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想要孩子變學霸?中小學生家長一定要做好這三件事!

作為中小學生家長, 勢必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 看著別人家的孩子是個學霸, 再回頭看一眼自己家的孩子, 只能長長歎息一聲“唉”, 真是又羡慕又嫉妒!其實大可不必, 想要培養學霸也沒那麼難, 我們只要做好以下這三件事, 孩子的學習一定會進步一大截。

第一件事:提供有價值的建議

對於孩子學習差的問題, 家長的立場在哪裡?

是放任不管, 任其瀟灑?還是亂管瞎管, 種瓜得豆?或是嘮叨數落, 肆意打罵?

父母若採取如此不明智的做法, 教育的效果必然不會良好。 想要讓孩子愛上學習, 我們首先要做的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他“學習不好”的原因。

董進宇博士曾總結到孩子學習不好的八大原因:自我觀念的局限、學習方法不得當、基礎知識不牢固、沒有學習興趣、缺乏激勵因素、情緒問題干擾、用功程度不夠、沒有學習目標。

耐心找出自己家孩子占了以上哪幾項, 細心分析後, 給孩子提供有價值的建議, 是給他報班補基礎?還是幫他確立學習目標?或者讓他鍛煉毅力然後用功學習呢?···這些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第二件事:點到為止, 不做“複讀機”

給孩子提供建議時, 要儘量控制自己的“嘮叨”。 同一件事情, 你說一遍, 他聽到了就可以了, 至於他去不去做, 那是他的事兒, 不是你的事兒。

可是, 生活中, 很多父母往往因為自己的焦慮,

會三番五次地提醒孩子去做某件事。 殊不知, 這樣做只會讓孩子對你要讓他做的事情更加厭倦。 更有甚者, 還會使你們的親子關係遭到破壞。

董進宇博士說:“親子關係是家庭教育的基礎”。

親子關係良好的家庭, 孩子未來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一些;相反, 親子關係差的家庭, 想要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可能就沒那麼容易了。

所以, 同一件事, 點到為止即可。 千萬不要做令孩子厭煩的“複讀機”。 你提醒他了, 他還沒去做。 那只能說明你暫時還未讓孩子明白學習是他自己的事兒, 這是責任移交的問題, 而不是你提醒多少遍的問題。

第三件事:在信任中靜待花開

董博士所著《培育優秀子女規律》書中講到:

教育不是一朝即成的事兒。

就像是蒸饅頭要用鍋裡的蒸汽來薰蒸一樣, 如果只想燒開鍋饅頭就熟了, 是非常錯誤的。 孩子不好好學習, 也是一個長時間養成的過程。

經過長時間養成的壞習慣, 不可能一下子就轉變過來。 學習是一個行為習慣, 不學習也是一個行為習慣。 日本教育家鈴木鎮一曾經培養出700多個神童, 經過自己的教育, 他得出一個結論:這個世界上是沒有神童的, 天才是教育出來的。

所以, 改正孩子不愛學習的習慣, 需要做父母的有絕對的耐心。

習慣是個大問題, 是大智慧。 良好習慣的養成絕非一日之功, 習慣養成關鍵在頭三天, 決定在一個月, 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權利, 讓孩子在習慣養成中發揮主人作用。

抓住這一點, 孩子一定會在你信任的陪伴下,

在你耐心的等待中, 逐漸綻放出希望之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