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歷史上戰爭最多、最頻繁的一個王朝,幾乎是無年不戰

戰爭是燒錢的遊戲, 古今中外, 無論是哪個國家或政權, 都經不起長期戰爭的消耗。 但是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大唐帝國似乎是個例外。 唐朝在其執政的290年期間, 對內對外的大小戰爭無數, 達到幾乎無年不戰的程度, 而且並沒有因戰爭而衰竭。 下面就盤點一下唐帝國與周邊十個較強勁對手的那些戰爭。

唐與突厥之戰

唐與突厥的戰爭(620年—657年)是7世紀中國唐朝建立初期同突厥兩個汗國——東、西突厥進行的一系列戰爭。 其中主要的戰役和事件有五隴阪之戰(624年)、涇陽之戰和渭水之盟(626年)、定襄之戰(639年)、陰山之戰(640年)、庭州之戰(651年)、唐滅西突厥之戰(657年)等。

戰爭期間, 唐朝由開始的安撫和防禦轉為進攻, 加之突厥內部的分裂和內亂, 唐朝分別於640年和657年徹底擊敗東、西突厥, 俘虜東突厥頡利可汗和西突厥沙缽羅可汗, 導致了突厥汗國的滅亡。 唐朝在原東、西突厥領地分別設立都督府和都護府。

唐擊吐谷渾之戰

唐擊吐谷渾之戰是發生在唐太宗貞觀九年的一次唐朝對外戰爭。 貞觀八年(634年), 吐谷渾進襲唐廓(治化隆, 今青海化隆西南)、蘭州, 使唐通往西域的咽喉河西走廓受到威脅。 李世民派遣左驍衛大將軍段志玄率軍反擊邊, 大敗吐谷渾, 唐軍乘勝追擊800餘裡至青海湖後班師。

段志玄班師後, 吐谷渾又捲土重來, 於十一月寇擾涼州(治姑臧,

今甘肅武威)。 李世民大為震怒, 下決心大舉征伐吐谷渾。 遂命右僕射李靖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 統轄兵部尚書侯君集、刑部尚書李道宗, 涼州都督李大亮、岷州都督李道彥、利州刺史高甑生等諸道行軍總管和歸唐的東突厥及契苾何力等軍征討吐谷渾。 次年閏四月初八, 李道宗在庫山(今青海湖東南)擊敗吐谷渾軍。 伏允燒盡野草, 輕兵入磧。 李靖採納侯君集的建議, 乘吐谷渾初敗, 人心離散之機, 克服不利條件, 窮迫不舍, 一舉將其擊滅。 分兵兩路追擊, 親率李大亮、薛萬均等部由北路切斷敵人通往祁連山的退路, 並迂回至伏俟城;侯君集、李道宗等部由南路追截南逃的吐谷渾軍。 北路軍先在曼頭山(今青海共和西南一帶)大敗吐谷渾軍,
斬其首領, 再在牛心堆(今青海西寧西南)擊潰吐谷渾軍, 接著又在赤水源(今青海興海東南)再敗吐谷渾, 共俘斬名王數十人。

南路軍在遝無人煙地區行軍2000余裡, 於五月間在烏海(今青海苦海)追上伏允, 大破其眾, 俘其名王驍將。 伏允向西敗走, 李靖部將契苾何力率驍騎千餘追擊, 終於追上伏允, 襲擊其牙帳, 殲數千人, 伏允在絕境中自縊身亡。 伏允之子大寧王慕容順斬天柱王, 率部歸唐, 被封為可汗、西平郡王, 唐西北邊境得到安定。

唐滅高句麗之戰

唐滅高句麗之戰, 是7世紀發生在高句麗、百濟和唐、新羅之間的戰爭。 高句麗與中國的關係, 可用“叛服不常”四字帶過, 一旦中原王朝強大時就採取稱臣納貢的恭順態度;中原一旦有事或國家分裂,

即乘機入寇侵掠, 以收漁人之利。

唐初, 朝鮮半島並存三個獨立國家, 北部為高句麗, 南部偏東為新羅, 南部偏西為百濟。 其中新羅一直與唐廷保持朝貢關係。 貞觀十七年九月, 新羅遣使入朝, 述說百濟攻佔其40餘城, 並與高句麗圖謀斷絕其唐朝的通路。 唐太宗李世民派司農丞相裡玄獎出使高句麗, 命其停止爭戰, 遭高句麗莫離支泉蓋蘇文拒絕, 唐太宗遂決定發兵東征高句麗。

戰爭分三個階段:第一次戰爭(644年—645年)。 十九年(645年), 唐太宗帶著李世勣、李道宗和長孫無忌率軍十萬親征高句麗。 645年, 唐太宗衝破高句麗的防線準備攻打平壤, 似乎大功在即。 不料在安市(今遼寧鞍山), 李世民由於受到安市城城主楊萬春的抵抗,

