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明朝六大奸臣之一嚴嵩

嚴嵩是明代的六大奸臣之一, 在嘉靖年間專權長達二十年。 嚴嵩一生通過討好高官、皇帝來獲取官位, 通過剷除異己來增加權勢, 通過結党貪污來豐富錢財, 最後因為道士的一句話而被削官抄家, 落了個無處安葬拋屍荒野的下場。

嚴嵩戲劇扮相

一開始, 嚴嵩只是一個翰林院的小官, 而且一當當了十來年。 之後, 嚴嵩通過巴結討好同鄉的頂頭上司夏言, 在他的舉薦下才平步青雲, 之後還被調入了京城任職, 見了皇帝做了高官, 甚至進入了內閣。 不過等到嚴嵩官居高位, 他就開始忘恩負義, 各種誣陷謀害夏言,

慫恿世宗將他罷官, 最後踩著他的屍體更上一層, 當上了內閣首輔。

除了巴結夏言, 嚴嵩更會討好的其實是皇帝。 世宗沉迷道教, 喜好煉丹等長生不老之術, 於是嚴嵩就投其所好, 不遺餘力地為皇帝建造齋醮修煉用的宮殿, 花費大量精力來撰寫皇帝喜歡的青詞, 因此他也被稱為“青詞宰相”。 就是因為他懂得朕心善於討好, 所以才能在敏感善猜忌的嘉靖皇帝身邊保持恩寵如此之久。

嚴嵩自己權傾朝野, 他的兒子和黨羽也是為虎作倀, 橫行霸道。 他們不斷結黨營私, 通過貪污、賣官等各種方式斂財, 嚴嵩的兒子嚴世蕃曾經誇下海口說, 朝廷還沒他有錢。

最後, 把持朝政二十年的嚴嵩卻突然失去聖寵, 又是罷官又抄家,

而原因只是一個道士給皇帝做的一次扶乩, 說的一句話而已。

嚴嵩壞名聲是怎麼得來的

嚴嵩被《明史》列為明朝六大奸臣之一, 後世流傳的故事、改編的戲劇和電影裡, 他也一直是以奸臣的形象示人。 但其實, 嚴嵩有不少評價是錯誤的, 而且也有許多優點。 那麼嚴嵩如此惡劣遺臭萬年的名聲是怎麼得來的呢?

戲劇裡的嚴嵩

首先, 來自他權力鬥爭的對手。 嚴嵩專權二十年, 剷除了不少異己, 也樹立了許多政敵, 比如徐階。 徐階不僅是嚴嵩倒臺的幕後推手, 據說也是讓他兒子嚴世蕃罪名成立而被斬首的策劃者。 而他想要鬥倒嚴嵩, 謀取更大的權力, 就必須潑髒水。 所以他們對嚴嵩的指責和批評, 往往是有誇張和誣陷的地方。

其次, 來自文人的指責和辱駡。 文人需要贏得名聲謀取官位元, 除了自己寫出一首好詩、好文章之外, 還有一個方式就是批評惡人來樹立自己正義的形象, 而嚴嵩是一個不錯的物件。 兒子啊眾多罵嚴嵩的文人裡, 罵得最凶的是王世貞, 他為嚴嵩寫的傳記裡對他極盡指責, 此外據說以嚴嵩兒子嚴世蕃為原型的小說《金瓶梅》也是出自他手。

然後, 來自清朝朝廷的貶低。 清朝剛建立, 漢族對滿族統治的反感還很深。 清廷為了使漢族文人士大夫服從統治, 一方面大興文字獄, 另一方面就是尋求與他們的相似處。 為了減輕抵觸, 清廷就拿明朝來說事, 把嚴嵩定性為奸臣加以貶責。

最後, 來自百姓的不知情。 嚴嵩的故事和小說在民間各種流傳,

然後又被改編成戲文搬上舞臺, 不明2真相的百姓聽著故事看著戲劇, 裡面嚴嵩奸臣形象也慢慢就深入人心。

嚴嵩怎麼讀

嚴嵩, 是明朝六大奸臣之一。 他的名字讀作yánsōng。 “嚴”是嚴肅的“嚴”, 一般語義就是認真、鄭重、重大, 這裡是姓氏;而嚴“嵩”是嵩山的“嵩”, 是個會意字, 從山從高, 所以它作名詞時就是高山的意思, 作形容詞時就是在形容山很高。

