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古今名家筆下的馬,縱橫馳騁!

烈火卷雄風, 紅雲映碧空。

莽原好馳騁, 烽煙天邊擁。

騏驥有良種, 寶馬待英雄。

長驅疾如電, 真堪托死生。

流霞寄壯志, 滄海抒豪情。

明朝奮四蹄, 敵陣立大功。

——《赤兔歌》

馬, 威武、雄渾、豪邁, 它馳騁在沙場塵煙中, 陪伴著人們書寫歷史篇章。 它是真正的英雄, 真正的勇士。 馬, 高貴而忠誠, 當它被人類所征服之後, 便默默付出。 主人有難, 它慷慨以赴, 死而後已, 卻不計回報;主人有慍, 便溫柔敦厚, 不事張揚。

歷代以來, 無數丹青聖手將馬的形象用畫筆記錄下來。 人與馬的千年情思, 躍然眼前。

韓幹

臣自有師, 今陛下內廄馬,

皆臣之師也

唐 韓幹《相馬圖》

韓幹, 唐代中期畫家, 喜好丹青藝事, 尤好畫馬。 他出身貧寒, 少時曾為酒家送酒。 有一次, 他為王維送酒, 在地上畫馬為戲, 被王維發現, 遂每年資助他二萬錢, "令學畫十餘年", 遂聲名漸起。

唐 韓幹《神駿圖》

唐 韓幹《轅馬圖》

韓幹曾被唐玄宗召入內廷成為一名宮廷畫家。 當時宮中陳閎以畫馬榮遇一時, 玄宗令韓幹師之, 幹不奉詔, 謂"臣自有師, 今陛下內廄馬, 皆臣之師也"。 可見, 韓幹畫韓幹注重寫生, 以真馬為師, 雖宗法曹霸而有出藍之譽, 在藝術上取得了巨大成就。 其畫馬骨肉停勻, 壯健神俊, 窮其殊相, 被譽為"古今獨步"。

唐 韓幹《照夜白圖》

唐 韓幹《牧馬圖》

唐 韓幹《牧場戲馬圖》

唐 韓幹《圉人呈馬圖》

趙霖

帝遣六龍來 森然風雲姿

金 趙霖《昭陵六駿圖》之特勒驃

趙霖, 金代人, 供職于世宗朝(1162-1189), 善畫人馬。 《昭陵六駿圖》從摹畫唐太宗昭陵石刻而來。 六馬形象有的巍然屹立, 有的延膊緩步, 有的奮蹄疾馳, 都畫得凝重有力, 頗具石刻風味。 筆致勁健, 膚色淳厚, 使人追想唐人畫馬的雄壯風格和六馬騁馳戰場的雄姿。

金 趙霖《昭陵六駿圖》之青騅

金 趙霖《昭陵六駿圖》之什伐赤

全卷分六段, 每段畫一馬, 旁有題贊。 駿馬的形態既忠於原作, 又注意發揮繪畫之長, 通過遒勁的筆法和精微的設色, 將馬匹的毛色表現得更加真實自然, 戰騎馳騁疆場的雄姿也刻畫得十分生動。 無論是賓士、騰躍, 還是徐行、佇立, 都能曲盡其態。

金 趙霖《昭陵六駿圖》之颯露紫

金 趙霖《昭陵六駿圖》之拳毛騧

金 趙霖《昭陵六駿圖》之白蹄烏

李公麟

龍眠胸中有千駟 不惟畫肉兼畫骨

北宋 李公麟《五馬圖》之一

李公麟, 北宋著名畫家。 好古博學, 長於詩, 精鑒別古器物。 尤以畫著名, 無所不精, 時推為宋畫中第一人。 其畫馬與人物, 最為人所稱道。 蘇軾稱讚他:"龍眠胸中有千駟, 不惟畫肉兼畫骨"。 他"每欲畫, 必觀群馬, 以盡其態"。 《五馬圖》就是李氏根據寫生創作的。 畫中五匹大馬, 由五個人牽引, 神采煥發, 顧盼驚人。 用筆簡練, 馬的一舉一動, 極其細緻生動地表現出駿馬運動和性情的特徵。

北宋 李公麟《五馬圖》之二

北宋 李公麟《五馬圖》之三

在畫法上, 李公麟以白描著稱。 《五馬圖》中, 人、馬均單線勾出比例準確, 動作生動, 清晰地表現出肌肉骨骼的結構,

身體的重量感、軟硬質感, 乃至光澤印象, 可代表他畫白描的水準。

北宋 李公麟《五馬圖》之四

趙孟頫

老向天閑無戰功

元 趙孟頫《進馬圖》

趙孟頫是宋末元初人, 他博學多才, 能詩善文, 懂經濟, 工書法, 精繪藝, 擅金石, 通律呂, 解鑒賞。 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 開創元代新畫風, 被稱為"元人冠冕"。 在趙孟頫的傳世繪畫作品中, 以人物與鞍馬, 或人騎圖為題材的比重最大, 見於著錄者有百件之多。