再也無法前行。 由於寒冬惡劣天氣和薛延陀入侵唐朝, 唐軍被迫返回。

第二次戰爭(660年—662年)。 唐太宗去世後, 征討高句麗和淵蓋蘇文成了唐高宗李治的最大心願。 顯慶三年(658年)六月, “營州都督兼東夷都護程名振、右領軍中郎將薛仁貴將兵攻高麗之赤烽鎮, 斬首四百餘級, 捕虜百餘人。 高麗遣其大將豆方婁帥眾三萬拒之, 名振以契丹逆擊, 大破之, 斬首二千五百級”。 顯慶四年(659年)十一月, “右領軍中郎將薛仁貴等與高麗將溫沙門戰於橫山, 破之”。 661年派遼東道(初為浿江)行軍大總管契苾何力、夫餘道行軍總管蕭嗣業等率軍十余萬渡遼水, 與新羅聯軍由百濟故地南北合擊高句麗。 由於鐵勒入侵唐朝, 唐軍契苾何力、蕭嗣業所部被迫返回。

第三次戰爭(666年—668年)。乾封元年(666年),淵蓋蘇文去世後,淵蓋蘇文長子淵男生到前方視察軍情備戰。讓兩個弟弟淵男建和淵男產留守平壤。淵男建和淵男產趁大哥不在誣陷他叛逃到唐,並逼高句麗寶藏王通緝淵男生。淵男生走投無路,只好投靠唐朝並被唐重用。淵男生率領唐軍攻打高句麗,以期望能奪回大權。總章元年(668年)淵男生率領唐軍最終滅了高句麗。

唐與吐蕃之戰

唐與吐蕃的戰爭,是西元7世紀至9世紀發生在唐朝和吐蕃之間的戰爭,從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年)至唐亡(907年),唐朝在河西、隴右、關中(今甘肅、青海、陝西一帶)和西域(今新疆、中亞一帶)等地區為保衛邊防與對西域的控制,和吐蕃進行的長期作戰。

吐蕃與唐時戰時和,幾乎與二者存亡相始終。原因是吐蕃與唐朝爭奪西域和青海地區。唐太宗時期,雙方發生一次規模有限的衝突,唐軍擊退了吐蕃軍;唐高宗、武則天時期,唐朝處於守勢,保住了西域;唐玄宗時期,吐蕃處於守勢。安史之亂期間和之後,吐蕃借機控制了隴右十八州和安西四鎮,一度攻陷唐朝都城長安。唐朝聯合回鶻、南詔、大食,合圍吐蕃,加之吐蕃連年征戰,國勢大衰,最後於877年分裂崩潰。

其間,唐朝和吐蕃八次會盟,由於唐朝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後嫁給吐蕃贊普,所以唐蕃關係又稱舅甥之盟。

唐、蕃長期作戰的結果是:唐收復了隴右、河西,但由於受悍兵作亂、農民起義的困擾,對上述收復的諸州,不暇治理, 僅僅"名存有司"而已。此後在隴右、河西、唐、吐蕃、回鶻、黨項所屬各族人民雜居共處,在經濟上相互依存,文化上互相影響,民族融合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唐朝滅亡後,中原出現了分裂割據的局面,吐蕃也分裂為許多互不統攝的地方勢力集團,直到13世紀中原漢地和吐蕃各部先後併入元朝版圖,即不存在邊界。

唐與奚、契丹之戰

唐朝與契丹、奚等之戰,是唐朝顯慶五年(660年)到光啟年間(885—887年),唐朝廷與契丹、奚、室韋等東北部族在今河北、遼寧西南及內蒙古東部地區,進行的多次作戰。

奚、契丹在唐太宗時內附唐朝,建立了饒樂都督府、松漠都督府。660年,奚匹帝、契丹阿卜固叛唐,薛仁貴、阿史德樞賓、左武候將軍延陀梯真、居延州都督李含珠率軍平叛,斬匹帝、俘阿蔔固。696年,契丹李盡忠、孫萬榮反武周,殺營州都督趙文翽,在硤石谷之戰、東硤石谷之戰大敗武周軍,大將王孝傑墜崖而亡。契丹兵鋒直達趙州。後武周聯合突厥默啜消滅孫萬榮,但是奚、契丹倒向了後突厥。唐玄宗即位,冷陘之戰,唐軍大敗于奚。默啜死後,奚、契丹重新歸唐。契丹可突於專政,驅逐都督、公主,廢大賀氏、立遙輦氏,與唐朝為敵。唐朝設立幽州節度使、平盧節度使,防禦奚、契丹。732年-734年,唐軍重創奚、契丹,可突於被殺。安祿山就任後,挑釁兩蕃,致使745年和親公主被殺。751年,安祿山敗於土護真水。安史之亂後,營州於761年陷於奚,平盧節度使南遷淄青,不服從中央的幽州節度使承擔防禦兩蕃之任。

