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世界大事記之1596年李時珍《本草綱目》出版

​《本草綱目》是中國古代藥學史上部頭最大、內容最豐富的藥學著作。 作者是明朝的李時珍, 撰成于萬曆六年(1578年), 萬曆二十三年(1596年)在南京正式刊行。 全書收載藥物1892 種, 附藥圖1000 餘幅, 闡發藥物的性味、主治、用藥法則、產地、形態、採集、炮製、方劑配伍等, 並載附方10000 餘。 本書有韓、日、英、法、德等多種文字的全譯本或節譯本。

​《本草綱目》是以宋朝唐慎微的《證類本草》為資料主體增刪考訂而成的。 李時珍用了大約27年的時間才編寫完成《本草綱目》, 經過了三次改寫, 于萬曆六年(1578年)才最終完成。 在這個過程中, 李時珍參考了800多種書籍,

多次去各地進行實地考察, 採集樣本, 耗費了他非常大的心血。

《本草綱目》的書名是在書籍編撰完成後由李時珍定名的。 為了《本草綱目》一書的體例, 李時珍翻閱了不少書籍, 並從《通鑒綱目》中得到啟示, 決定採用“以綱挈目”的體例來編這部書, 並以《本草綱目》這個名稱作為自己經歷二十七年搜集、整理、編纂的這部書的書名。

​《本草綱目》共有52卷, 載有藥物1892種, 其中載有新藥374種, 收集醫方11096個, 書中還繪製了1111幅精美的插圖, 方劑11096首(其中8000餘首是李時珍自己收集和擬定的), 約190萬字, 分為16部、60類。 每種藥物分列釋名(確定名稱)、集解(敘述產地)、正誤(更正過去文獻的錯誤)、修治(炮製方法)、氣味、主治、發明(前三項指分析藥物的功能)、附方(收集民間流傳的藥方)等項。

全書收錄植物藥有881種, 附錄61種, 共942種, 再加上具名未用植物153種, 共計1095種, 占全部藥物總數的58%。 李時珍把植物分為草部、穀部、菜部、果部、本部五部, 又把草部分為山草、芳草、溼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雜草等九類, 是中國醫藥寶庫中的一份珍貴遺產。

全書可分為三部分:

1、卷首部分----“本草綱目凡例”。 其內容包含本卷的目錄以及附圖1160幅。

2、卷一至卷四部分----“序例”和“百病主治藥”。

3、卷五至卷五十二部分----這是《本草綱目》的主要內容, 它把所收錄的1892藥物細分為16部, 部下又分類, 總計60類。 在大多數藥物後面, 都附有歷代的經驗藥方11096個, 其中有8160個是來自李時珍親自收集。

《本草綱目》集中國16世紀之前藥學成就之大成, 是對16世紀以前中醫藥學的系統總結,

被譽為“東方藥物巨典”, 對人類近代科學影響巨大。

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藥物學家趙學敏撰《本草綱目拾遺》, 用意在拾遺補正《本草綱目》, 其中新增716種藥材, 補充161種藥物內容, 糾舉錯誤34條。
​趙學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