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改掉寶貝“窩裡橫”的毛病,明智家長都這麼做

自從孩子上了幼稚園, 每天都能發現孩子身上不一樣的變化, 而且多次與老師交流, 都會聽到這樣的話:“孩子在學校表現的挺不錯的, 上課認真聽講, 玩遊戲時也很積極參加, 和小朋友相處的很好, 性格隨和, 喜歡交朋友, 比較聽老師的話。 。 。 。 。 “等等。 聽了老師這樣的說, 完全不敢相信, 家裡的這個孩子是老師嘴裡形容的嗎?在家裡, 脾氣很大, 稍有不滿足就會耍小脾氣, 而且吃飯拖遝, 做事不認真。 家裡和學校完全判若兩人, 讓我不解。

原來孩子的這種問題, 也是現在普遍存在的現象--“窩裡橫”。 因為學校有規則,

孩子迫于教師的壓力必須去遵守。 於是表現出在老師面前畢恭畢敬, 在同學面前不爭不搶, 一副老好人的樣子, 但是回到家卻完全變了個人, 肆無忌憚地和父母頂嘴, 不高興了就亂發脾氣, 目中無人, 唯我獨尊。

為此, 多方諮詢瞭解, 原來是我們與孩子之間的溝通交流, 和平時的教育方式出現問題。 為了改掉寶貝“窩裡橫”的毛病, 先改掉自己的教育方法和交流方式:

改變原來的家教方式, 對孩子給予足夠的耐心

自我分析, 之前對於教育孩子方面, 自己過於急躁。 對於孩子平時犯錯誤時, 不夠淡定, 對孩子大呼小叫, 平時對孩子管教太多, 給孩子的壓力太大。 所以在改變孩子首先要先改變自己, 情緒控制很重要, 對於孩子的管教過於嚴厲反而適得其反,

孩子需要耐心的媽媽, 需要媽媽給予更多的理解。

給孩子立家規, 並嚴格執行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讓孩子明白哪些可以做, 哪些不可以做, 哪些是一定要執行的, 這樣在孩子心中形成一條規律。 孩子遵循規矩做, 學會自我約束, 父母在這個過程中, 監督孩子並幫助孩子去執行家規。

與老師多交流, 多瞭解孩子學校日常生活

不是把孩子送到幼稚園後, 家長就可以撒手不管了。 對於孩子的教育家長和老師是共同的, 老師的教育是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 但是保持好習慣是需要家長實施的。 所以平時多和老師溝通, 瞭解學校的日常生活習慣, 並在家裡同樣執行。 讓孩子的生活習慣和方式, 學校和家裡同步。

正確引導, 積極鼓勵孩子

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正確的生活方式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要讓孩子不斷地學習, 家長給予正確的引導, 針對孩子的每一次的進步, 都要給予孩子更多的鼓勵。 讓孩子有動力, 積極的去做。

教育孩子, 其實也是父母自我修行的過程。 這裡面的學問之大, 是需要我們不斷地探索, 不斷地自我修煉方得一二。 孩子的成長過程, 也是父母的自我成長過程, 和孩子共同學習, 共同成長, 其實一面是在教育孩子, 最重要的還是我們的自我教育過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