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2017年十大全面屏手機盤點,除了iPhone X和華為mate 10還有誰?

2017年的手機市場什麼最火?在上半年你會說是全面屏, 但是當進入下半年你會說人工智慧(AI)。 是的, 2017年發佈的手機如果不是全面屏, 不帶有AI元素, 那廠商一定要低調低調再低調。 否則的話, 萬千網友定然會噴出諸如“老土”、“out”這些的詞彙。

用過全面屏手機的人都知道, 全面屏手機帶來的視覺體驗是非常震撼的, 不但玩競技類遊戲時視野更寬廣, 看視頻時的體驗也提升了不少, 從16:9到18:9的螢幕比例變化讓手機的握感更好。 然而, 2017年的全面屏手機太多, 很多網友可能一時間都沒有緩過神來, 不知道該如何選擇合適自己的手機。

現在跟著與非網小編一起去回顧一下2017年十大全面屏手機吧。

如果我們空口無憑的拿出一份名單, 肯定難以服眾, 在開始羅列“2017年十大全面屏手機”之前, 我們需要一份資料作為支撐, 讓我們先選擇出這十大全面屏手機, 然後一一給大家進行介紹。

我們講全面屏手機, 螢幕當然是首要的評定標準, 國外權威評測機構的這份詳細的評測結果資料可能會給予我們一些提示。

螢幕尺寸對比

螢幕圖元對比

屏占比對比

首先, 我們分別在螢幕尺寸、螢幕圖元和屏占比上進行了對比, 可以很明顯的看到每一部全面屏手機在螢幕上的資料, 然後做一個直觀的比較。

記憶體對比

存儲對比

看完了各大手機在記憶體和存儲方面的對比資料,

大家最關心的應該就是拍照了。 後置攝像頭和前置攝像頭的參數能夠很好的說明手機的拍照實力。 不過, 在這個基礎上, 我們還是找到了DxOMark的資料作為最後的結果。 我們先看下各個手機在前後置攝像上面的參數對比:

後置攝像頭參數對比

前置攝像頭參數對比

接下來, 我們看一下DxOMark的排行榜:

DxOMark排行榜

雖然不是全部的全面屏機型都能上榜, 但是還是給了我們重要的參考。 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2017年十大全面屏手機”出爐的時刻到了。

結合資料分析統計, 排除非全面屏手機的“干擾因素”, 2017年八大全面屏手機分別是:iPhone X(前十名上榜6次)、三星S8/S8+(前十名上榜4次)、華為mate10/mate 10 Pro(前十名上榜7次)、穀歌Pixel 2/2 XL(前十名上榜10次)、LG V30(前十名上榜6次)、HTC U11+(前十名上榜8次)、一加手機5T(前十名上榜6次)、三星note 8(前十名上榜6次)。

(以上排名不分前後)

我們的主題是“2017年十大全面屏手機”, 而現在根據資料對比出來的只有八大。 那麼, 接下來兩位“補位”手機如何選擇呢?我們決定在小米MIX 2、榮耀V10、OPPO R11S/R11S plus、vivo X20、努比亞Z17s以及金立M7中進行選擇, 我們從以下幾個角度選擇前二。

處理器

綜合手機CPU天梯圖的結果, 在處理方面表現突出的是小米MIX 2(或者努比亞Z17s)和榮耀V10。

手機CPU性能天梯圖

螢幕尺寸

在螢幕尺寸的對比上, 我們看一下各款手機螢幕尺寸的官方資料:小米MIX 2為5.99英寸, 2160x1080圖元;榮耀V10為5.99英寸, 1080x2160 圖元;OPPO R11S為6.01英寸, 1920x1080圖元;vivo X20為6.01英寸, 2160x1080圖元;努比亞Z17s為5.73英寸, 2040x1080圖元;金立M7為6.01英寸, 2160x1080圖元。

在螢幕這一項, 你很難看到差距, 這些數字上的細小差異肉眼在使用手機的時候很難察覺到。

記憶體和存儲

第三項, 我們對比上述幾款全面屏手機的記憶體和存儲。 小米MIX 2為6GB記憶體和64GB/128GB/256GB存儲;榮耀V10為4GB記憶體和64GB存儲;OPPO R11S為4GB記憶體和64GB存儲;vivo X20為4GB記憶體和64GB存儲;努比亞Z17s為6GB記憶體和64GB存儲;金立M7為6GB記憶體和64GB存儲。

因此, 從記憶體和存儲的角度上, 我們可以選擇出小米MIX2、努比亞Z17s和金立M7。

拍照性能

現在買手機, 你很難不去注意手機的拍照性能, 我們看一下各款手機的官方資料。 小米MIX 2為1200萬圖元後置和500萬圖元前置;榮耀V10為2000萬圖元+1600萬圖元後置雙攝和1300萬圖元前置;OPPO R11S為1600萬圖元+2000萬圖元後置雙攝和2000萬前置攝像;vivo X20為(2400萬感光單元)2x1200萬圖元+500萬圖元後置和(2400萬感光單元)2x1200萬圖元前置;努比亞Z17s為1200萬圖元+2300萬圖元後置雙攝和雙500萬圖元前置;金立M7為1600萬圖元+800萬圖元後置雙攝和800萬圖元前置攝像。

各位可能覺得數字對比並不絕對公平, 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OV在攝像上的造詣還是很深的。

電池和快充

在最後一項, 我們的關注點在電池容量和快充規格上, 手機使用時間的長短很影響用戶體驗, 從這一點上看一下幾個手機的表現。

小米MIX 2為3400mAh, 支持快充3.0;榮耀V10為3750mAh, 支持5V/4.5A快充;OPPO R11S為3000mAh, 支持VOOC閃充;vivo X20為3245mAh;努比亞Z17s為3100mAh, 支持26W閃充;金立M7為4000mAh。

綜合快充和電池存儲容量資料來看, 榮耀V10稍稍領先一些。

現在, 我們綜合以上各項對比, 選擇了榮耀V10、小米MIX2作為最終的補位機型, 你可能會說為什麼不選擇努比亞Z17s, 原因可能就是“雞蛋裡挑骨頭”——該款手機在尺寸和螢幕圖元上的稍稍劣勢。