唐與大食之戰

大食是中國唐、宋時期對阿拉伯人、阿拉伯帝國的稱呼。唐與大食是八世紀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帝國,當雙方的擴張勢力到了中亞時,兩大帝國就有了接觸。開元三年(715年),大食異密屈底波侵入唐的屬國拔汗那(今吉爾吉斯斯坦費爾幹納地區),與吐蕃共立阿了達為王,原拔汗那王奔安西求救。唐將張孝嵩率兵萬餘人,長驅數千里,攻阿了達于連城,阿了達攜數騎逃入山谷。

開元五年(西元717 年),突騎施(西突厥被唐帝國滅亡後在中亞重新崛起的一支突厥人)聯合吐蕃和大食攻打唐安西四鎮,三打一被唐朝再次擊敗。

這兩次戰爭,主動進攻的一方都是大食。大食雖然打了敗仗,但並未受到重創。由此,唐、吐蕃、大食三股勢力在中亞一帶的角逐天寶年間漸趨嚴重,以至釀成了一場大規模的武裝衝突。

唐玄宗天寶十年(751年),安西節度使高仙芝以石國“無蕃臣禮節”為由,發動了對石國的戰爭,其實質是為了打擊阿拉伯在中亞的勢力。為了對抗高仙芝的進攻活動,阿拉伯聯合河中所有屬國準備進行反擊,高仙芝得到這個情報之後,決定先發制人。於是,就有了怛羅斯(今哈薩克江布林城附近)這一場遲早要打的戰役:唐朝要恢復在中亞的霸權就必須擊敗阿拉伯,而阿拉伯要完全控制中亞則必須擊敗唐朝。

戰爭的結果是唐軍損失慘重,精銳損失殆盡。但僅僅過了兩年,升任安西節度使的封常清于天寶十二年(753年)進攻受吐蕃控制的大勃律(今喀什米爾西北的巴勒提斯坦),“大破之,受降而還。”這說明盛唐時期的恢復能力是驚人的,安西都護府的實力已經大體恢復,如若不是安史之亂,安西都護府是有能力再次和阿拉伯人一較長短的。

唐與突騎施之戰

突騎施是我國古代西北地方的遊牧民族,隋唐之際,歸屬於西突厥汗國。唐朝平定西突厥,原西突厥十姓部落在外敵的侵擾和內部的紛爭中衰落,突騎施因而興起,替代了西突厥十姓的地位,控制了原屬西突厥的地域,成為影響唐朝西域宗主權的基本因素。

突騎施蘇祿政權自建以來,一直臣服于唐,成為陰止大食東進的屏障。雙方關係破裂則是源於一起貿易事件。唐玄宗開元十四年(726年),交河公主(西突厥領阿史那懷道之女,蘇祿可汗的夫人)派牙官趕著一千多匹馬到安西去賣,並派人向安西都護杜暹宣讀交河公主的命令,杜暹大怒:“阿史那懷道的女兒,有什麼資格向我宣讀命令!”把來人杖打了一頓,然後把人、馬一併扣留;經過一場大雪,馬匹全部被凍死。蘇祿大怒,派軍隊進犯安西四鎮。這時杜暹正好到長安朝見天子,由趙頤貞代任安西都護。趙頤貞據城自守;而四鎮的百姓、牲畜和儲物,全被蘇祿搶劫一空,只剩一座安西城。

開元二十四年(736年),中國北庭(或吉木薩)都護蓋嘉運發起討伐突騎施之戰,蘇祿部下或降或叛,蘇祿在內憂外患中,為其下大首領莫賀達幹所殺。都摩度擁立蘇祿可汗的兒子骨啜為吐火仙可汗。攻打莫賀達幹,莫賀達幹求救于蓋嘉運。蓋嘉運則於次年八月十五日攻克了吐火仙所在的碎葉城,擒獲了吐火仙可汗。

開元二十八年(740年)三月廿八,蓋嘉運帶吐火仙到長安獻捷,唐玄宗赦免吐火仙,封他為左金吾大將軍,以阿史那昕為十姓可汗。莫賀達幹為突騎施可汗。莫賀達幹以為唐朝會封他為十姓可汗,不服阿史那昕,起兵叛亂。在蓋嘉運的威脅利誘下,莫賀達幹表示接受。突騎施至此分裂,並為唐所控制。

