其實他是三國時期非常厲害的人, 他是武將出身, 少年時就擁有自己的私人部隊, 剿滅山賊, 安定一方, 雖然是武將身份, 但是他讀的書非常多, 學富五車。 總體來說三國時期能與他媲美的人幾乎沒有, 下面我們一起來瞭解下這位神秘人物-陸遜。

陸遜(本名儀), 字伯言, 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 既然說他是軍事家和政治家,

那麼他究竟有什麼軍事才能和政治才能呢?

一、他的軍事才能

1、和呂蒙一起擊敗劉備賬下的虎將關羽, 佔領荊州, 擴充東吳實力。

陸遜利用關羽驕傲自大的弱點, 給他寫了封信, 言辭卑下, 大力吹捧他襄樊之戰的功勳, 表達對他的仰慕之情, 讓關羽覺得陸遜不過是一個書呆子, 輕視陸遜, 放鬆關羽對東吳的戒備, 關羽把兵力大部分調到前線對付曹操。

呂蒙假裝生病, 把前線的部隊撤回, 製造回建業養病的假像, 讓陸遜接任, 卻暗中派了一股精銳部隊化妝成商人潛入關羽城中, 隨時準備攻城。

孫權則是聯合曹操, 讓曹操派兵援助樊城, 吸引關羽防範東吳的兵力, 造成荊州後方兵力空虛。

結果, 陸遜和呂蒙兵不血刃佔領荊州,

堵住關羽退回益州的後路, 擒獲並斬殺了關羽, 此戰之後, 孫權即拜陸遜為右護軍、鎮西將軍, 進封婁侯, 鎮撫荊州, 地位超過呂蒙。

2、夷陵之戰, 擊敗劉備舉國之兵, 並且攻守兼備, 挫敗曹丕偷襲陰謀。

關羽死後兩年, 劉備借為關羽報仇的名義, 實際上是想一舉消滅東吳, 率領舉國之兵, 水陸兩路攻打東吳, 孫權委任陸遜為大都督抗擊劉備, 陸遜利用劉備求勝心切、勞師遠征的弱點, 主動撤退, 拉長戰線, 各個要道分兵駐守, 堅守不出, 消耗劉備的兵力, 尋找戰機。

陸遜堅持了半年之久, 拖得劉備部隊疲憊不堪。 到了六月份, 天氣炎熱, 劉備命令水軍上岸, 連營紮寨, 陸遜認為時機已到, 率領部隊實施火攻, 燒了劉備四十多個營寨,

劉備軍傷亡慘重, 水軍幾乎全軍覆沒, 帶領殘軍逃到永安, 從此蜀國一蹶不振。

陸遜沒有派主力部隊追擊劉備, 而是主力撤回防範魏國進軍, 不久魏國果然攻打東吳, 不過陸遜料敵在先, 魏軍無功而返。

此次夷陵之戰, 陸遜可謂是表現非凡, 連劉備都沒有想到自己會被“一介書生”戰敗, 其實陸遜只不過是隱藏身份, 低調用兵而已, 堪稱東吳的“護國神器”。 之後, 孫權加拜陸遜為輔國將軍, 領荊州牧, 即改封為江陵侯。

3、石亭之戰, 擊敗司馬懿, 氣死曹休。

西元228年, 曹休和司馬懿率領十萬大軍攻打東吳, 孫權派陸遜為大都督, 雙方交戰與石亭, 陸遜斬殺魏軍一萬多, 獲得軍資無數, 差點擒獲曹休, 曹休經此戰後不久就憂憤而死。

孫權為了嘉獎陸遜, 任命陸遜為上大將軍, 地位高於大將軍和三公, 從此陸遜真正成為三國時期官職最高的武將。

二、他的政治才能

1、開倉賑災, 深得民心。

早在陸遜二十一歲的時候, 他擔任海昌屯田校尉和縣令, 海昌境內連年遭旱災, 他開倉賑濟貧民, 組織生產自救, 緩和了災情, 因此深得民心。

2、君臣同心, 治國有道。

蜀國劉禪繼位後, 蜀國和東吳和好, 凡是處理吳、蜀之間關係的事宜, 孫權都讓送給陸遜看, 並且刻了玉璽放在陸遜身邊, 君臣信任程度之高歷史上真的很少見。

陸遜因駐守的地方缺糧, 上表命令諸將廣開農田。 孫權回復說:“主意很好!即日起我父子親自領受一份農田, 用給我駕車的八條牛分拉四犁耕作,

雖然比不上古聖賢所作, 也可以與大家一樣同等勞動。 ”