接下來與非網小編將對“2017年十大全面屏手機”一一做詳細的介紹。

iPhone X

iPhone X是蘋果公司於北京時間2017年9月13日淩晨1點,在Apple Park新總部的史蒂夫·約伯斯劇院會上發佈的新機型。其中“X”是羅馬數字“10”的意思,代表著蘋果向iPhone問世十周年致敬。

iPhone X

市調機構IHS根據iPhoneX上市三周就占全部iPhone基礎活躍使用量的2%,創下iPhone誕生以來的歷史最好紀錄,認為iPhoneX在今年四季度的銷量可以達到3100萬,而整體iPhone的銷量將達到8880萬同樣將會創下季度歷史最好紀錄。與非網小編認為在蘋果未出現下一個科技爆款產品之前,iPhone X的熱點效應最可能助力蘋果成為萬億美元級別公司。

iPhone X

區別於往屆iPhone的設計風格,iPhone X採用了前後雙玻璃面板,看起來的確有些向經典致敬的意味,中框採用了不銹鋼材質加以打磨,與前後玻璃面板向呼應,圓滑過渡,不會給人以突兀的感覺,當然,畢竟不是一體化工藝,當你仔細觸摸,還是會感覺到銜接處會有縫隙的存在。而iPhone X設計上最“引發爭議”的是“齊劉海”,將所有重要元器件集中於一處,iPhone X的“齊劉海”讓人又愛又恨。

顯示效果上,iPhone X首次採用OLED螢幕顯示面板,不過並非常規的OLED螢幕,而是完全為iPhone X量身打造的,官方資料來看,其擁有1000000:1的對比度,有著2436x1125圖元高解析度,以及高亮度、廣色域的支持,有著更好的色彩精准度,同時能夠支援HDR顯示。

而在iPhone X在“齊劉海”中還有一個領先行業的技術——人臉識別,蘋果用Face ID取代了Touch ID。首次註冊Face ID時,點陣投影器會將30000多個肉眼看不到的光點投射到你的臉部繼而繪製出只屬於你的專屬臉譜,接著通過紅外鏡頭讀取臉部圖案並將資料加密存儲至手機的A11仿生處理器的安全隔區中,這樣註冊過程就完成了。當解鎖時,首先依然通過點陣投影器繪製臉部圖案,然後通過紅外鏡頭讀取資料與已經存儲在手機中的臉部資料進行比對,如果匹配成功就完成解鎖,如果不成功則說明是別人在試圖解開你的手機。

蘋果A11處理器

談論蘋果每年的旗艦手機,你的目光會不由自主的放到蘋果A系列處理器上,今年當然就是蘋果A11處理器。A11擁有6核心處理器、採用異構多處理(HMP)和集成GPU,其中6個處理核心由兩個高性能核心(代號Monsoon)和四個節能核心(代號為Mistral)組成,但與去年是四核A10不同,A11可以同時使用所有核心。

蘋果聲稱A11相比A10快25%、四個節能核心更是快了70%,台積電10納米工藝包含了43億個電晶體、尺寸上則比A10減少了30%。根據Geekbench的跑分測試結果顯示,A11單核心成績為4260分,而多核心則為10221分。

iPhone X

而我們從DxOMark也看到iPhone X恐怖的拍照能力。從照片可以看出iPhone X的雙攝在人像模式上並沒有特別的升級,依然是目前業內最強的呈現。配合“人像光效”很容易製作出非常有質感的照片。如果是弱光下,防抖鏡組允許X的長焦端使用更慢的快門,在日常成像時,也能夠提升成片率。用依然沒有自動美顏的iPhone X自拍是一個很有挑戰性的事情,不過它的優勢在於,不借助旁人之手,就能夠自行調整拍攝角度,直到自己滿意。

三星note 8

北京時間8月23日23點,三星在紐約舉行蓋樂世新品發佈會,三星Note 8正式亮相。作為三星重要的旗艦機型,Note系列相比S系列在風格上更偏向商務,同時體驗也有很多不同之處,比如S Pen。

三星note 8

三星note 8算是三星“爆炸門”事件的真正拯救者,在上一代的安全缺陷陰影裡,三星note 8需要拿出更強有力的配置和性能。

在配置上,三星Note 8毋庸置疑是旗艦級水準!搭載10nm處理器(高通驍龍835/Exynos8895),6GB記憶體,64GB起步,支援雙卡雙待或者單卡+MicroSD存儲擴展(最高128GB),在S Pen以及Bixby均有升級,支持虹膜識別、面部識別、快速無線充電、IP68級防塵防水(包括S Pen),電池容量3300mAh。

三星note 8

由於採用了全面屏,該機的指紋識別模組同樣被安置在了機身背部,與雙攝、LED閃光燈、心率模組排布在一起。使用指紋識別對於部分使用者而言,可能需要時間來習慣這種操作。三星Note 8除了PIN解鎖、指紋解鎖、密碼解鎖、圖形解鎖往外,同樣支持虹膜解鎖及面部解鎖,反應十分迅速。

作為三星年度旗艦機,三星note 8在拍照上的配置也毫不吝嗇。三星Note 8配備的雙攝(後置雙攝像頭圖元均為1200萬,主F1.7+輔F2.4),支援2倍光學變焦、人像模式等。三星Note 8的雙攝像頭均配備OIS光學防抖,因此在運動拍照及錄製視頻的表現更加清晰。

還有一點不得不提——S Pen,這也是三星Note系列的特色和亮點之一!三星Note 8的S Pen(達到4096級壓感)不僅支持懸浮翻譯、放大鏡、智慧選取等,還新增Bixby Vision、彩繪與動態消息等功能。動態消息將記錄使用者繪畫過程,更加有趣。值得一提的是通過S Pen使用者可以在息屏狀態下書寫和編輯,更加方便。日常辦公和應用時可以更加簡單高效,據悉息屏狀態下編輯可保留100張筆記。三星Note 8的S Pen同樣支持IP68級防塵防水,並且可以在水下進行書寫。

