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兒時的美味,你可曾記得?

記得小時候, 在一場雨過後, 最有趣的事情就是叫上幾個發小去拾地軟了。 在田間地頭, 在那些不被人注意的圪嶗拐角處, 慢慢地, 細細地尋找, 有時找到了一倆片, 便向夥伴們炫耀, 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高興。

只見那地軟一片片地簇集在一起, 鮮活而潤澤;此時的地軟, 才是名副其實的地軟。 而更多的時候, 拾地軟日子陽光燦爛, 這時你所面對的, 就只能是乾巴巴、皺巴巴的地皮了。 但不管是濕還是幹, 我們都高高興興地把一小籃地軟提回家, 交給媽媽, 反復淘洗, 去淨泥沙(這一道工序很緊要, 不可絲毫的馬虎)。

母親把它切碎後, 再與豆腐丁、姜米、蔥花, 花椒粉、鹽等調料混合盤成餡兒, 下來就是製成發麵包子上籠急火蒸熟。 當然, 餡兒裡香油是要多放的, 唯如此, 熱騰騰的地軟包子才會在雋雅清淡的同時, 又不失豐腴柔美, 讓人回味悠長。

地軟在植物譜系中屬層次比較低的藻類, 對生存環境的要求不高, 所以從北到南, 到處都有它的蹤跡, 作為中國菜肴的一種珍貴食材。

另外, 地軟還是作羹湯的上好食材。 把去淨浮油的湯燒開, 加入洗淨的地軟和切碎的豆腐丁。 煮開後, 加入雞蛋花, 這樣, 這道羹營養亦葷亦素, 色彩黑、黃、白分明, 的確是一味色、香、味俱佳的美食。

長大後, 慢慢地離家越來越遠, 但家鄉的每一道美食都成為我永恆的記憶,

成為我的記憶中的牽絆, 尤其是肚子裡的那“饞蟲”勾的我非常的戀家, 家鄉的生活給了我們那麼多的回憶, 無論它貧窮或富裕, 我的情感都在那裡深深地紮下了根, 只想對在外的遊子說一聲:常回家看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