陸遜上表勸孫權廣施恩德、減輕刑罰, 放寬田賦的徵收, 停止戶稅的收稽。 孫權認同他的觀點, 表示二人情分特別不一般, 喜樂與憂慮實同。 於是孫權命令有關主管官員寫好全部的法令條款, 派郎中褚逢送給陸遜和諸葛瑾過目, 讓他們增削修改。

3、官拜丞相, 輔國重臣。

西元244年, 孫權下召說:“朕以無德之人, 承應天命, 登上大位, 天下尚未統一, 奸亂之徒充塞道路, 朕朝夕憂恐, 顧不上休息。 惟你天資聰穎, 美德顯著, 擔任上將重職, 輔佐朝廷除亂。 有蓋世之功者, 就應受到廣大的榮耀, 兼具文武才幹的人, 定要擔當社稷重任。 過去伊尹使商湯興隆, 呂尚輔佐西周, 如今朝廷內外大事, 實由你一人肩負。今以你為丞相,遣使持節太常傅常授予您印章綬帶。你自當發揚光大高尚的美德,建樹美好的功業,恭服遵從王命,安撫平定四方。嗚呼!總管三公職事,訓導群臣百官,能不嚴肅認真嗎?你自勉努力吧!你原來擔任的荊州牧、右都護兼武昌留守等職仍舊。”

4、憂國亡身,鞠躬盡瘁。

孫權晚年對接班人的問題猶豫不決,導致太子孫和和魯王孫霸為了爭奪繼承權相互爭鬥。

陸遜認為這些子弟應該憑藉才能晉升,不應該私自邀利取榮。他站在中立立場,認為這些支持兩宮勢力的子弟必會各自結成派別,這是古人最忌諱的事。

他強烈斥責了那些宮鬥勢力人員,結果得罪了支持魯王的勢力,支持魯王的全琮和全寄就乘機誣陷陸遜的外甥在芍陂之役誇大軍功謀取官位,讓孫權對陸遜產生猜忌,陸遜很生氣,不久病逝,享年六十三歲。

三、他的品德

1、夷陵之戰時,有很多將領包括孫權的宗親不服從陸遜調遣,戰鬥結束後,孫權問他為什麼不上報,陸遜說:“我深受國恩,所負重任超越自己的實際能力。況且這些將領或是陛下親信,或是我軍勇將,或是國家功臣,都是國家理當依靠來共同建立大業的人。為臣雖說笨魯懦弱,心中暗慕藺相如、寇恂謙虛居下的道義,以成就國家大事。”

2、孫權令陸遜教導諸位皇子公子。當時建昌侯孫慮喜好鬥鴨。陸遜嚴厲地說:“君侯應當勤讀經典,增加自己的新知,玩弄這些東西有什麼用?”孫慮當即就拆毀了鬥鴨欄。

3、陸遜對所俘之人,好生看待,厚加慰勞,嚴禁士兵前來侵擾。帶家眷前來之人,派人前往照看料理。有的人因此受到感動傾慕而相攜前來歸附。

4、會稽太守淳于式這時上表告陸遜違法徵用民眾,所轄區域的百姓受其擾亂而愁苦不堪。陸遜後回都拜見孫權,言談之間,提到淳於式是好官。孫權問:“淳於式控告你而你卻推舉他,是什麼原因?”陸遜說:“淳于式的心意是想休養百姓,所以控告我。如果我再詆毀他以混淆聖聽,此類風氣不可長。”孫權說:“這確實是長者才能做到的事,一般人是不能做到的啊。”對其風範甚為佩服。

5、陸遜向來節儉知足,去世的時候,家裡沒有的富餘的財物。

四、世人評價

1、陸機評價:“周瑜、陸公、魯肅、呂蒙之疇入為腹心,出作股肱。”陸遜智勇兼備,武能安邦,文能治國,並且品質高尚。孫權把他比做成湯之伊尹和周初之姜尚,與“王佐之資”的周瑜相提並論。”

2、史學家陳壽評價:劉備天下稱雄,一世所憚,陸遜春秋方壯,威名未著,摧而克之,罔不如志。予既奇遜之謀略,又歎權之識才,所以濟大事也。及遜忠誠懇至,憂國亡身,庶幾社稷之臣矣。