穀歌pixel 2 XL

從去年的google Pixel開始,穀歌“親兒子系列”在拍照上的實力就凸顯了出來,今年更是如此。和去年的Google Pixel相比,Google Pixel 2的DxO評分狂漲8分,評分高達98分,一舉將剛剛登頂的iPhone 8 Plus和三星Note 8(同為94分)甩在了身後。相機參數方面,Google Pixel 2採用的是12.2MP 的後置鏡頭,同時加入了對光學 + 電子混合防抖位址集區,並且加入基於軟體和Dual Pixel技術的景深模式,以彌補沒有雙攝的遺憾。

穀歌pixel 2 XL

為了在機身正面留出身歷聲揚聲器的空間,Google Pixel 2的額頭和下巴要比其他的全面屏手機寬很多。Pixel 2 XL在設計上的變化就沒那麼大了。除了全面屏和新的配色之外,這款手機的外觀並沒有太大的變化。另外值得一提的是,Pixel 2 XL的上下邊框雖然比上代機型有所縮窄,但由於需要容納攝像頭和揚聲器,依然比較厚,而不是像iPhone X那樣正面幾乎全部被螢幕所佔據。

穀歌pixel 2 XL

Pixel 2 XL在性能方面可能就沒什麼好說的了。它所使用的驍龍835+4GB RAM是今年Android旗艦的標配,性能表現和iPhone X相比肯定略遜一籌。但別擔心,這並不意味著Pixel 2 XL的性能會很差——正相反,它絕對可以勝任任何強度的處理任務——只不過不如iPhone X那麼變態罷了。

軟體是穀歌的看家本領,Pixel 2 XL也因此十分偏重對於Google Assistant智慧助手的使用。這款手機的邊框支持壓力感應,你可以通過擠壓手機來啟動Assistant。

LG V30

LG自從退出中國市場之後,似乎淡出了我們的視野。不過,LG作為一家擁有螢幕、電池等元件技術的企業,在智慧手機行業也有自己的用戶和市場,而且技術上也頗具看點。

實際上最早18:9螢幕就是LG公司推廣的,不過在他們的產品上並沒有好的效果,還是三星和蘋果將它發揚光大了。而LG公司的旗艦V30沒有在中國銷售,但還是引起了業內的關注,現在他們帶來了V30 Signature版本,這款手機售價高達200萬韓元,折合人民幣大約1萬2千元左右。

LG V30

硬體方面,配置了驍龍835處理器,採用2K級別的6英寸18:9螢幕,內置64GB RAM和256GB ROM存儲,後置1600萬+1300萬圖元,電池容量為3300mAh,支援QC3.0快速充電和NFC功能等等。

儘管LG V30有著十分輕薄的體積,但卻同樣擁有堅固的機身,不僅首次加入了IP68防水功能,而且還採用了H-Beam(H型鋼)結構,試圖借助這種常用于現代建築中將邊緣及金屬框架整合在一起的技術來提升耐用性和抗拉強度。此外,該機還擁有玻璃材質後蓋,並且前後機身都覆蓋有大猩猩五代玻璃進行防護,同時還通過了MIL-STD 810G跌落測試專案,符合軍規標準。

LG V30

而作為LG V30最大特色之一,該機此次配備了6英寸FullVision顯示幕和改用了全新的OLED面板,支持18:9縱橫比例和2880×1140解析度。同時雖然該機取消了雙屏設計,但卻增加了一個半透明的Floating Bar功能,可讓用戶快速選擇五個最常使用的功能,也可以在不需要的時候進行隱藏。

LG V30同樣延續了雙攝像頭的配置,裝載有一枚1600萬圖元標準鏡頭,並擁有F1.6大光圈和71度視角,這也是當前智慧手機中最大光圈的數值。至於該機的另一枚廣角鏡頭則為1300萬像,並配有F1.9 光圈和支持120度廣角。而為了獲得更好的色彩效果,LG V30此次還採用了 Crystal Clear Lens玻璃鏡頭,並支持混合式自動對焦、OIS光學防抖和EIS電子防抖等功能,同時鏡頭廣角端的邊緣變形也相比LG V20有大約2/3的改進。

華為mate 10/10 Pro

2017年10月16日,華為正式在德國慕尼克發佈了旗下Mate系列最新旗艦——華為 Mate 10與華為 Mate 10 Pro,緊接著在4天后,華為就在上海召開了國行發佈會,發佈節奏非常緊湊。

華為mate 10

配置方面,華為Mate 10配備了5.9寸2560*1440 RGBW HDR顯示幕(16:9),Mate 10 Pro採用6英寸解析度為2160*1080的OLED全面屏(18:9),在手機寬度不變的情況下也能享受更大的螢幕體驗,另外還具備IP67防濺抗水等級(Mate 10為IP53級別)。配備了4000mAh的大電池,支援快充,30分鐘可以充到58%。

介面方面,華為 Mate 10採用了目前主流的Type-C介面(機身下方),並且保留了3.5mm耳機介面(機身上方),並且還在機身頂端安置了紅外模組,可以用來取代傳統的遙控器。

華為mate 10

而華為mate 10和mate 10 Pro最大的賣點無疑就是AI,這要歸功於麒麟970。今年的麒麟970採用了台積電最新10nm工藝製造,搭載了4*A73 2.36GHz+4*A53 1.8GHz八核心設計,能效提升20%,GPU部分則採用了ARM Mali-G72 MP12十二核圖形處理器,性能提升20%,能效提升50%。不僅如此,這顆處理器還具備雙ISP,並且率先加入了對LTE Cat.18的支援,更是全球首款繼承了NPU的處理器。

拍照方面,華為 Mate 10採用了與徠卡聯合設計的SUMMILUX-H鏡頭,擁有1200萬圖元彩色和2000萬圖元黑白雙鏡頭組合,兩顆攝像頭光圈均達到了f/1.6,並且支援OIS光學防抖,並且支援相位對焦、鐳射對焦、深度對焦以及對比度對焦的“4合1混合對焦”,據稱,其對焦速度比上一代提升50%。