唐與勃律之戰

勃律,),喀什米爾東部拉達克地區印度河流域上游地區的古國,扼印度次大陸、中亞細亞和青藏高原西部和西北部地區之間的交通要道。位於今巴勒提斯坦一帶。7世紀初,為吐蕃(今青藏高原)擊破,分裂成為大勃律和小勃律兩個國家,留居原地者大勃律,向西北遷移至今吉爾吉特地方的稱為小勃律。

1、唐擊小勃律之戰。自吐蕃國王將公主嫁給小勃律王后,小勃律及其周圍20余國都歸附吐蕃,不再向唐朝貢。天寶六年(西元747年),安西副都護、都知兵馬使並兼安西四鎮節度副使高仙芝率唐軍遠征小勃律,李嗣業與田珍為左右陌刀將。當時十萬吐蕃軍駐紮在小勃律的娑勒城,據山因水,塹斷崖谷,聯木作郛,以抵擋唐軍。高仙芝率唐軍渡過信圖河,到達城下。李嗣業率步兵持長刀上山,引一旗先登上非常險要的地方。諸將跟著他一齊沖上去,吐蕃軍沒想到唐軍會突然到達,於是大潰,十分之八、九的吐蕃軍填溪穀而死或落入水中溺死。唐軍於是長驅直入勃律,生擒勃律王、吐蕃公主,平定其國,以三千士兵駐守,小勃律王與吐蕃公主被帶回唐朝長安。唐玄宗下詔改其國號為歸仁,設置置歸仁軍。

2、唐擊大勃律之戰。天寶十二年(753年),安西副大都護封常清率軍進攻大勃律國(今喀什米爾巴勒提斯坦)。進至菩薩勞城(今喀什米爾中部一帶)時,唐先頭部隊屢次獲勝,封常清欲揮軍乘勝追擊,這時斥侯府果毅段秀實進諫,認為:“賊兵羸,餌我也,請備左右,搜其山林。”封常清採納其建議,派兵搜索,果然發現伏兵,唐軍大敗其眾。大勃律此戰失利後,被迫歸降,封常清率軍凱旋。

唐與南詔之戰

唐與南詔之戰,是8世紀、9世紀唐朝與南詔進行的三次戰爭。南詔國位於雲貴高原,是在唐廷的支持下吞併另外五詔,統一洱海地區而建立起來的政權。當南詔羽翼豐滿,開始東進佔據滇池地區後,其日漸大增的實力,引起唐王朝的不滿。

天寶十載(751年),唐王朝派鮮于仲通興師討伐南詔。鮮于仲通遂率8萬大軍進擊南詔,由於鮮于仲通自恃兵多將廣,數次拒絕南詔的求和,迫使南詔被迫向吐蕃求援。四月,在詔、蕃聯軍的夾擊下,唐軍兵敗西洱河(即洱海),“士卒死者六萬人,仲通僅以身免”。 南詔方面亦損失慘重,雲南自曲、靖二州以下東爨居地被唐兵破壞。戰後,南詔轉而投靠吐蕃。

天寶十三載(754年)六月,唐詩禦史劍南留後李宓率7萬大軍再次進討南詔。南詔採用誘敵深入、堅壁不戰的策略,使唐軍兵疲糧盡,瘟疫流行,在還軍途中被南詔軍全殲,李宓被擒(一說沉江而死)。次年,“安史之亂”爆發,唐一時無力顧及西南,閣邏鳳趁機統一了雲南。

大曆十四年(779年)十月,南詔、吐蕃聯兵20萬分三路進犯西川,企圖奪取成都。此時,中原內亂早已結束多年,唐德宗李適派名將李晟率5000精兵南下,與駐川唐軍配合,大敗南詔,斬首6000級,並一鼓作氣,把詔、蕃聯軍趕過大渡河。戰後,南詔元氣大傷,吐蕃卻將慘敗的罪責歸咎于南詔,年年向南詔徵收重稅,還佔據了南詔的險要之地,設立營堡,南詔重新考慮歸附唐廷。

貞元九年(793年),南詔王異牟尋派遣三批使者分別取道今四川、貴州和越南,前往內地,向唐王朝表示歸附。這三批使者都安全到達了成都。十月,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派節度巡官崔佐時攜帶唐德宗詔書,出使南詔。十年正月初五,異牟尋與崔佐時在點蒼山神祠會盟,結束了唐與南詔對峙隔絕40餘年的局面。

唐與回紇之戰

回紇是我國古代北方及西北少數民族,祖先為漢代和三國時的丁零和呼揭,到南北朝後期到隋代,回紇人又演變為回鶻。回紇在唐朝前其他與唐的關係十分友好,“安史之亂”時,唐朝大將郭子儀就是借助回紇的力量裡應外合才打退了叛軍,從而平定了叛亂,但是後來,回紇卻反過來進攻唐朝。

