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兒科醫生說」第一期:冬季呼吸道疾病的預防和護理

·兒童易患呼吸道疾病的原因

1.與兒童的呼吸道解剖特點有關

兒童的鼻腔中沒有鼻毛, 鼻腔結構小而短, 鼻道狹窄, 血管豐富, 發生感染時容易造成鼻道堵塞。 人的鼻子和耳朵可以通過耳咽管相通, 而嬰幼兒的耳咽管寬、直且短, 呈水準位, 當有鼻咽部炎症時, 細菌容易通過耳咽管, 引起兒童中耳炎。 又由於兒童的氣管、支氣管壁粘液分泌不充分, 粘膜乾燥, 影響了氣管粘膜的纖毛運動, 纖毛清除進入氣管的灰塵、細菌的功能受到了影響, 容易誘發氣管細菌感染。

2.與兒童自身免疫功能不足有關

嬰幼兒血液中抗感染的免疫物質在其出生後3個月開始逐漸合成,

1歲時水準約為成人的13%, 12歲時才達到成人水準。 新生兒出生時可以從母親血液中得到一種抗感染的物質, 稱為IgG, 但自嬰兒出生後母體供給停止, 多在6個月後全部消失。 以後隨環境中各項刺激因素才會逐漸產生, 至7歲時血液中IgG達到成人水準。 所以免疫物質不足也是嬰幼兒容易患病的原因之一。

·呼吸道感染疾病都有哪些

根據發病部位不同, 呼吸道感染分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包括鼻、咽、氣管, 下呼吸道包括支氣管和肺。 病原體種類很多, 如病毒、細菌、支原體、黴菌等, 呼吸道感染大多由病毒引起。 常見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包括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咽炎、扁桃腺炎、急性喉炎、支氣管炎、中耳炎、肺炎、嬰幼兒哮喘等,

主要症狀為發燒、咳嗽、嗓子疼、鼻堵、耳朵疼、呼吸急促、喘息等。

·家長們的幾個誤區

1.咳嗽是病

咳嗽是一種正常的生理防禦反射, 有助於清除呼吸道粘液。 也就是說, 咳嗽有可能是疾病的一種症狀, 但咳嗽本身並不是一種疾病。 3歲以下兒童的咳嗽發射差, 痰液不易排出, 如果父母一見孩子咳嗽就給孩子吃較強力的止咳藥, 咳嗽是暫時止住了, 但痰液不能順利排出, 反而大量積在氣管和支氣管內, 會造成氣管堵塞。 而且部分中樞性止咳藥可能出現呼吸抑制等副作用, 部分還具有成癮性, 不建議給嬰幼兒使用。 當然, 咳嗽症狀還是要引起父母的足夠重視,

不同呼吸道疾病導致的咳嗽表現不同, 比如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支氣管炎、肺炎等都可引起咳嗽。 如果咳嗽頻繁、劇烈, 影響正常的飲食睡眠, 或者伴有其他症狀, 建議及時就醫諮詢。

2.咳嗽久了就會變成肺炎

很多家長擔心孩子咳嗽久了會得肺炎, 我們在前面也說過, 咳嗽是呼吸道疾病的表現之一, 但這些疾病是否會發展為肺炎, 主要與孩子的身體素質、病毒的類型有關, 和咳嗽時間長短無直接必然聯繫。

3.一看發燒就著急退燒

在兒童因呼吸道感染引起發燒時, 不用急於退熱, 應根據孩子的體溫和精神狀態來決定。 發熱是身體的一種防禦性反應, 既有利於殲滅入侵的病菌, 又有利於孩子的正常發育。 發燒溫度在38.5℃以下且孩子精神狀態良好時,

可以先用冷敷、溫水擦浴等物理方法降溫。 但體溫高於38.5℃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退熱。

·呼吸道感染的預防和護理

1.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新鮮, 室溫維持在22℃左右, 濕度以60%為宜。 2.如果咽部有幹癢刺激症狀, 可以適量多次給孩子(1歲以上)喝些蜂蜜水或淡鹽水。

3.飲食要清淡、易消化, 還要保證富於維生素和熱量, 但一次不易吃得過多。

4.平時堅持帶孩子去戶外活動,有利於改善肺功能、增強體質, 從而減少患病的幾率。 但要注意不要帶孩子尤其是低齡寶寶去人群聚集的地方, 如商場、超市、電影院等場所, 尤其是當地發生流行性感冒等疾病時, 更要小心。

5.給孩子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 因為孩子的小手喜歡到處觸摸,

接觸到的細菌和寄生蟲就很多。 另外, 低齡寶寶的餵養人在給寶寶餵食前也要先洗手, 避免將細菌、病毒帶給寶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