三星S8/S8+

三星S8/S8 Plus也還是經典的雙面玻璃+金屬中框設計,正反兩面的曲面玻璃與金屬中框的銜接處理比較到位,手感很好,缺點是容易留指紋等髒痕。

三星 S8

三星Galaxy S8/S8+採用了前所未有的全視曲面屏和無邊框視覺設計,手機正反兩面均採用第五代康寧大猩猩玻璃,標誌性的Home鍵去掉後屏占比提高到了84%。作為全球首台經超高清聯盟(UHD Alliance)認證,符合MOBILE HDR PREMIUMTM規範的移動設備,三星Galaxy S8/S8+能夠讓用戶在觀看節目時,體驗到如電影製作人要求級別的鮮豔色彩和對比度。

三星Galaxy S8搭載10nm制程的驍龍835和自家的Exynos 8895處理器,提供了4GB+64GB、4GB+128GB以及6GB+128GB版本供用戶選擇。

三星 S8

拍照方面,三星S8採用的是1200萬圖元全圖元雙核感測器,14um的大圖元,OIS光學防抖,F1.7光圈,支援選擇性對焦,支援4K視頻錄製,並且使用了索尼IMX333感測器。資料上似乎並沒有辦法帶給大家直觀的拍照效果,我們通過一組照片的對比來感受三星Galaxy S8的拍照所帶來的震撼。

在Galaxy S8上,三星用全新的Bixby取代了原來的S Voice服務。將手機的語音助手服務帶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成了繼蘋果Siri、Google Assistant、微軟Cortana和亞馬遜Alexa之後,又一個將人工智慧助手看做重點發力點的手機巨頭。

HTC U11+

HTC U11 Plus搭載了驍龍835移動平臺,並輔以6GB記憶體和128GB UFS 2.1機身存儲,支援microSD存儲卡擴展空間。另外HTC在亞洲市場還會推出4GB+64GB的版本。電池容量方面,HTC U11 Plus內置3930mAh電池,比起U11增加了30,而且支援USB Power Delivery和QC3.0兩種快充標準。不過遺憾的是,HTC U11 Plus並不支持無線充電,半透明版中出現的線圈實際上是NFC天線。

HTC U11 Plus

HT C U11 Plus內置多個智慧語音助理的,包括HTC Sense Companion,Google Assistant以及Amazon Alexa。另外該機也延續了Edge Sense邊框觸控功能。

U11 Plus搭載了基於Android Oreo的新版Sense UI,指紋識別調整到了機身背面,位於攝像頭下方。此外U11 Plus的防塵防水等級從U11的IP67升級到了IP68。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雖然Plus的電池容量增加了30%,但是手機重量只增加10%。

HTC U11 Plus配備了一塊6.0英寸QHD+ Super LCD 5顯示幕(18:9),支持DCI-P3。雖然硬體支援HDR10,但U11 Plus還需要後續的軟體更新才能解鎖播放HDR視頻的特性。

HTC U11 Plus

拍照方面,HTC U11 Plus後置一顆1220萬圖元的UltraPixel 3 BSI感測器,它擁有f/1.7光圈,28mm焦距,單位圖元面積為1.4μm。此外該攝像頭還支援UltraSpeed雙圖元相位自動對焦,HDR增強,光學防抖,電子防抖等。前置攝像頭為800萬圖元BSI感測器,光圈為f/2.0,可視角度為85度,擁有28mm焦距,支援1080P視頻拍攝。

一加5T

一加一如既往的在旗艦機型上配備了頂級硬體,此次一加5T也不例外的採用今年旗艦手機普遍使用的高通驍龍835處理器,配備6GB/8GB LPDDR4X運行記憶體和64GB/128GB UFS 2.1存儲空間,電池容量為3300mAh,支援5V/4A的Dash閃充,後置1600萬+2000萬圖元雙攝像頭,前置1600萬圖元攝像頭。

一加5T

設計方面,一加5T正面採用了全面屏設計,上下左右的邊框都已經變得更窄,官方給出的屏占比資料為80.5%。超窄邊框意味著原來的正面指紋識別不得不轉移到機身背面,並且一加5T的操作按鍵也改用了虛擬導航按鍵。

一加5T依然採用了金屬一體機式身設計,手感很不錯,背面的弧邊讓拿在手上的感覺非常舒適。電源/鎖屏鍵位於機身右側,音量鍵位於左側。另外還保留了情景模式切換鍵,讓使用者能快速的在鈴聲、靜音、免打擾模式之間切換。

一加5T

一加5T加入了人臉識別功能,但是由於沒有配備專門的3D感測器,它的先進程度遠不及蘋果的iPhone X。一加表示,一加5T的人臉識可以捕捉超過100個面部特徵。相比之下,iPhone X可識別3000多個不可見點來獲取準確的面部資料。

榮耀V10

11月28日,榮耀舉辦了盛大的發佈會,帶來了榮耀V10。榮耀V系列一直有著出色的銷量,同時在消費者中口碑也非常不錯,在全面屏大潮下,榮耀V10也加入了其中。

榮耀V10

硬體設定方面,榮耀V10搭載麒麟970人工智慧晶片,輔以4GB/6GB記憶體,有64GB、128GB兩個容量版本,運行EMUI 8.0系統,號稱500天長久使用不卡頓,支援人臉解鎖、AI語音助手、AI隨行翻譯、智慧助手,支援遊戲助手(遊戲免打擾、網路加速,支援遊戲/智慧/省電三種遊戲模式)。

榮耀V10

榮耀V10正面採用一塊5.99英寸18:9比例的IPS全面屏,2160*1080解析度,基本上和5.5寸手機大小差不多,這種設計目前也是一種時下的趨勢。榮耀V10整機比較圓潤,前後面板與邊框的銜接過渡自然,所以手感上不錯。雖然採用了全面屏,但是榮耀V10依然將指紋放在了正面,取消了此前的正面LOGO設計,而且正面指紋除了比背部指紋使用方便外,還可以去掉占螢幕的虛擬按鍵,體驗上更加出色。