唐武宗會昌元年(841年)二月,回鶻發生內戰,回鶻烏介特勤率領靠近回鶻牙帳的十三部落南遷,到唐朝邊塞的錯子山(今內蒙古杭錦後旗烏加河北三百里)自立為可汗。九月,唐廷詔命河東、振武軍隊嚴加防範,並給烏介谷米2萬斛,助其度荒。十一月,回鶻烏介可汗帶兵劫殺了送唐太和公主南歸的達乾等人,把公主作為人質,遊牧於天德軍城一帶。

烏介可汗無力複國,想停留在唐朝邊疆,並提出要求借天德軍城遊牧和借兵複國。唐武宗命右金吾大將軍王會等人前往慰問,賑濟米2萬斛,但拒絕了烏介可汗的其他要求。

會昌二年(842)二月,回鶻再次奏請賑濟糧食,要求尋回被吐谷渾、黨項掠奪的人口,並再次請借振武城。武宗詔諭城不能借,其他可以應接處理。為防備回鶻突然入侵,唐命劉沔為河東節度使,金吾上將軍李忠順為振武節度使。三月,回鶻咀沒斯誘殺了內部勁敵赤心和僕固。那頡啜收留赤心之眾7000帳向東逃去,侵掠唐邊。四月二十日,咀沒斯率特勒、宰相等2200余人歸順唐廷,被任命為左金吾大將軍、懷化郡王。

五月,那頡啜率其部至幽州(治薊縣,今北京城西南)境,盧龍節度使張仲武奉密詔討擊回鶻,遣其弟張仲至率兵3萬迎戰,大破回鶻軍,斬首不可勝計,全部收降其7000帳。那頡啜逃遁,後被烏介可汗擒獲斬殺。八月,烏介可汗率兵南下,突然進入大同川,掠奪雜居在河東的戎狄各族牛馬數萬頭,轉戰至雲州(治雲中,今山西大同)城下,雲州刺史張獻節閉城自守。

會昌三年(843)正月,烏介可汗兵臨振武,劉沔遣麟州刺史石雄、都知兵馬使王逢率沙陀朱邪赤心三部及契苾、拓跋3000騎兵襲擊回鶻牙帳,劉沔親率大軍隨後跟進。石雄到達振武城後,派人從城裡向城外挖鑿10餘個地道,於半夜引兵從地道殺出,直攻可汗牙帳。唐軍進至其帳下,回鶻兵才發覺,烏介驚慌失措,棄輜重逃走。石雄率兵追擊,十一日,在殺胡山(即今內蒙古巴林右旗子罕山)唐軍大勝。回鶻兵被斬首萬人,收降2萬余人,烏介被槍刺傷後帶數百騎向東北方向逃去,歸附黑車子族,其潰散部隊多向幽州軍投降。此後,唐北部邊境稍為安定。

第三次戰爭(666年—668年)。乾封元年(666年),淵蓋蘇文去世後,淵蓋蘇文長子淵男生到前方視察軍情備戰。讓兩個弟弟淵男建和淵男產留守平壤。淵男建和淵男產趁大哥不在誣陷他叛逃到唐,並逼高句麗寶藏王通緝淵男生。淵男生走投無路,只好投靠唐朝並被唐重用。淵男生率領唐軍攻打高句麗,以期望能奪回大權。總章元年(668年)淵男生率領唐軍最終滅了高句麗。

唐與吐蕃之戰

唐與吐蕃的戰爭,是西元7世紀至9世紀發生在唐朝和吐蕃之間的戰爭,從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年)至唐亡(907年),唐朝在河西、隴右、關中(今甘肅、青海、陝西一帶)和西域(今新疆、中亞一帶)等地區為保衛邊防與對西域的控制,和吐蕃進行的長期作戰。

吐蕃與唐時戰時和,幾乎與二者存亡相始終。原因是吐蕃與唐朝爭奪西域和青海地區。唐太宗時期,雙方發生一次規模有限的衝突,唐軍擊退了吐蕃軍;唐高宗、武則天時期,唐朝處於守勢,保住了西域;唐玄宗時期,吐蕃處於守勢。安史之亂期間和之後,吐蕃借機控制了隴右十八州和安西四鎮,一度攻陷唐朝都城長安。唐朝聯合回鶻、南詔、大食,合圍吐蕃,加之吐蕃連年征戰,國勢大衰,最後於877年分裂崩潰。

其間,唐朝和吐蕃八次會盟,由於唐朝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後嫁給吐蕃贊普,所以唐蕃關係又稱舅甥之盟。

