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水滸好漢為何征方臘之前無人傷亡,出征方臘卻死傷無數

《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 自古以來就有“少不讀水滸, 老不讀三國”的說法, 隨著最近幾年影視劇的影響, 《水滸傳》在人們的心中越來越重要, 幾乎人人都能說出來幾段關於108位英雄好漢的故事, 可是不少人心中都有一個疑問, 就是為何水滸好漢在出征方臘之前, 各個都是以一擋十, 但是出征方臘之後, 確是死傷無數, 這是為什麼?難道水滸好漢都是紙糊的嗎?

第一種觀點:

在《水滸傳》前面, 梁山泊好漢曾經打過兩次硬仗, 一次是攻打祝家莊, 另外一次是和宋朝對戰, 但是梁山好漢在這兩次中都是佔據了上方,

而且沒有任何傷亡, 不但沒有傷亡反而讓不少好漢歸順了梁山, 從這兩次來看, 梁山好漢是非常強的。 但是在攻打方臘的時候缺死傷70多人。 而且每個人的死法都是非常慘烈。

小編認為這主要是因為, 當時征討官軍的時候, 佔據了地利, 梁山好漢用了地勢, 梁山水泊阻擋了大批來攻打的軍隊, 所以又用計謀攻破了朝廷的軍隊。 另外在攻打方臘的時候就沒有這麼輕鬆了, 攻打方臘必須要經歷長途跋涉, 而且到了方臘還水土不服, 在此消彼長之下, 梁山好漢必定死傷無數。

第二種觀點:

在真實的歷史中, 梁山起義要遠遠小於方臘起義的, 宋朝為了平定方臘, 是用了全國的力量, 但是平定梁山好漢的時候卻僅僅是一個太守的力量。

作者為了尊重歷史肯定不能將梁山好漢寫的太強, 如果這樣就不尊重歷史了, 那麼這本《水滸傳》就有些虛假了。

另外在征戰方臘死亡的70多人, 幾乎都是歷史虛構的人物, 而能夠活下來的都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

第三種觀點:

如果松江征討方臘全勝而歸以後, 必定有兩種結果, 一種是精忠報國, 為朝廷效力, 另外一種就是再度造反。 如果寫精忠報國的話, 在歷史上梁山對抗金確實沒有做出什麼貢獻, 而且這些事當時的人是瞭解的, 如果這樣寫就是違背了歷史。

造反的話就違反《水滸傳》中的忠和義, 另外如果造反的話, 這本書也不會暢銷的, 所以作者不得不寫梁山好漢在征討方臘的時候土崩瓦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