“嵩”字

嚴嵩的名字是“嵩”, 可能與河南的嵩山有關。 而嚴嵩的字“惟中”與嵩山也可能有一定的關係。 因為, 嵩山在中國的五嶽裡被稱為中嶽, 取的是它位於“天地之中”的意思。 而“惟中”的“中”有可能就是在指代中嶽, 如此嚴嵩的名和字就都是在指嵩山。 古人的名和字具有相同或者相似意義的情況有不少,

和嚴嵩極為相似的有張岱, 他的名“岱”與字“宗子”指的都是岱宗泰山。

嚴嵩生於江西新餘市分宜縣介橋村。 據說他所在嚴氏家族最早是居住在福建, 後來在北宋時期因為做官來到江西, 再後來幾代才在現在的位置逐漸形成現在的村莊, 而該村至今也已經有900多年的歷史。 在他們家族中, 男子從政為官的不在少數, 比如嚴嵩的高祖是明永樂年間的進士, 後來官居官至四川右布政使。 而嚴嵩的父親也是一個醉心權力的人, 可惜一直久考不中, 所以才把希望寄託在兒子身上, 一直栽培教育嚴嵩。 嚴嵩是嚴氏一族的第14代孫, 也是最出名的一個。 據說, 現在在介橋村裡, 還有許多與嚴嵩同族的嚴姓後裔。

嚴嵩倒臺

嚴嵩專權了二十年,最後還是倒臺了,不僅被削官還鄉,兒子不久也被定罪殺頭。而嚴嵩自己後來無家可歸,在外流浪兩年後,因病而死,死後還無處安葬,無人弔唁,可以說悲劇十分淒慘。

戲劇裡的嚴嵩

嚴嵩的地位和權力,說到底全部來自嘉靖皇帝對他的寵愛,因此嚴嵩最後倒臺也必然跟皇帝有關。明世宗嘉靖皇帝是一個十分聰明,而且對官場和權力看得清楚很透的皇帝。在嚴嵩父子倆把持朝政、陷害忠良、貪污受賄、胡作非為的時候,他不是沒看到,只不過是不放在心上而已。因此,一些大臣彈劾嚴嵩,他也並不重視。而等到嚴嵩父子開始令嘉靖討厭的時候,那才真正是嚴嵩的末日到了,尤其是萬壽宮失火事件,嚴嵩越發的失去了皇帝的寵信。

而嚴嵩倒臺的幕後主手是當時地位僅此于他的徐階。徐階之前一直隱忍多年,如今感受到嘉靖對嚴嵩態度的轉變,就開始發動對嚴嵩的鬥爭。他把一位擅長扶乩的道士藍道行引見給了迷信道教的嘉靖。而藍道行有次扶乩時,得出的結果是“分宜父子,奸險弄權”,明確地把矛頭指向嚴嵩父子。嘉靖問為何上天不誅殺他,道士回答說是留著由皇帝來正法。之後,在他人的彈劾以及徐階的慫恿下,嘉靖罷黜了嚴嵩的官職,勒令他回家。

之後,嚴嵩的兒子嚴世蕃也在徐階等人的預謀下,被彈劾入獄,第二年結案後,嚴世蕃被斬首,嚴嵩也抄家,徹底倒臺。

嚴嵩抄家

嚴嵩以及其兒子嚴世蕃在明朝嘉靖年間,總共專權長達20年之久。期間,兩人通過接受賞賜、貪污受賄、賣官鬻爵、巧取豪奪等途徑,不斷斂財導致富可敵國的地步,所以嚴世蕃才敢口出狂言說朝廷沒他富。最後,兩人倒臺被抄家,錢財一半充邊餉,一半入內庫。

《天水冰山錄》

貪官錢多又來路不明,因此他們大多喜歡藏錢。不過據說嚴嵩和他兒子嚴世蕃對藏錢有不同的喜好。嚴嵩比較低調,把成堆的金銀錠、金銀條都回爐再造,變成鍋碗瓢盆等日用品。和父親不同,嚴世蕃就奢華得多,他很享受金山銀山圍繞的感覺,所以就在家挖了十幾個地窖來放金銀珠寶。