唐、蕃長期作戰的結果是:唐收復了隴右、河西,但由於受悍兵作亂、農民起義的困擾,對上述收復的諸州,不暇治理, 僅僅"名存有司"而已。此後在隴右、河西、唐、吐蕃、回鶻、黨項所屬各族人民雜居共處,在經濟上相互依存,文化上互相影響,民族融合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唐朝滅亡後,中原出現了分裂割據的局面,吐蕃也分裂為許多互不統攝的地方勢力集團,直到13世紀中原漢地和吐蕃各部先後併入元朝版圖,即不存在邊界。

唐與奚、契丹之戰

唐朝與契丹、奚等之戰,是唐朝顯慶五年(660年)到光啟年間(885—887年),唐朝廷與契丹、奚、室韋等東北部族在今河北、遼寧西南及內蒙古東部地區,進行的多次作戰。

奚、契丹在唐太宗時內附唐朝,建立了饒樂都督府、松漠都督府。660年,奚匹帝、契丹阿卜固叛唐,薛仁貴、阿史德樞賓、左武候將軍延陀梯真、居延州都督李含珠率軍平叛,斬匹帝、俘阿蔔固。696年,契丹李盡忠、孫萬榮反武周,殺營州都督趙文翽,在硤石谷之戰、東硤石谷之戰大敗武周軍,大將王孝傑墜崖而亡。契丹兵鋒直達趙州。後武周聯合突厥默啜消滅孫萬榮,但是奚、契丹倒向了後突厥。唐玄宗即位,冷陘之戰,唐軍大敗于奚。默啜死後,奚、契丹重新歸唐。契丹可突於專政,驅逐都督、公主,廢大賀氏、立遙輦氏,與唐朝為敵。唐朝設立幽州節度使、平盧節度使,防禦奚、契丹。732年-734年,唐軍重創奚、契丹,可突於被殺。安祿山就任後,挑釁兩蕃,致使745年和親公主被殺。751年,安祿山敗於土護真水。安史之亂後,營州於761年陷於奚,平盧節度使南遷淄青,不服從中央的幽州節度使承擔防禦兩蕃之任。

唐與大食之戰

大食是中國唐、宋時期對阿拉伯人、阿拉伯帝國的稱呼。唐與大食是八世紀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帝國,當雙方的擴張勢力到了中亞時,兩大帝國就有了接觸。開元三年(715年),大食異密屈底波侵入唐的屬國拔汗那(今吉爾吉斯斯坦費爾幹納地區),與吐蕃共立阿了達為王,原拔汗那王奔安西求救。唐將張孝嵩率兵萬餘人,長驅數千里,攻阿了達于連城,阿了達攜數騎逃入山谷。

開元五年(西元717 年),突騎施(西突厥被唐帝國滅亡後在中亞重新崛起的一支突厥人)聯合吐蕃和大食攻打唐安西四鎮,三打一被唐朝再次擊敗。

這兩次戰爭,主動進攻的一方都是大食。大食雖然打了敗仗,但並未受到重創。由此,唐、吐蕃、大食三股勢力在中亞一帶的角逐天寶年間漸趨嚴重,以至釀成了一場大規模的武裝衝突。

唐玄宗天寶十年(751年),安西節度使高仙芝以石國“無蕃臣禮節”為由,發動了對石國的戰爭,其實質是為了打擊阿拉伯在中亞的勢力。為了對抗高仙芝的進攻活動,阿拉伯聯合河中所有屬國準備進行反擊,高仙芝得到這個情報之後,決定先發制人。於是,就有了怛羅斯(今哈薩克江布林城附近)這一場遲早要打的戰役:唐朝要恢復在中亞的霸權就必須擊敗阿拉伯,而阿拉伯要完全控制中亞則必須擊敗唐朝。

戰爭的結果是唐軍損失慘重,精銳損失殆盡。但僅僅過了兩年,升任安西節度使的封常清于天寶十二年(753年)進攻受吐蕃控制的大勃律(今喀什米爾西北的巴勒提斯坦),“大破之,受降而還。”這說明盛唐時期的恢復能力是驚人的,安西都護府的實力已經大體恢復,如若不是安史之亂,安西都護府是有能力再次和阿拉伯人一較長短的。

唐與突騎施之戰

突騎施是我國古代西北地方的遊牧民族,隋唐之際,歸屬於西突厥汗國。唐朝平定西突厥,原西突厥十姓部落在外敵的侵擾和內部的紛爭中衰落,突騎施因而興起,替代了西突厥十姓的地位,控制了原屬西突厥的地域,成為影響唐朝西域宗主權的基本因素。