3、羅貫中評價:陸遜運良籌,能分吳國憂。揮毫關將墮,焚鎧蜀王羞。功業昭千載,聲名播九州。至今巫峽地,草木尚添愁。

文尾:陸遜為人低調,學富五車,三國時期讀書排行榜名列前位,征戰沙場未嘗敗績,可謂是護國神器,治國理政的才能堪比諸葛亮,實為王佐之才,人品一流,品德高尚,有聖人之風,是世人學習的榜樣。史學家陳壽為他單獨作傳,用了8000多文字記錄生平。三國時期的人物中,實在是難以找到一個人與他相媲美,不愧為三國時期完美的英雄人物,這種完美,懂他的人才知道。

實由你一人肩負。今以你為丞相,遣使持節太常傅常授予您印章綬帶。你自當發揚光大高尚的美德,建樹美好的功業,恭服遵從王命,安撫平定四方。嗚呼!總管三公職事,訓導群臣百官,能不嚴肅認真嗎?你自勉努力吧!你原來擔任的荊州牧、右都護兼武昌留守等職仍舊。”

4、憂國亡身,鞠躬盡瘁。

孫權晚年對接班人的問題猶豫不決,導致太子孫和和魯王孫霸為了爭奪繼承權相互爭鬥。

陸遜認為這些子弟應該憑藉才能晉升,不應該私自邀利取榮。他站在中立立場,認為這些支持兩宮勢力的子弟必會各自結成派別,這是古人最忌諱的事。

他強烈斥責了那些宮鬥勢力人員,結果得罪了支持魯王的勢力,支持魯王的全琮和全寄就乘機誣陷陸遜的外甥在芍陂之役誇大軍功謀取官位,讓孫權對陸遜產生猜忌,陸遜很生氣,不久病逝,享年六十三歲。

三、他的品德

1、夷陵之戰時,有很多將領包括孫權的宗親不服從陸遜調遣,戰鬥結束後,孫權問他為什麼不上報,陸遜說:“我深受國恩,所負重任超越自己的實際能力。況且這些將領或是陛下親信,或是我軍勇將,或是國家功臣,都是國家理當依靠來共同建立大業的人。為臣雖說笨魯懦弱,心中暗慕藺相如、寇恂謙虛居下的道義,以成就國家大事。”

2、孫權令陸遜教導諸位皇子公子。當時建昌侯孫慮喜好鬥鴨。陸遜嚴厲地說:“君侯應當勤讀經典,增加自己的新知,玩弄這些東西有什麼用?”孫慮當即就拆毀了鬥鴨欄。

3、陸遜對所俘之人,好生看待,厚加慰勞,嚴禁士兵前來侵擾。帶家眷前來之人,派人前往照看料理。有的人因此受到感動傾慕而相攜前來歸附。

4、會稽太守淳于式這時上表告陸遜違法徵用民眾,所轄區域的百姓受其擾亂而愁苦不堪。陸遜後回都拜見孫權,言談之間,提到淳於式是好官。孫權問:“淳於式控告你而你卻推舉他,是什麼原因?”陸遜說:“淳于式的心意是想休養百姓,所以控告我。如果我再詆毀他以混淆聖聽,此類風氣不可長。”孫權說:“這確實是長者才能做到的事,一般人是不能做到的啊。”對其風範甚為佩服。

5、陸遜向來節儉知足,去世的時候,家裡沒有的富餘的財物。

四、世人評價

1、陸機評價:“周瑜、陸公、魯肅、呂蒙之疇入為腹心,出作股肱。”陸遜智勇兼備,武能安邦,文能治國,並且品質高尚。孫權把他比做成湯之伊尹和周初之姜尚,與“王佐之資”的周瑜相提並論。”

2、史學家陳壽評價:劉備天下稱雄,一世所憚,陸遜春秋方壯,威名未著,摧而克之,罔不如志。予既奇遜之謀略,又歎權之識才,所以濟大事也。及遜忠誠懇至,憂國亡身,庶幾社稷之臣矣。

3、羅貫中評價:陸遜運良籌,能分吳國憂。揮毫關將墮,焚鎧蜀王羞。功業昭千載,聲名播九州。至今巫峽地,草木尚添愁。

文尾:陸遜為人低調,學富五車,三國時期讀書排行榜名列前位,征戰沙場未嘗敗績,可謂是護國神器,治國理政的才能堪比諸葛亮,實為王佐之才,人品一流,品德高尚,有聖人之風,是世人學習的榜樣。史學家陳壽為他單獨作傳,用了8000多文字記錄生平。三國時期的人物中,實在是難以找到一個人與他相媲美,不愧為三國時期完美的英雄人物,這種完美,懂他的人才知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