而榮耀V10人臉識別除了支援解鎖螢幕外還支援智慧顯示鎖屏通知功能,如來了一條資訊,在鎖屏介面上非機主是無法查看資訊內容的,這個在此前的榮耀Magic上便已經實現。安全性方面,榮耀V10支持防閉眼解鎖,這個對於廣大男同胞來說可以說非常實用,晚上可以安心睡覺了。

榮耀V10

拍照方面,榮耀V10搭載1600萬圖元彩色鏡頭+2000萬圖元的黑白鏡頭的組合,雙F1.8光圈,在虛化方面應該更加出色。支持PDAF相位對焦並且對自研的雙攝ISP進行了全新升級,相機啟動速度更快。但是比較遺憾的是,榮耀V10的雙攝不支援光學防抖,在夜景方面比較吃虧。

小米MIX2

小米MIX2是小米科技在2017年9月11日下午在北京召開秋季新品發佈會正式發佈的第二代全面屏手機。

小米MIX2

外觀方面,小米MIX2採用5.99英寸顯示幕,擁有等同于5.5英寸傳統16:9手機的握持感受。小米MIX2採用了四曲面陶瓷機身,相機裝飾環全部採用18K鍍金,機身邊框部分採用了7系鋁材質。同時,為改善前代用戶反映的硌手問題,小米MIX2採用了新一代圓角螢幕,整機更加圓潤有致。

小米MIX2

硬體設定方面,小米MIX2搭載高通驍龍835八核移動平臺,需要注意的是,小米MIX 2標準版擁有6+64、6+128以及6+256三種容量可選,而尊享版僅提供了8+128GB一種版本可選。後置小米6同款的1200萬圖元鏡頭,支援四軸光學防抖,後置電池3400毫安培時電池,支援雙卡6模43頻全網通(支援226個國家和地區網路)。

在 MIX 2 上,小米將後置相機感測器從第一代 MIX 的 OV16880 升級到了索尼 IMX386,並且增加了四軸光學防抖。從參數上看,除了光圈比小米 6 稍小一點(小米 6 為 f/1.8,MIX 2 為 f/2.0),MIX 2 的後置相機方案基本和小米 6 的後置主攝相同。

小米MIX2

從拍照體驗和成像品質上看,MIX 2 也基本和小米 6 是一個檔次的。橫向看的話,這套方案雖然 MIX 2 距離 Galaxy S8、HTC U11、Google Pixel 這樣的國際一流水準還有可見的差距,但放在 3000 元檔,算得上達到了同價位的主流水準了,相比第一代 MIX 幾乎千元機的拍照表現,進步幅度巨大。

2017年是全面屏手機爆發的一年,不同於2016年小米一家“吃螃蟹”,2017年參與的手機廠商眾多,而這場全面屏手機大戰也必將在2018年繼續。全面屏手機的出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手機同質化的問題,也是展現自己核心競爭力的方法之一,同時也會為自己的品牌帶來更多的收益,對於手機廠商來說,當然是有重大意義。相信2018年我們會看到更多更“勁爆”的全面屏手機。

接下來與非網小編將對“2017年十大全面屏手機”一一做詳細的介紹。

iPhone X

iPhone X是蘋果公司於北京時間2017年9月13日淩晨1點,在Apple Park新總部的史蒂夫·約伯斯劇院會上發佈的新機型。其中“X”是羅馬數字“10”的意思,代表著蘋果向iPhone問世十周年致敬。

iPhone X

市調機構IHS根據iPhoneX上市三周就占全部iPhone基礎活躍使用量的2%,創下iPhone誕生以來的歷史最好紀錄,認為iPhoneX在今年四季度的銷量可以達到3100萬,而整體iPhone的銷量將達到8880萬同樣將會創下季度歷史最好紀錄。與非網小編認為在蘋果未出現下一個科技爆款產品之前,iPhone X的熱點效應最可能助力蘋果成為萬億美元級別公司。

iPhone X

區別於往屆iPhone的設計風格,iPhone X採用了前後雙玻璃面板,看起來的確有些向經典致敬的意味,中框採用了不銹鋼材質加以打磨,與前後玻璃面板向呼應,圓滑過渡,不會給人以突兀的感覺,當然,畢竟不是一體化工藝,當你仔細觸摸,還是會感覺到銜接處會有縫隙的存在。而iPhone X設計上最“引發爭議”的是“齊劉海”,將所有重要元器件集中於一處,iPhone X的“齊劉海”讓人又愛又恨。

顯示效果上,iPhone X首次採用OLED螢幕顯示面板,不過並非常規的OLED螢幕,而是完全為iPhone X量身打造的,官方資料來看,其擁有1000000:1的對比度,有著2436x1125圖元高解析度,以及高亮度、廣色域的支持,有著更好的色彩精准度,同時能夠支援HDR顯示。

而在iPhone X在“齊劉海”中還有一個領先行業的技術——人臉識別,蘋果用Face ID取代了Touch ID。首次註冊Face ID時,點陣投影器會將30000多個肉眼看不到的光點投射到你的臉部繼而繪製出只屬於你的專屬臉譜,接著通過紅外鏡頭讀取臉部圖案並將資料加密存儲至手機的A11仿生處理器的安全隔區中,這樣註冊過程就完成了。當解鎖時,首先依然通過點陣投影器繪製臉部圖案,然後通過紅外鏡頭讀取資料與已經存儲在手機中的臉部資料進行比對,如果匹配成功就完成解鎖,如果不成功則說明是別人在試圖解開你的手機。

蘋果A11處理器

談論蘋果每年的旗艦手機,你的目光會不由自主的放到蘋果A系列處理器上,今年當然就是蘋果A11處理器。A11擁有6核心處理器、採用異構多處理(HMP)和集成GPU,其中6個處理核心由兩個高性能核心(代號Monsoon)和四個節能核心(代號為Mistral)組成,但與去年是四核A10不同,A11可以同時使用所有核心。