突騎施蘇祿政權自建以來,一直臣服于唐,成為陰止大食東進的屏障。雙方關係破裂則是源於一起貿易事件。唐玄宗開元十四年(726年),交河公主(西突厥領阿史那懷道之女,蘇祿可汗的夫人)派牙官趕著一千多匹馬到安西去賣,並派人向安西都護杜暹宣讀交河公主的命令,杜暹大怒:“阿史那懷道的女兒,有什麼資格向我宣讀命令!”把來人杖打了一頓,然後把人、馬一併扣留;經過一場大雪,馬匹全部被凍死。蘇祿大怒,派軍隊進犯安西四鎮。這時杜暹正好到長安朝見天子,由趙頤貞代任安西都護。趙頤貞據城自守;而四鎮的百姓、牲畜和儲物,全被蘇祿搶劫一空,只剩一座安西城。

開元二十四年(736年),中國北庭(或吉木薩)都護蓋嘉運發起討伐突騎施之戰,蘇祿部下或降或叛,蘇祿在內憂外患中,為其下大首領莫賀達幹所殺。都摩度擁立蘇祿可汗的兒子骨啜為吐火仙可汗。攻打莫賀達幹,莫賀達幹求救于蓋嘉運。蓋嘉運則於次年八月十五日攻克了吐火仙所在的碎葉城,擒獲了吐火仙可汗。

開元二十八年(740年)三月廿八,蓋嘉運帶吐火仙到長安獻捷,唐玄宗赦免吐火仙,封他為左金吾大將軍,以阿史那昕為十姓可汗。莫賀達幹為突騎施可汗。莫賀達幹以為唐朝會封他為十姓可汗,不服阿史那昕,起兵叛亂。在蓋嘉運的威脅利誘下,莫賀達幹表示接受。突騎施至此分裂,並為唐所控制。

唐與勃律之戰

勃律,),喀什米爾東部拉達克地區印度河流域上游地區的古國,扼印度次大陸、中亞細亞和青藏高原西部和西北部地區之間的交通要道。位於今巴勒提斯坦一帶。7世紀初,為吐蕃(今青藏高原)擊破,分裂成為大勃律和小勃律兩個國家,留居原地者大勃律,向西北遷移至今吉爾吉特地方的稱為小勃律。

1、唐擊小勃律之戰。自吐蕃國王將公主嫁給小勃律王后,小勃律及其周圍20余國都歸附吐蕃,不再向唐朝貢。天寶六年(西元747年),安西副都護、都知兵馬使並兼安西四鎮節度副使高仙芝率唐軍遠征小勃律,李嗣業與田珍為左右陌刀將。當時十萬吐蕃軍駐紮在小勃律的娑勒城,據山因水,塹斷崖谷,聯木作郛,以抵擋唐軍。高仙芝率唐軍渡過信圖河,到達城下。李嗣業率步兵持長刀上山,引一旗先登上非常險要的地方。諸將跟著他一齊沖上去,吐蕃軍沒想到唐軍會突然到達,於是大潰,十分之八、九的吐蕃軍填溪穀而死或落入水中溺死。唐軍於是長驅直入勃律,生擒勃律王、吐蕃公主,平定其國,以三千士兵駐守,小勃律王與吐蕃公主被帶回唐朝長安。唐玄宗下詔改其國號為歸仁,設置置歸仁軍。

2、唐擊大勃律之戰。天寶十二年(753年),安西副大都護封常清率軍進攻大勃律國(今喀什米爾巴勒提斯坦)。進至菩薩勞城(今喀什米爾中部一帶)時,唐先頭部隊屢次獲勝,封常清欲揮軍乘勝追擊,這時斥侯府果毅段秀實進諫,認為:“賊兵羸,餌我也,請備左右,搜其山林。”封常清採納其建議,派兵搜索,果然發現伏兵,唐軍大敗其眾。大勃律此戰失利後,被迫歸降,封常清率軍凱旋。

唐與南詔之戰

唐與南詔之戰,是8世紀、9世紀唐朝與南詔進行的三次戰爭。南詔國位於雲貴高原,是在唐廷的支持下吞併另外五詔,統一洱海地區而建立起來的政權。當南詔羽翼豐滿,開始東進佔據滇池地區後,其日漸大增的實力,引起唐王朝的不滿。

天寶十載(751年),唐王朝派鮮于仲通興師討伐南詔。鮮于仲通遂率8萬大軍進擊南詔,由於鮮于仲通自恃兵多將廣,數次拒絕南詔的求和,迫使南詔被迫向吐蕃求援。四月,在詔、蕃聯軍的夾擊下,唐軍兵敗西洱河(即洱海),“士卒死者六萬人,仲通僅以身免”。 南詔方面亦損失慘重,雲南自曲、靖二州以下東爨居地被唐兵破壞。戰後,南詔轉而投靠吐蕃。

