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在中國思想史上一直是“創造性心靈的靈感源泉”, 它也是《四書》中最能淋漓盡致地展現中國人人生智慧和哲學洞見的著作。 大千世界, 芸芸眾生, 待人、交友、為政、處事, 要得心應手, 恰到好處, 都需要為人處世的智慧, 在競爭激烈, 人際關係複雜的今日, 研讀和借鑒《中庸》中的智慧, 顯得彌足珍貴。

《中庸》曰:“人一能之, 己百之;人十能之, 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 雖愚必明, 雖柔必強。 ”別人下一個功夫, 我下上百個功夫;別人下十個功夫, 我下上千個功夫。 如果堅持如此, 儘管我的資質差, 也能明智;儘管弱小, 有了這種“己百己千”的真誠精神,

也就功到自然成了。

《易經》中有這樣一句話:“天行健, 君子以自強不息。 地勢坤, 君子以厚德載物。 ”意思是告訴人們要善於學習, 只有善於學習, 才能走向成功。 每天學習一點點, 十年之後你就能獨領風騷。 因此, 在社會不斷進步發展的發展, 我們也要抓住每一分可以利用的時間, 堅持學習, 提高自己的能力, 將自己的事業和人生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南懷瑾說:“沒有什麼腦袋好不好的, 是肯用心與不肯用心之故。 你把我這句話仔細研究, 聰明的人一聽就會, 就記住了, 我笨, 我多念一百遍, 也成功了。 所以“勤能補拙”這四個字要記住。 ”

如果一隻笨鳥想要先飛, 就得懂得預先精進地練習, 甚至常常是成百上千次的練習。

如果一個學生資質不是很好, 但堅持課前認真地預習, 到時帶著疑問聽課, 學習效果就會顯著提高。 勤能補拙!只要付出了, 就一定會有收穫。 不努力一把, 永遠都不知道自己的能量有多大!

一個人只要肯用功, 即使智慧不夠, 最終也可以成功。 章學誠是清朝著名的史學家、思想家。 他從小很笨, 常挨老師的板子, 同學們都笑話他, 可他說:“記性差不要緊, 我要笨鳥先飛。 ”一篇文章別人讀幾遍就讀熟了, 他要讀幾十遍甚至上百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