蘋果聲稱A11相比A10快25%、四個節能核心更是快了70%,台積電10納米工藝包含了43億個電晶體、尺寸上則比A10減少了30%。根據Geekbench的跑分測試結果顯示,A11單核心成績為4260分,而多核心則為10221分。

iPhone X

而我們從DxOMark也看到iPhone X恐怖的拍照能力。從照片可以看出iPhone X的雙攝在人像模式上並沒有特別的升級,依然是目前業內最強的呈現。配合“人像光效”很容易製作出非常有質感的照片。如果是弱光下,防抖鏡組允許X的長焦端使用更慢的快門,在日常成像時,也能夠提升成片率。用依然沒有自動美顏的iPhone X自拍是一個很有挑戰性的事情,不過它的優勢在於,不借助旁人之手,就能夠自行調整拍攝角度,直到自己滿意。

三星note 8

北京時間8月23日23點,三星在紐約舉行蓋樂世新品發佈會,三星Note 8正式亮相。作為三星重要的旗艦機型,Note系列相比S系列在風格上更偏向商務,同時體驗也有很多不同之處,比如S Pen。

三星note 8

三星note 8算是三星“爆炸門”事件的真正拯救者,在上一代的安全缺陷陰影裡,三星note 8需要拿出更強有力的配置和性能。

在配置上,三星Note 8毋庸置疑是旗艦級水準!搭載10nm處理器(高通驍龍835/Exynos8895),6GB記憶體,64GB起步,支援雙卡雙待或者單卡+MicroSD存儲擴展(最高128GB),在S Pen以及Bixby均有升級,支持虹膜識別、面部識別、快速無線充電、IP68級防塵防水(包括S Pen),電池容量3300mAh。

三星note 8

由於採用了全面屏,該機的指紋識別模組同樣被安置在了機身背部,與雙攝、LED閃光燈、心率模組排布在一起。使用指紋識別對於部分使用者而言,可能需要時間來習慣這種操作。三星Note 8除了PIN解鎖、指紋解鎖、密碼解鎖、圖形解鎖往外,同樣支持虹膜解鎖及面部解鎖,反應十分迅速。

作為三星年度旗艦機,三星note 8在拍照上的配置也毫不吝嗇。三星Note 8配備的雙攝(後置雙攝像頭圖元均為1200萬,主F1.7+輔F2.4),支援2倍光學變焦、人像模式等。三星Note 8的雙攝像頭均配備OIS光學防抖,因此在運動拍照及錄製視頻的表現更加清晰。

還有一點不得不提——S Pen,這也是三星Note系列的特色和亮點之一!三星Note 8的S Pen(達到4096級壓感)不僅支持懸浮翻譯、放大鏡、智慧選取等,還新增Bixby Vision、彩繪與動態消息等功能。動態消息將記錄使用者繪畫過程,更加有趣。值得一提的是通過S Pen使用者可以在息屏狀態下書寫和編輯,更加方便。日常辦公和應用時可以更加簡單高效,據悉息屏狀態下編輯可保留100張筆記。三星Note 8的S Pen同樣支持IP68級防塵防水,並且可以在水下進行書寫。

穀歌pixel 2 XL

從去年的google Pixel開始,穀歌“親兒子系列”在拍照上的實力就凸顯了出來,今年更是如此。和去年的Google Pixel相比,Google Pixel 2的DxO評分狂漲8分,評分高達98分,一舉將剛剛登頂的iPhone 8 Plus和三星Note 8(同為94分)甩在了身後。相機參數方面,Google Pixel 2採用的是12.2MP 的後置鏡頭,同時加入了對光學 + 電子混合防抖位址集區,並且加入基於軟體和Dual Pixel技術的景深模式,以彌補沒有雙攝的遺憾。

穀歌pixel 2 XL

為了在機身正面留出身歷聲揚聲器的空間,Google Pixel 2的額頭和下巴要比其他的全面屏手機寬很多。Pixel 2 XL在設計上的變化就沒那麼大了。除了全面屏和新的配色之外,這款手機的外觀並沒有太大的變化。另外值得一提的是,Pixel 2 XL的上下邊框雖然比上代機型有所縮窄,但由於需要容納攝像頭和揚聲器,依然比較厚,而不是像iPhone X那樣正面幾乎全部被螢幕所佔據。

穀歌pixel 2 XL

Pixel 2 XL在性能方面可能就沒什麼好說的了。它所使用的驍龍835+4GB RAM是今年Android旗艦的標配,性能表現和iPhone X相比肯定略遜一籌。但別擔心,這並不意味著Pixel 2 XL的性能會很差——正相反,它絕對可以勝任任何強度的處理任務——只不過不如iPhone X那麼變態罷了。

軟體是穀歌的看家本領,Pixel 2 XL也因此十分偏重對於Google Assistant智慧助手的使用。這款手機的邊框支持壓力感應,你可以通過擠壓手機來啟動Assistant。

LG V30

LG自從退出中國市場之後,似乎淡出了我們的視野。不過,LG作為一家擁有螢幕、電池等元件技術的企業,在智慧手機行業也有自己的用戶和市場,而且技術上也頗具看點。

實際上最早18:9螢幕就是LG公司推廣的,不過在他們的產品上並沒有好的效果,還是三星和蘋果將它發揚光大了。而LG公司的旗艦V30沒有在中國銷售,但還是引起了業內的關注,現在他們帶來了V30 Signature版本,這款手機售價高達200萬韓元,折合人民幣大約1萬2千元左右。

LG V30

硬體方面,配置了驍龍835處理器,採用2K級別的6英寸18:9螢幕,內置64GB RAM和256GB ROM存儲,後置1600萬+1300萬圖元,電池容量為3300mAh,支援QC3.0快速充電和NFC功能等等。

儘管LG V30有著十分輕薄的體積,但卻同樣擁有堅固的機身,不僅首次加入了IP68防水功能,而且還採用了H-Beam(H型鋼)結構,試圖借助這種常用于現代建築中將邊緣及金屬框架整合在一起的技術來提升耐用性和抗拉強度。此外,該機還擁有玻璃材質後蓋,並且前後機身都覆蓋有大猩猩五代玻璃進行防護,同時還通過了MIL-STD 810G跌落測試專案,符合軍規標準。