天寶十三載(754年)六月,唐詩禦史劍南留後李宓率7萬大軍再次進討南詔。南詔採用誘敵深入、堅壁不戰的策略,使唐軍兵疲糧盡,瘟疫流行,在還軍途中被南詔軍全殲,李宓被擒(一說沉江而死)。次年,“安史之亂”爆發,唐一時無力顧及西南,閣邏鳳趁機統一了雲南。

大曆十四年(779年)十月,南詔、吐蕃聯兵20萬分三路進犯西川,企圖奪取成都。此時,中原內亂早已結束多年,唐德宗李適派名將李晟率5000精兵南下,與駐川唐軍配合,大敗南詔,斬首6000級,並一鼓作氣,把詔、蕃聯軍趕過大渡河。戰後,南詔元氣大傷,吐蕃卻將慘敗的罪責歸咎于南詔,年年向南詔徵收重稅,還佔據了南詔的險要之地,設立營堡,南詔重新考慮歸附唐廷。

貞元九年(793年),南詔王異牟尋派遣三批使者分別取道今四川、貴州和越南,前往內地,向唐王朝表示歸附。這三批使者都安全到達了成都。十月,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派節度巡官崔佐時攜帶唐德宗詔書,出使南詔。十年正月初五,異牟尋與崔佐時在點蒼山神祠會盟,結束了唐與南詔對峙隔絕40餘年的局面。

唐與回紇之戰

回紇是我國古代北方及西北少數民族,祖先為漢代和三國時的丁零和呼揭,到南北朝後期到隋代,回紇人又演變為回鶻。回紇在唐朝前其他與唐的關係十分友好,“安史之亂”時,唐朝大將郭子儀就是借助回紇的力量裡應外合才打退了叛軍,從而平定了叛亂,但是後來,回紇卻反過來進攻唐朝。

唐武宗會昌元年(841年)二月,回鶻發生內戰,回鶻烏介特勤率領靠近回鶻牙帳的十三部落南遷,到唐朝邊塞的錯子山(今內蒙古杭錦後旗烏加河北三百里)自立為可汗。九月,唐廷詔命河東、振武軍隊嚴加防範,並給烏介谷米2萬斛,助其度荒。十一月,回鶻烏介可汗帶兵劫殺了送唐太和公主南歸的達乾等人,把公主作為人質,遊牧於天德軍城一帶。

烏介可汗無力複國,想停留在唐朝邊疆,並提出要求借天德軍城遊牧和借兵複國。唐武宗命右金吾大將軍王會等人前往慰問,賑濟米2萬斛,但拒絕了烏介可汗的其他要求。

會昌二年(842)二月,回鶻再次奏請賑濟糧食,要求尋回被吐谷渾、黨項掠奪的人口,並再次請借振武城。武宗詔諭城不能借,其他可以應接處理。為防備回鶻突然入侵,唐命劉沔為河東節度使,金吾上將軍李忠順為振武節度使。三月,回鶻咀沒斯誘殺了內部勁敵赤心和僕固。那頡啜收留赤心之眾7000帳向東逃去,侵掠唐邊。四月二十日,咀沒斯率特勒、宰相等2200余人歸順唐廷,被任命為左金吾大將軍、懷化郡王。

五月,那頡啜率其部至幽州(治薊縣,今北京城西南)境,盧龍節度使張仲武奉密詔討擊回鶻,遣其弟張仲至率兵3萬迎戰,大破回鶻軍,斬首不可勝計,全部收降其7000帳。那頡啜逃遁,後被烏介可汗擒獲斬殺。八月,烏介可汗率兵南下,突然進入大同川,掠奪雜居在河東的戎狄各族牛馬數萬頭,轉戰至雲州(治雲中,今山西大同)城下,雲州刺史張獻節閉城自守。

會昌三年(843)正月,烏介可汗兵臨振武,劉沔遣麟州刺史石雄、都知兵馬使王逢率沙陀朱邪赤心三部及契苾、拓跋3000騎兵襲擊回鶻牙帳,劉沔親率大軍隨後跟進。石雄到達振武城後,派人從城裡向城外挖鑿10餘個地道,於半夜引兵從地道殺出,直攻可汗牙帳。唐軍進至其帳下,回鶻兵才發覺,烏介驚慌失措,棄輜重逃走。石雄率兵追擊,十一日,在殺胡山(即今內蒙古巴林右旗子罕山)唐軍大勝。回鶻兵被斬首萬人,收降2萬余人,烏介被槍刺傷後帶數百騎向東北方向逃去,歸附黑車子族,其潰散部隊多向幽州軍投降。此後,唐北部邊境稍為安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