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她是婁底雙峰創業之星!員工九成“媽媽級”,不規定工作時間受好評

趙蘭蘭

文、圖: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周純梓

考上大學“跳出農門”, 這是很多農村小孩的夢想。 但現在, 也有不少來自農村的大學生, 大學畢業後, 卻選擇回到鄉村創業, 開闢出了一片新天地。

婁底市雙峰縣雙維電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負責人趙蘭蘭就是這樣一個人, 而且她的公司有點與眾不同:90%員工都是農村的家庭婦女, 一年只上七個月的班。 今年, 她還入選為2017年度婁底市“巾幗創業之星”。

南下開工廠, 欠了40萬元債

天飄著小雨, 秋風給人涼颼颼的感覺, 幾百平方米的廠房內燈火通明, 幾十名員工正熱火朝天地忙碌著,

四條流水線上的不時傳來爽朗的歡笑聲。 11月29日下午, 今日女報/鳳網記者在婁底市雙峰縣梓門橋鎮粟灣村見到了趙蘭蘭, 此時的她正親自上陣和員工一起動手裝配著零配件。 “有員工請假回家了, 只能是自己上。 ”趙蘭蘭笑著解釋。

2007年從湖南科技大學畢業後, 當時年僅23歲的趙蘭蘭也沒有想到會回鄉自己創業。

當初, 她也跟很多人一樣, 只是想找份工作, 後來在江蘇省蘇州張家港市的一家高新技術企業做財務工作。

在工作中, 趙蘭蘭看到當時節能燈產業剛剛興起, 家電行業的需求猛增, 作為上游產業的高頻變壓器市場前景良好, 便和同事一起創業。 “2010年在中山市創業開工廠, 招近200員工。 ”趙蘭蘭說, 真正創業後才明白,

“商海如戰場, 不是光有熱情就足夠了”。

“我們經驗不足, 幾個人出現經營理念分歧, 工廠遇到嚴重困難。 ”趙蘭蘭回憶, 當時很多朋友包括專業律師都建議她直接關廠走人, 因為身在外地不會有人追究到底。

“我覺得‘人無信不立’, 我們還年輕沒什麼輸不起, 理應‘在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 何況未來我們還想在這一行業裡立足發展。 ”趙蘭蘭說, 在其他合夥人離開後, 她毅然選擇了結算, “付了房租和員工工資, 還負債40萬元”。

廠房內員工正熱火朝天製作零配件

返鄉二度創業, 招工遇困難

再起步, 由於缺少資金, 舉步維艱。 趙蘭蘭只能從小單量的貿易開始, “我們自己接單, 接洽加工, 到工廠跟進度, 檢驗品質, 自己再打包出貨”。

趙蘭蘭和丈夫彭維兩人相扶相持, 在同行朋友的大力支持下, 生意日漸穩定。

2013年, 隨著訂單增多, 廣東工廠人員流動大, 工廠的產能和品質面臨著考驗。 家人給趙蘭蘭建議, “湖南有不少女性結婚生子後就在家帶孩子, 富餘勞動力很多。 ”

在調查了貨運物流後, 趙蘭蘭決定回老家開設分廠。

回村建廠後, 當地群眾覺得企業規模小, 老闆人年輕, 擔心發不起工資, 做不長久, 沒什麼人願意進廠。 因此, 起初只有一些親友抱著幫忙的心態來工廠試做。 趙蘭蘭帶著管理人員一起示範, 與員工同工同做。

為了贏得員工信任和提高員工積極性, 趙蘭蘭提出新進員工第一個月不論做多少都發400元補助, 以確保員工不會因為最初嘗試工資太低而流失。

很快, 員工熟練度提高, 工資也在每月增長。 工廠名聲在周邊數個村口口相傳, 不斷有人來工廠應工。

工作時間不嚴格, 人性化管理獲好評

“工廠員工90%以上都是家庭主婦, 都上有老人要照顧、下有小孩要照看, 家裡還有田有地要耕種。 ”趙蘭蘭介紹, 為適應這一情況, 工廠採用工資計件制, 人員管理相對寬鬆, 只要求在工作時嚴格按操作流程把控品質, 工作時間並不嚴格規定。

農忙時節, 公司還會儘量調整生產計畫, 預留假期, 保證員工家田地的及時耕作, 一年在公司工作時間只有7個月左右。 “60人的產能在雙峰縣最多只有60萬元, 在廣州至少有90萬元。 ”但趙蘭蘭不後悔, 覺得值。

為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工廠還設置了全勤獎、超產獎、優秀獎等獎勵制度。

據趙蘭蘭介紹, 現在員工工資月均近2000元, 其中部分員工達到了3000-4000元, 而此前, 所在鎮的居民月均收入只有千元左右。

趙蘭蘭還熱心公益。 為患子宮癌初期的女員工送慰問金, 並號召員工捐款達數萬元。 參與“船山助學”慈善活動, 固定資助了兩名學生, 每生每學期1000元。 趙蘭蘭表示, 繼續堅持公益行動, 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編輯:依依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