嚴嵩倒臺後不久,嚴世蕃被人彈劾而下獄,第二年結案後斬首,嚴嵩也因此被削籍,同時兩人的家產全部被抄。據說,當時為了抄家把他的家產列成一份清單,因為數量實在龐大,記錄的字數越來越多,最後總計六萬多字,變成了一本書。書名叫《天水冰山錄》,取的是“太陽一出冰山落”的意思。

據《天水冰山錄》記載,嚴嵩抄家時總查出了黃金一萬多兩,白銀兩百多萬兩,以及幾千件金銀珠寶首飾等。就嚴嵩的金銀而言,和他之前的大太監劉瑾抄家時搜出的黃金250萬兩、白銀5000萬兩相比,的確小巫見大巫了,甚至還不如他的一些手下。

但和沒文化俗氣的太監不同,嚴嵩本身很有文學造詣,所以自然就很喜歡附庸風雅,他常常拿錢來換各種書畫、典籍等物件。嚴嵩收藏的自然都是上乘的書畫,罕見的孤本,這些文物的價值就不是一般金銀可以相比。

嚴嵩後人

嚴嵩雖然高夀但因為只有一個妻子沒有小妾,所以一生子嗣極少,只有兒子嚴世蕃和兩個女兒。據記載,嚴嵩只有6個孫子和1個孫女,外加兩個恩養孫子。再加上後來嚴嵩倒臺嚴世蕃斬首,他的後人如何成了一個謎。

嚴嵩故里

嚴嵩一家,他的妻子在他倒臺前就以去世,兒子嚴世蕃後來被彈劾入獄時隔一年就被斬首,自己要再兩年後才因病逝世。至於嚴嵩其他家人的情況正史記載較少,不過史書也沒有嚴嵩被滿門抄斬之類的記載,因此他們存活的可能很大。

據說,嚴嵩倒臺嚴世蕃被斬首的時候,受其牽連他的家人中有27個被下令遣送去戍邊,說是戴罪立功。而等到明朝萬曆年間,張居正開始專政,嚴嵩的政敵徐階等人也已經死的死、倒的倒,因此嚴嵩後人又開始回到了官場。比如嚴嵩的第二個孫子,嚴紹庭據說因為平定倭寇侵擾有功,而被官復原職。而他的兒子嚴雲從後來更是高中武進士,也曾經為朝廷屢立戰功,在明朝滅亡後也沒有入清朝為官,是嚴嵩的後人裡面相對比較顯貴和出名的一個。

不過,關於嚴嵩的後人的記載基本上也就到嚴雲從為止。因為清朝剛剛建立,漢族對滿族統治的反感還很深,所以反抗不斷。於是,清朝開始大興文字獄,殺害了不少不順從統治的漢族文人士大夫。清廷為了緩和矛盾,就拿明朝來說事,把嚴嵩定性為奸臣加以貶責。至此,嚴嵩的後人的境遇可想而知,大概他們也是那個時候開始過上了隱姓埋名的生活。

嚴嵩倒臺

嚴嵩專權了二十年,最後還是倒臺了,不僅被削官還鄉,兒子不久也被定罪殺頭。而嚴嵩自己後來無家可歸,在外流浪兩年後,因病而死,死後還無處安葬,無人弔唁,可以說悲劇十分淒慘。

戲劇裡的嚴嵩

嚴嵩的地位和權力,說到底全部來自嘉靖皇帝對他的寵愛,因此嚴嵩最後倒臺也必然跟皇帝有關。明世宗嘉靖皇帝是一個十分聰明,而且對官場和權力看得清楚很透的皇帝。在嚴嵩父子倆把持朝政、陷害忠良、貪污受賄、胡作非為的時候,他不是沒看到,只不過是不放在心上而已。因此,一些大臣彈劾嚴嵩,他也並不重視。而等到嚴嵩父子開始令嘉靖討厭的時候,那才真正是嚴嵩的末日到了,尤其是萬壽宮失火事件,嚴嵩越發的失去了皇帝的寵信。

而嚴嵩倒臺的幕後主手是當時地位僅此于他的徐階。徐階之前一直隱忍多年,如今感受到嘉靖對嚴嵩態度的轉變,就開始發動對嚴嵩的鬥爭。他把一位擅長扶乩的道士藍道行引見給了迷信道教的嘉靖。而藍道行有次扶乩時,得出的結果是“分宜父子,奸險弄權”,明確地把矛頭指向嚴嵩父子。嘉靖問為何上天不誅殺他,道士回答說是留著由皇帝來正法。之後,在他人的彈劾以及徐階的慫恿下,嘉靖罷黜了嚴嵩的官職,勒令他回家。

