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教育部科技司司長:領袖氣質和領導才能要從中小學開始培養

未來網黨的十九大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和認識意義, 做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戰略判斷。 “近入新時代, 各領域都需要領袖人才和領軍人才, 領軍人才需要德才兼備, 領袖人才更要有家國情懷。 ”教育部科技司司長雷朝滋說:“然而, 領袖氣質和領導才能不能從大學才開始培養, 要從中小學就開始培養, 特別要高度關注小學教育。 ”

雷朝滋表示, 新時代意味著中華民族迎來從站起來到強起來再到富起來的巨大飛躍。 新時代迫切需要大批具有引領能力的創新創業人才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

引領未來人類文明的發展方向。

新時代要有新氣象, 更要有新作為。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 “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 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 加快教育現代化,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表示, 十九大以後, 教育的主題變了, 現在教育的主題是“加快教育現代化, 建設教育強國”。

教育部科技司司長雷朝滋出席2017中國教育家年會並致辭 未來網記者 李盈盈攝

“面向未來, 中國教育要穩穩立於世界教育中心, 引領世界教育發展潮流, 需要深刻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新使命、新目標、新任務和新要求。 ”雷朝滋認為, “教育現代化本質是人的現代化, 核心是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現代化。

記者梳理發現, 今年9月, 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了《關於深化教育體制改革的意見》, 提出營造健康教育生態, 大力宣傳普及適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樹立全面發展, 人人都能成才, 終身學習等科學教育理念, 使教育更符合人才成長規律。

雷朝滋認為, 過去, 教育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 中國傳統教育培養的人才呈現高均值, 低方差, 拔尖創新人才少, 不適應新時代發展的需求, 越來越明顯。 近入新時代, 各領域都需要領袖人才和領軍人才, 領軍人才需要德才兼備, 領袖人才更要有家國情懷。 “然而, 領袖氣質和領導才能不能從大學才開始培養, 要從中小學就開始培養,

特別要高度關注小學教育。 ”

當今社會已經邁入資訊社會, 人的生產生活乃至思維方式都受到巨大影響, 全球教育發展打上了深深的資訊化烙印。

教育部原新聞發言人、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求真教育實驗研究院院長王旭明說:“教育現代不是設備的現代化, 起核心和關鍵是人的現代化, 人的現代化關鍵是教育理念的現代化。 ”

在雷朝滋看來, 現在的現代化是資訊時代的現代化, 不是工業時代的現代化, 要構建資訊社會現代化教育體系, 資訊技術不僅在改變現在的教育, 同時也在塑造未來的教育。 “未來的教育是基於網路環境更加開放的教育, 是更加重視學生個性化和多樣性的教育, 是引導孩子主動探究和快樂學習的教育,

是讓所有孩子都能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的教育, 是更加強調終身學習的教育, 是更加智慧的教育。 ”雷朝滋補充道。

新時代對教育改革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對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目標。 順應資訊社會發展, 更新教育理念, 變革社會模式, 重構教育體制, 培養創新創業人才已經成為必然要求和現實選擇。

據雷朝滋介紹, 2018年, 國家自然科學資金將大力推進資訊科學、生命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 特別是教育科學的交融合, 利用自然科學的範式和手段研究教育科學的技術問題, 研究人的發展和教育科學基礎問題。

“教育是社會發展進步的基石, 教育將發揮先行者的作用, 為‘一帶一路’創造良好的氛圍。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砥礪奮進, 為加快教育現代化和建設教育強國做出更大新貢獻。 ”雷朝滋如是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