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化民成俗”——教育是大事

《學記》有雲:發慮憲, 求善良, 足以謏聞, 不足以動眾。 就賢體遠, 足以動眾, 未足以化民。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 其必由學乎!

可以解釋為:深謀遠慮(思慮規律), 物色好人(求賢納士), 可以贏得一些好名聲,但還不能夠鼓動民眾。 如果禮賢下士,親近與己疏遠的人,就可以鼓動民眾,但還不能夠感化,教化民眾。 如果要想感化和教化民眾,養成良好的風俗習慣,就必須通過學校教育才行。

全部翻譯成白話文就是:古時的統治者開始發出謀慮計畫和頒佈法令政策的時候,能夠先時廣泛地徵求德行高尚人士的體檢,來輔助自己,這僅是個人的善行,只能做到小有聲譽而已,還不足以聳動群眾的聽聞。

如果能"卑躬屈己"禮賢下士,親近疏遠的人,這雖然能夠聳動群眾聽聞,但還是不足以感動群眾,"教化"人民.如果天子諸侯士大夫要以自己的"佳言善行"感化民眾,使之養成一種美好的風俗習慣,就非要重視立最設教不可。

這樣做的依據是什麼?因為

1、個人的才智和能力對於解決變化發展的任何事, 與不同類型的人相處都是有限的, 有時甚至是捉襟見肘。

2、為了使制定和發佈的計畫、政策及法令盡可能的適應社會的發展和老百姓的需求, 就必須廣開言路, 也就是“發慮憲, 求善良”。

3、治國理政者召集的這些出謀劃策者大部分都是“志同道合”者,

組成自己的智囊團等幫助自己實現政策法令符合統治者利益的前提下盡可能科學可行。

4、對於有不同政見和看法的人呢, 如果能“就賢體遠”, 也就是"禮賢下士“, 能使自己的政令更科學、更具有可行性, 同時籠絡人心, 即”足以動眾“。

5、政令最終需要各級管理者通過老百姓來落到實處, 實現其目的和價值, 就需要調動基層眾人的 積極性, 發揮廣大老百姓的創造性和聰明才智主動有所作為, 就必須讓他們瞭解政令、理解政令、接受政令, 進而完全按政令行事, 就需要教育, 目的是”化民成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