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駕乘八駿的金立,能在“全面屏”的風口上飛起來嗎?

本以為2017年的中國智慧手機市場會伴隨榮耀V10的到來就畫上了句號, 誰成想在最後時刻又蹦出來了金立打出了一波水花。

上月底, 金立一下子發佈了八款全面屏新機的消息刷爆了整個通信圈, 不按常理出牌自然讓這一舉動受到了不小的爭議, 一時間圈內圍繞著金立此舉究竟有何意義的討論聲絡繹不絕。 看好者有之, 看衰者也不少, 但大家都產生了一個共識, 那就是金立想火想瘋了。

孤注一擲的金立

說金立這次有點孤注一擲一點也不為過, 因為一下子發佈八款手機, 且款款都載入全面屏,

還化名叫“全全面屏”的舉動實在讓人費解, 想不出金立除了使勁蹭熱點想紅之外還有什麼其他動機。

按理說15年的經歷已足以讓金立磨煉成一個沉穩、成熟的老將, 不會再表現的如此橫衝直撞。 誰知在銷量面前, 它還是失去了大將風範, 變成了一個衝動的毛頭小子。

翻看市場發佈的“11月第三周中國暢銷手機TOP25”, 國產機依舊是華為、OV、小米的各種端位的機型在佔據天下, 而金立無緣進入。 但10月的中國手機“1000-1999元暢銷機”和“2000-2999元暢銷機”金立是榜上有名的, 且在“10月國產機2000-2999元暢銷機型TOP20”中憑藉M7和S10分別排名第5和第6, 而M6 Plus和M6則分別排到了第十三和第十七。 這說明金立是有市場價值的, 且市場潛能還不小, 如果加以好好挖掘金立勢必會重新站起來走進人們的視野。

近幾年來, 金立為了重新奪得關注可謂是煞費苦心, 不僅走和OV一樣的路子頻繁贊助各大綜藝節目以圖轟炸式霸屏, 還要和小米、華為一樣開始走線上路線。 不過金立的線下管道既不像OV一樣如此震撼, 線上管道也不像華為、小米一樣成功, 所以金立的地位一直比較尷尬, 就這樣不溫不火地存在了15年。

近期金立能讓用戶談論的焦點, 大概也只在於其代言人薛之謙的負面新聞, 然而金立非但沒有趕緊撤換掉他, 還依舊十分支持他來代言。 不過這種反其道而行之的做法, 讓人更多想到的不是金立“講義氣、不勢利”而是“博眼球、博出位”, 畢竟在所有智慧機都想辦法搞各種行銷來吸引關注度的大環境下,

金立再有“義氣”也不會被正常理解, 況且它還在新手機上暴露出了如此多的野心。

今年全面屏雖是大勢, 但它的到來是要讓國產機的傳統設計做出不少讓步的。 比如搭載上全面屏就需要考慮HOME鍵應該怎樣安放(不少手機放在了後面), 攝像頭和聽筒(取消了)又該怎麼設計, 以及是否需要開發新型的手機識別方式(FaceID)。

“牽一髮而動全身”, 智能機都紛紛在今年開啟了改變的道路。 可是其他品牌像華為、OV、小米等都只是嘗試性的在新機中的一兩款使用了全面屏, 其他的依舊沿用原來的設計, 就是怕突然間所有產品都換成全面屏, 用戶會不習慣因而不買帳, 所以沒有冒風險全部改變。

然而金立卻在看准全面屏的火爆之後就把所有新產品都換上了全面屏,

且將八款新機的價格設定成從999元到4899元不等, 如此大有大網捕“魚”的氣勢。 不過對此用戶是否買帳, 就很難說了。

銷量能否進入前五?

縱觀國產手機的銷量, 前四名一直被華為、OV和小米把持著, 但第五名卻很飄忽不定。 由於前四家的手機佈局已經很成熟, 因此很少會有新產品能突破它們的城牆對其構成威脅。 但從潛力來看, 金立是最有可能。 而之所以不溫不火, 可能與手機的設計有關。

首先在軟體方面, 其它手機都是搭載的高通的晶片處理器, 而金立使用的卻是聯發科的處理器。 兩者對比起來還是有一定懸殊的, 所以金立手機的各種性能很可能滿足不了使用者的需求才頻遭忽視。

其次, 在硬體方面, 金立的外觀設計也沒有OV那樣精美引人, 甚至還被人吐槽過太老, 這次雖然有八款新品出來, 但從外觀上來看, 還是有點差強人意。

不過金立這次的軟體配置相較以往已經有了很大改變。 據悉, 其M7 Plus配備了一塊6.43英寸的AMOLED螢幕, 還搭載了高通驍龍660處理器, 且擁有一塊5000毫安培的大容量電池, 算是比較有誠意的作品了, 但是其售價卻高達4399元。 而其另一款新品S11S, 擁有四曲面玻璃後蓋, 搭載聯發科Helio P30處理器, 配備一塊6.01英寸AMOLED顯示幕, 還擁有3600毫安培的電池容量, 售價是3299元。 不過不知為何, 看到這兩款手機的配置和價格, 5Giii總有一種價值與價格不符的感覺。

如今, 金立的新機馬上就要與用戶見面了, 在這為數不多的2017年剩下的時間, 它急忙推出的這八款新品究竟能否沖進前五,還需要市場的考驗。

它急忙推出的這八款新品究竟能否沖進前五,還需要市場的考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