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君發明一道神菜,被列入中國古代“十大禁菜”之首,結果太悲催

傳說中國歷史上有一道名菜叫“鵝鴨灸”, 是武則天的首席"面首"張易之的最愛。 做法大致分四步走:

第一步, 設天羅地網。 先做一個大鐵籠子, 鐵籠子要做的密而不疏, 要確保關在裡面的鴨、鵝、雞等禽畜逃不出鐵籠子。 其次, 守株待兔。 叫廚師調配好一種特殊的調味汁, 用鐵盆裝好放進籠子裡。

第二步, 趕鴨子上架。 將餓了一個星期左右的鴨子或雞鵝(只給水喝, 以排去肚內大便等穢物)放入鐵籠子中。 接著, 飲鴆止渴。 在鐵籠下燒柴炭火。 鐵籠裡面的溫熱使籠中的鴨或雞鵝外逃無路, 內躲無門, 只能徒勞地亂竄。

熱渴難熬之下, 它的本能是必須補充水分, 只好被迫去飲鐵盆裡的調味汁。

第三步, 垂死掙扎。 鴨或雞鵝會由於運動和炙熱而導致身上羽毛自動脫落, 鵝喝下去的調味汁最後自動到達和分佈在鴨或鵝身上的每一寸, 最後也會由於高溫而在不知不覺中被烤熟。

第四步, 大剁快剁。 等到炭火慢慢熄滅, 把烤熟的鴨子或雞鵝從籠中拿出來, 便可以直接食用了。 因為運動和熱量, 鴨或這樣可以達到裡嫩外焦、入口回味無窮的效果。

當然, 這菜的真正味道張易之他們知道最清楚。 但是對於成為這道菜的鴨或雞鵝來說, 無異於承受了生不如死的煉獄酷刑。 因此, 這慘絕人寰人神共憤吃法的"鵝鴨炙"被列入在中國古代"十大禁菜"之首。

韓愈對此有詩為證。 “下箸已憐鵝炙羹, 開籠不奈鴨媒嬌”。

俗話說善惡有報。 西元705年, 張易之的惡果來了, 他被張柬之等大臣發動的朝廷政變誅殺後, 民眾因為對他恨之入骨, 紛紛爭食其肉。 據吃過張易之肉的人說:他的肉甜而不膩、入口即化, 美味至極。 這也算是他發明、食用“鵝鴨炙”道菜的懲罰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