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南京人也未必知道的四條百年老街,一條可直接拍電影

許多人會訝異:為什麼長江中下游四大城市中, 唯獨南京的濱江兩岸沿線沒有完全開發?

但是幾乎沒有多少人知道, 曾經作為民國首都的南京, 它的兩岸沿線曾經有多麼的繁華, 大馬路的洋貨、浦口火車站的擁擠、瓜埠古鎮的商埠碼頭、湯泉的惠濟寺、六合的長蘆挽歌……今天, 我們與大家一起分享南京江北四條百年古街, 其中有一條可以直接拍電影, 有一條名叫長壽, 老人的壽命幾乎都在90歲以上。

這是左所大街起源明清時期的證據, 如今已是殘垣斷壁, 在現代城市文明中苦苦掙扎

左所大街的舊居所與不斷崛起的新樓宇同在一幅畫框裡,

顯得特別彆扭, 別特生硬, 也特別戀舊

舊民居的臘味, 證明他們依舊存活在過去的美好傳統裡

左所大街立了一塊旅遊牌子, 現名“東門老街”

嚴格來說, 左所大街(現稱東門老街)是南京浦口人的集體記憶, 也是明朝“應天衛左所”的駐地, 至今仍有明清城牆遺址及文物碑文, 更是南京現存較完整、且最長的明清老街, 巷街巷的格局、外商鋪內住屋、祠堂與影院, 還有一些馬頭牆。 這裡曾是南京江北最為繁華的商業大街, 魚市口、古墨泉、左所街, 當年是何等的氣勢、繁華!?

巷裡巷, 外有商鋪、內有住屋, 燈籠高掛, 傳統門檻

左所大街僅存的一端

清末古井, 如今依舊

紋理圓窗, 透視了多少那個年代的院落生活

只可惜, 左所大街現在進入了重建步伐, 不少老房子老街巷老商鋪已經不見了大半。

與左所大街齊名的是龍虎巷, 民間有俗語稱:東門左所街, 南門龍虎巷。 據南京地名史料記載, 龍虎巷極有可能是明軍龍虎衛所在地。 清末英國在這裡置辦浦鎮機廠, 修建津浦鐵路, 這一條巷子留下了許多清末天津建築風格, 還有英式壁爐格調。

龍虎巷入口

浦鎮機廠的鐵軌

舊民居, 如今依舊住人

門檻滿是爬山虎枯藤, 屋內別有洞天

這是龍虎巷比較有代表的建築了, 門楣上還有精細的雕花

1899年5月, 英、德兩國侵略軍逼迫清朝政府簽訂了修建津浦鐵路(天津-浦口)貸款協定, 負責修建津浦鐵路南段的英國工程師幾番周折之後,

把廠址選在了長江北岸的江浦縣浦鎮萬峰門(今頂山街道), 命名為浦鎮機廠, 也即今天的龍虎巷。

因修建鐵路需要大量的青壯力, 天津工人不斷湧入浦鎮機廠。 鐵路工人世居於此, 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 龍虎巷在上世紀初已經形成了完整的街巷規模, 曾一度是江北地區繁華地帶。 這裡的建築因天津工人居多而帶著津派院落風格, 以四合院、三合院為最基本格局, 有虎座門樓、臺階過道、影壁天井、過廳廂房和高牆瓦棱等。

不僅如此, 聽當地一位老人介紹, 龍虎巷可以說彙聚了當時南京社會精英。 我國第一代鐵路司機、秀才和知識份子、地方官僚總管及家眷都曾在這裡居住。

現如今, 這條不足500米的龍虎巷依舊保存許多年過百歲的房子,

只是青磚門樓、木質屏窗以及斑駁的牆已經變了最初的模樣。 聽說, 部分英國工程師和管理人也住在這裡, 他們會在房子上裝飾英國壁爐, 也使房子有了英式風格。

裡巷人家, 狹窄、悠長、彷徨;如若換了雨季, 想必這裡又是一個“戴望舒”了。

這是小時候的記憶了, 黑白電視、彩色電視壞了, 都要請人來修理, 折騰上半天又可以歡天喜地的看“甘十九妹”

在龍虎巷遇見了竹刻傳人龍老師, 他和他的小店一直守在龍虎巷, 這裡的每個角落都藏著他的童年

與左所大街、龍虎相對偏東的瓜埠古鎮, 原來是江北最繁華的商埠, 現在已經人去樓空了。

朋友說, 這是一條可以直接拍電影的百年老街, 臨近滁河畔,

是江北對應江南的重要碼頭。 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時期, 最初的防火牆、馬頭牆到古料青石板路, 都彰顯著南京長江北岸繁華的商業景象。

隨便一個角落的照片, 是不是很有電影裡的畫質感!?

人去樓空的古街, 馬頭牆依稀可見;

這裡就像一個安靜的故事, 懂它的人會深深著迷。

偶爾會看到一兩個居民, 不過更彰顯它的寂靜了

瓜埠古鎮現在的馬路已經翻新, 估計會有嶄新的面貌出現。

在江北, 距離市中心最遠的當屬六合的長壽街了。

因天色漸晚, 我們並沒來得及仔細走訪長壽街, 具體位於南京六合的東王村, 自駕或公車可以緩緩到達。 因為居住在這條古街上的人都很長壽, 老人年齡都在90歲以上, 故名長壽街。 不過, 現在的長壽街已經沒有古街的模樣了,只是有一座破敗的石板古橋,聽說是道光年間造的。

現在的長壽街已經沒有古街的模樣了,只是有一座破敗的石板古橋,聽說是道光年間造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