LG V30

而作為LG V30最大特色之一,該機此次配備了6英寸FullVision顯示幕和改用了全新的OLED面板,支持18:9縱橫比例和2880×1140解析度。同時雖然該機取消了雙屏設計,但卻增加了一個半透明的Floating Bar功能,可讓用戶快速選擇五個最常使用的功能,也可以在不需要的時候進行隱藏。

LG V30同樣延續了雙攝像頭的配置,裝載有一枚1600萬圖元標準鏡頭,並擁有F1.6大光圈和71度視角,這也是當前智慧手機中最大光圈的數值。至於該機的另一枚廣角鏡頭則為1300萬像,並配有F1.9 光圈和支持120度廣角。而為了獲得更好的色彩效果,LG V30此次還採用了 Crystal Clear Lens玻璃鏡頭,並支持混合式自動對焦、OIS光學防抖和EIS電子防抖等功能,同時鏡頭廣角端的邊緣變形也相比LG V20有大約2/3的改進。

華為mate 10/10 Pro

2017年10月16日,華為正式在德國慕尼克發佈了旗下Mate系列最新旗艦——華為 Mate 10與華為 Mate 10 Pro,緊接著在4天后,華為就在上海召開了國行發佈會,發佈節奏非常緊湊。

華為mate 10

配置方面,華為Mate 10配備了5.9寸2560*1440 RGBW HDR顯示幕(16:9),Mate 10 Pro採用6英寸解析度為2160*1080的OLED全面屏(18:9),在手機寬度不變的情況下也能享受更大的螢幕體驗,另外還具備IP67防濺抗水等級(Mate 10為IP53級別)。配備了4000mAh的大電池,支援快充,30分鐘可以充到58%。

介面方面,華為 Mate 10採用了目前主流的Type-C介面(機身下方),並且保留了3.5mm耳機介面(機身上方),並且還在機身頂端安置了紅外模組,可以用來取代傳統的遙控器。

華為mate 10

而華為mate 10和mate 10 Pro最大的賣點無疑就是AI,這要歸功於麒麟970。今年的麒麟970採用了台積電最新10nm工藝製造,搭載了4*A73 2.36GHz+4*A53 1.8GHz八核心設計,能效提升20%,GPU部分則採用了ARM Mali-G72 MP12十二核圖形處理器,性能提升20%,能效提升50%。不僅如此,這顆處理器還具備雙ISP,並且率先加入了對LTE Cat.18的支援,更是全球首款繼承了NPU的處理器。

拍照方面,華為 Mate 10採用了與徠卡聯合設計的SUMMILUX-H鏡頭,擁有1200萬圖元彩色和2000萬圖元黑白雙鏡頭組合,兩顆攝像頭光圈均達到了f/1.6,並且支援OIS光學防抖,並且支援相位對焦、鐳射對焦、深度對焦以及對比度對焦的“4合1混合對焦”,據稱,其對焦速度比上一代提升50%。

三星S8/S8+

三星S8/S8 Plus也還是經典的雙面玻璃+金屬中框設計,正反兩面的曲面玻璃與金屬中框的銜接處理比較到位,手感很好,缺點是容易留指紋等髒痕。

三星 S8

三星Galaxy S8/S8+採用了前所未有的全視曲面屏和無邊框視覺設計,手機正反兩面均採用第五代康寧大猩猩玻璃,標誌性的Home鍵去掉後屏占比提高到了84%。作為全球首台經超高清聯盟(UHD Alliance)認證,符合MOBILE HDR PREMIUMTM規範的移動設備,三星Galaxy S8/S8+能夠讓用戶在觀看節目時,體驗到如電影製作人要求級別的鮮豔色彩和對比度。

三星Galaxy S8搭載10nm制程的驍龍835和自家的Exynos 8895處理器,提供了4GB+64GB、4GB+128GB以及6GB+128GB版本供用戶選擇。

三星 S8

拍照方面,三星S8採用的是1200萬圖元全圖元雙核感測器,14um的大圖元,OIS光學防抖,F1.7光圈,支援選擇性對焦,支援4K視頻錄製,並且使用了索尼IMX333感測器。資料上似乎並沒有辦法帶給大家直觀的拍照效果,我們通過一組照片的對比來感受三星Galaxy S8的拍照所帶來的震撼。

在Galaxy S8上,三星用全新的Bixby取代了原來的S Voice服務。將手機的語音助手服務帶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成了繼蘋果Siri、Google Assistant、微軟Cortana和亞馬遜Alexa之後,又一個將人工智慧助手看做重點發力點的手機巨頭。

HTC U11+

HTC U11 Plus搭載了驍龍835移動平臺,並輔以6GB記憶體和128GB UFS 2.1機身存儲,支援microSD存儲卡擴展空間。另外HTC在亞洲市場還會推出4GB+64GB的版本。電池容量方面,HTC U11 Plus內置3930mAh電池,比起U11增加了30,而且支援USB Power Delivery和QC3.0兩種快充標準。不過遺憾的是,HTC U11 Plus並不支持無線充電,半透明版中出現的線圈實際上是NFC天線。

HTC U11 Plus

HT C U11 Plus內置多個智慧語音助理的,包括HTC Sense Companion,Google Assistant以及Amazon Alexa。另外該機也延續了Edge Sense邊框觸控功能。

U11 Plus搭載了基於Android Oreo的新版Sense UI,指紋識別調整到了機身背面,位於攝像頭下方。此外U11 Plus的防塵防水等級從U11的IP67升級到了IP68。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雖然Plus的電池容量增加了30%,但是手機重量只增加10%。

HTC U11 Plus配備了一塊6.0英寸QHD+ Super LCD 5顯示幕(18:9),支持DCI-P3。雖然硬體支援HDR10,但U11 Plus還需要後續的軟體更新才能解鎖播放HDR視頻的特性。