之後,嚴嵩的兒子嚴世蕃也在徐階等人的預謀下,被彈劾入獄,第二年結案後,嚴世蕃被斬首,嚴嵩也抄家,徹底倒臺。

嚴嵩抄家

嚴嵩以及其兒子嚴世蕃在明朝嘉靖年間,總共專權長達20年之久。期間,兩人通過接受賞賜、貪污受賄、賣官鬻爵、巧取豪奪等途徑,不斷斂財導致富可敵國的地步,所以嚴世蕃才敢口出狂言說朝廷沒他富。最後,兩人倒臺被抄家,錢財一半充邊餉,一半入內庫。

《天水冰山錄》

貪官錢多又來路不明,因此他們大多喜歡藏錢。不過據說嚴嵩和他兒子嚴世蕃對藏錢有不同的喜好。嚴嵩比較低調,把成堆的金銀錠、金銀條都回爐再造,變成鍋碗瓢盆等日用品。和父親不同,嚴世蕃就奢華得多,他很享受金山銀山圍繞的感覺,所以就在家挖了十幾個地窖來放金銀珠寶。

嚴嵩倒臺後不久,嚴世蕃被人彈劾而下獄,第二年結案後斬首,嚴嵩也因此被削籍,同時兩人的家產全部被抄。據說,當時為了抄家把他的家產列成一份清單,因為數量實在龐大,記錄的字數越來越多,最後總計六萬多字,變成了一本書。書名叫《天水冰山錄》,取的是“太陽一出冰山落”的意思。

據《天水冰山錄》記載,嚴嵩抄家時總查出了黃金一萬多兩,白銀兩百多萬兩,以及幾千件金銀珠寶首飾等。就嚴嵩的金銀而言,和他之前的大太監劉瑾抄家時搜出的黃金250萬兩、白銀5000萬兩相比,的確小巫見大巫了,甚至還不如他的一些手下。

但和沒文化俗氣的太監不同,嚴嵩本身很有文學造詣,所以自然就很喜歡附庸風雅,他常常拿錢來換各種書畫、典籍等物件。嚴嵩收藏的自然都是上乘的書畫,罕見的孤本,這些文物的價值就不是一般金銀可以相比。

嚴嵩後人

嚴嵩雖然高夀但因為只有一個妻子沒有小妾,所以一生子嗣極少,只有兒子嚴世蕃和兩個女兒。據記載,嚴嵩只有6個孫子和1個孫女,外加兩個恩養孫子。再加上後來嚴嵩倒臺嚴世蕃斬首,他的後人如何成了一個謎。

嚴嵩故里

嚴嵩一家,他的妻子在他倒臺前就以去世,兒子嚴世蕃後來被彈劾入獄時隔一年就被斬首,自己要再兩年後才因病逝世。至於嚴嵩其他家人的情況正史記載較少,不過史書也沒有嚴嵩被滿門抄斬之類的記載,因此他們存活的可能很大。

據說,嚴嵩倒臺嚴世蕃被斬首的時候,受其牽連他的家人中有27個被下令遣送去戍邊,說是戴罪立功。而等到明朝萬曆年間,張居正開始專政,嚴嵩的政敵徐階等人也已經死的死、倒的倒,因此嚴嵩後人又開始回到了官場。比如嚴嵩的第二個孫子,嚴紹庭據說因為平定倭寇侵擾有功,而被官復原職。而他的兒子嚴雲從後來更是高中武進士,也曾經為朝廷屢立戰功,在明朝滅亡後也沒有入清朝為官,是嚴嵩的後人裡面相對比較顯貴和出名的一個。

不過,關於嚴嵩的後人的記載基本上也就到嚴雲從為止。因為清朝剛剛建立,漢族對滿族統治的反感還很深,所以反抗不斷。於是,清朝開始大興文字獄,殺害了不少不順從統治的漢族文人士大夫。清廷為了緩和矛盾,就拿明朝來說事,把嚴嵩定性為奸臣加以貶責。至此,嚴嵩的後人的境遇可想而知,大概他們也是那個時候開始過上了隱姓埋名的生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