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4歲寶寶眼睛裡長出一條蟲!這是怎麼回事?洗手的重要性!

長沙望城區4歲的寶寶(化名)被媽媽領來湖南省兒童醫院眼科門診, 手裡拿了一個標本袋。

寶媽見到醫生後一臉焦急地說:“醫生, 我從寶寶的眼睛裡找出一條白白的線條樣的蟲子, 當時還看見它在遊動呢。 ”

透過透明的標本袋, 的確發現一條白色線狀的物體。

醫生趕緊與檢驗科的同事聯繫, 第1時間在顯微鏡下進行辨認, 初步的結果為繞蟲。

考慮繞蟲主要寄生於腸道, 在檢驗科醫生的指導下給寶寶採集了肛周標本, 進一步查找是否存在繞蟲蟲卵。

【寶寶眼內取出的蟲體(顯微鏡下)】

繞蟲是如何跑到眼睛裡去的呢?

醫生分析, 寶寶出現肛周瘙癢時, 用手搔抓肛門後, 蟲卵污染到手上, 再經揉眼後進入眼結膜囊內。

在溫度及濕度適宜情況下, 蟲卵發育成了成蟲。 蟲子在眼部爬行, 刺激眼部, 出現異物感、眼紅眼癢等不適, 才被寶媽發現來就診。

寶寶這次是在眼部發現了繞蟲,

其實也可以出現在身體的其他部位。 腸道是它主要的大本營, 其他的如肝臟、膽道、女性生殖系統等。

因侵害的部位不一, 在臨床上的表現也不一樣。 如眼部出現感染, 可以形成肉芽腫, 摸起來一個包塊;也可以出現過敏性結膜炎, 甚至出現眼內炎表現。

【肉眼下的蟲體】

繞蟲分為蟲卵、幼蟲和成蟲三個階段, 成蟲細小, 呈乳白色線狀。

蟲子經常在感染者熟睡下爬到肛門邊出來透透氣, 並產生數以萬計的蟲卵, 而在條件適宜情況下, 6小時後這樣蟲卵就會發育成能夠帶來感染的成蟲了。

感染者常表現為肛周瘙癢, 煩躁不安, 睡眠不安, 食欲減退, 夜間磨牙, 消瘦等改變;而嬰兒常表現為夜間反復啼哭, 容易驚醒。

一旦感染者搔抓肛門後, 通過手—口—糞形成傳播途徑。 尤其是幼稚園及寄宿的孩子們, 未做到飯前便後洗手的良好習慣, 容易形成群體性感染。

【資料圖】

發現寄生蟲感染, 也不用恐慌。

治療上主要是驅蟲治療。 驅蟲藥主要是針對腸道的寄生蟲, 促使其麻痹、死亡並排出體外。 如異位元到身體的其他部位, 可根據臨床的表現, 進行對症處理, 如體表直接取出蟲子;形成包塊予以手術切除等。

寄生蟲的感染關鍵是切斷傳播途徑, 做好預防工作。 尤其是群居的孩子們, 需要切實做好飯前便後洗手, 內褲清洗乾淨後晾曬乾淨殺菌或用水煮沸消毒殺菌。

如發現有小孩感染寄生蟲, 需要進行徹底治療後再回到群體生活, 避免引發反復感染及交叉感染。

點擊文末【瞭解更多】, 有驚喜哦~~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兒童醫院眼科 杜芬 檢驗科 阮洋

湖南醫聊每日提供專業、靠譜、實用、及時的權威健康科普資訊, 讓我們一起收穫健康, 收穫幸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