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上海外灘老照片

1842年簽訂的《南京條約》, 其中一條大意為:清政府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等五處為通商口岸, 准許英國派駐領事, 准許英商及其家屬自由居住。 上海開埠, 英國派往上海的第一任領事巴富爾搭乘三桅船駛入黃浦江, 於1843年11月8日在老城廂的十六鋪上岸。 此時的外灘還是黃浦江氾濫時的淤泥長灘, 叫黃浦灘, 荒野泥濘地上河浜縱橫交錯, 只有一條縴夫拉纖踩出的小道。 1845年巴富爾與上海地方官宮慕久道台簽訂租界條約《上海土地章程》, 謀得洋涇浜北(今延安東路)、李家場(今北京東路)南一帶作為英人居留地,

即英租界, 隨即開始經營。 1845年營建洋房11所, 開設洋行23家, 1848-1851年築成黃浦灘路(今中山東一路), 在黃浦江岸灘邊設立碼頭, 形成上海都市的最初輪廓線。 在十九世紀末, 英資顛地洋行首先使用“外灘”稱呼, 後一直延續下來。 外灘是民國繁榮時期的代表, 如今我們熟悉的外灘, 在二十世紀初期之後逐步定型, 最具有老上海輪廓線特徵。

賴阿芳拍攝於1859-1890年, 北望外灘。 影像中外灘的岸線局部修築了堤岸, 其餘還是自然灘地, 碼頭貨棧擠雜, 商行洋房樓高二三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