HTC U11 Plus

拍照方面,HTC U11 Plus後置一顆1220萬圖元的UltraPixel 3 BSI感測器,它擁有f/1.7光圈,28mm焦距,單位圖元面積為1.4μm。此外該攝像頭還支援UltraSpeed雙圖元相位自動對焦,HDR增強,光學防抖,電子防抖等。前置攝像頭為800萬圖元BSI感測器,光圈為f/2.0,可視角度為85度,擁有28mm焦距,支援1080P視頻拍攝。

一加5T

一加一如既往的在旗艦機型上配備了頂級硬體,此次一加5T也不例外的採用今年旗艦手機普遍使用的高通驍龍835處理器,配備6GB/8GB LPDDR4X運行記憶體和64GB/128GB UFS 2.1存儲空間,電池容量為3300mAh,支援5V/4A的Dash閃充,後置1600萬+2000萬圖元雙攝像頭,前置1600萬圖元攝像頭。

一加5T

設計方面,一加5T正面採用了全面屏設計,上下左右的邊框都已經變得更窄,官方給出的屏占比資料為80.5%。超窄邊框意味著原來的正面指紋識別不得不轉移到機身背面,並且一加5T的操作按鍵也改用了虛擬導航按鍵。

一加5T依然採用了金屬一體機式身設計,手感很不錯,背面的弧邊讓拿在手上的感覺非常舒適。電源/鎖屏鍵位於機身右側,音量鍵位於左側。另外還保留了情景模式切換鍵,讓使用者能快速的在鈴聲、靜音、免打擾模式之間切換。

一加5T

一加5T加入了人臉識別功能,但是由於沒有配備專門的3D感測器,它的先進程度遠不及蘋果的iPhone X。一加表示,一加5T的人臉識可以捕捉超過100個面部特徵。相比之下,iPhone X可識別3000多個不可見點來獲取準確的面部資料。

榮耀V10

11月28日,榮耀舉辦了盛大的發佈會,帶來了榮耀V10。榮耀V系列一直有著出色的銷量,同時在消費者中口碑也非常不錯,在全面屏大潮下,榮耀V10也加入了其中。

榮耀V10

硬體設定方面,榮耀V10搭載麒麟970人工智慧晶片,輔以4GB/6GB記憶體,有64GB、128GB兩個容量版本,運行EMUI 8.0系統,號稱500天長久使用不卡頓,支援人臉解鎖、AI語音助手、AI隨行翻譯、智慧助手,支援遊戲助手(遊戲免打擾、網路加速,支援遊戲/智慧/省電三種遊戲模式)。

榮耀V10

榮耀V10正面採用一塊5.99英寸18:9比例的IPS全面屏,2160*1080解析度,基本上和5.5寸手機大小差不多,這種設計目前也是一種時下的趨勢。榮耀V10整機比較圓潤,前後面板與邊框的銜接過渡自然,所以手感上不錯。雖然採用了全面屏,但是榮耀V10依然將指紋放在了正面,取消了此前的正面LOGO設計,而且正面指紋除了比背部指紋使用方便外,還可以去掉占螢幕的虛擬按鍵,體驗上更加出色。

而榮耀V10人臉識別除了支援解鎖螢幕外還支援智慧顯示鎖屏通知功能,如來了一條資訊,在鎖屏介面上非機主是無法查看資訊內容的,這個在此前的榮耀Magic上便已經實現。安全性方面,榮耀V10支持防閉眼解鎖,這個對於廣大男同胞來說可以說非常實用,晚上可以安心睡覺了。

榮耀V10

拍照方面,榮耀V10搭載1600萬圖元彩色鏡頭+2000萬圖元的黑白鏡頭的組合,雙F1.8光圈,在虛化方面應該更加出色。支持PDAF相位對焦並且對自研的雙攝ISP進行了全新升級,相機啟動速度更快。但是比較遺憾的是,榮耀V10的雙攝不支援光學防抖,在夜景方面比較吃虧。

小米MIX2

小米MIX2是小米科技在2017年9月11日下午在北京召開秋季新品發佈會正式發佈的第二代全面屏手機。

小米MIX2

外觀方面,小米MIX2採用5.99英寸顯示幕,擁有等同于5.5英寸傳統16:9手機的握持感受。小米MIX2採用了四曲面陶瓷機身,相機裝飾環全部採用18K鍍金,機身邊框部分採用了7系鋁材質。同時,為改善前代用戶反映的硌手問題,小米MIX2採用了新一代圓角螢幕,整機更加圓潤有致。

小米MIX2

硬體設定方面,小米MIX2搭載高通驍龍835八核移動平臺,需要注意的是,小米MIX 2標準版擁有6+64、6+128以及6+256三種容量可選,而尊享版僅提供了8+128GB一種版本可選。後置小米6同款的1200萬圖元鏡頭,支援四軸光學防抖,後置電池3400毫安培時電池,支援雙卡6模43頻全網通(支援226個國家和地區網路)。

在 MIX 2 上,小米將後置相機感測器從第一代 MIX 的 OV16880 升級到了索尼 IMX386,並且增加了四軸光學防抖。從參數上看,除了光圈比小米 6 稍小一點(小米 6 為 f/1.8,MIX 2 為 f/2.0),MIX 2 的後置相機方案基本和小米 6 的後置主攝相同。

小米MIX2

從拍照體驗和成像品質上看,MIX 2 也基本和小米 6 是一個檔次的。橫向看的話,這套方案雖然 MIX 2 距離 Galaxy S8、HTC U11、Google Pixel 這樣的國際一流水準還有可見的差距,但放在 3000 元檔,算得上達到了同價位的主流水準了,相比第一代 MIX 幾乎千元機的拍照表現,進步幅度巨大。

2017年是全面屏手機爆發的一年,不同於2016年小米一家“吃螃蟹”,2017年參與的手機廠商眾多,而這場全面屏手機大戰也必將在2018年繼續。全面屏手機的出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手機同質化的問題,也是展現自己核心競爭力的方法之一,同時也會為自己的品牌帶來更多的收益,對於手機廠商來說,當然是有重大意義。相信2018年我們會看到更多更“勁爆”的全面屏手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