元 趙孟頫《行旅途》

元 趙孟頫《飲馬圖》

在技法上, 趙孟頫的人物鞍馬, 主要繼承唐人傳統, 具有剛健、華美的特色, 工寫結合, 設色高雅。 他筆下的馬, 雄姿英發, 皆有千里駿馬之相, 有許多馬則是擬人的, 是趙氏人才自許的象徵,

他壯志難酬, 又難以擺脫元廷的羈絆, 宛若和平時代禁苑中的千里馬, "老向天閑無戰功"而已。

元 趙孟頫《人馬圖》

元 趙孟頫《散馬圖》

元 趙孟頫《雙駿圖》

元 趙孟頫《馬圖》

元 趙孟頫《浴馬圖》

任仁發

能瘠一身而肥一國, 不失其為廉

元 任仁發《人馬圖》

任仁發, 元代畫家、水利家。 吏事之餘從事繪畫活動, 善畫鞍馬、人物故實、花鳥等。 任仁發的人物鞍馬師法唐人李公麟, 與趙孟頫齊名。 畫面簡潔, 馬的造型準確逼真, 用筆勁健, 設色清雅。

元 任仁發《二馬圖》右馬

任仁發的《二馬圖》, 以肥瘦不同的兩匹馬, 隱喻貪官和清官, 內容諷刺, 寓意深刻。 他將肥馬比作為官不正的貪官, 由於吸食民脂民膏, 故而肥壯;又將瘦馬比為廉潔奉公的清官, 因為忙於政務而累得皮毛剝落, 骨瘦如柴。畫中有一個細節,肥馬的馬首挽著籠頭,但是韁繩卻鬆開了,拖在地上,暗喻貪官缺乏管束、無法無天;而瘦馬不但有籠頭,韁繩還套在馬頸上,表明清官克勤克儉。

元 任仁發《出圉圖》

元 任仁發《出圉圖》

郎世寧

須臾九重真龍出 一洗萬古凡馬空

清 郎世甯《乾隆皇帝大閱圖》

郎世寧是義大利人,清康熙帝五十四年(1715)來華傳教,隨即入宮成為宮廷畫家,曾參加圓明園西洋樓的設計工作,歷任康、雍、乾三朝,在中國從事繪畫達50多年。他大膽地把西洋畫的技法融入中國畫當中,開創了一條"西畫中用"的道路,形成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新畫體,史稱"郎世寧新畫體"。他的繪畫技術十分全面,人物、肖像、走獸、花鳥、山水無所不涉,亦無所不精。

清 郎世寧《百駿圖》局部

清 郎世寧《百駿圖》局部

清 郎世寧《百駿圖》局部

郎世甯的畫馬作品有很多,一部分是奉皇帝之命,對照著真馬所畫的寫生畫;另一部分根據自己的觀察、體會而創作的畫幅。他畫馬尤為注重馬匹的解剖結構,採用短細的小線來造型,講究馬匹皮毛質感的表達,強調馬匹的立體感和厚重感,頗有杜甫詩詠畫馬的境界:"須臾九重真龍出,一洗萬古凡馬空。"

清 郎世寧《十駿圖》之奔霄驄

清 郎世寧《十駿圖》之赤花鷹

清 郎世寧《十駿圖》之大宛騮

清 郎世寧《十駿圖》之紅玉座

清 郎世寧《十駿圖》之霹靂驤

清 郎世寧《十駿圖》之獅子玉

清 郎世寧《十駿圖》之雪點雕

清 郎世寧《十駿圖》之自在驈

徐悲鴻

馬蹄比女人的高跟鞋還難畫

近代 徐悲鴻《奔馬圖》

徐悲鴻是畫馬馳名的大家,他的駿馬畫,英俊豪放,獨創一格,既有傳統畫馬的功底,又吸收了西畫的長處,為近現代畫馬的發展開闢新蹊徑。在他筆下,一匹匹奔馬奮蹤揚蹄,在廣袤的土地上飛奔,英姿颯爽,神態各異。有的騰空起飛,有的蹄下生煙,有的回首顧盼,有的一往直前,仿佛都要破紙而出。都說畫馬難畫骨,徐先生不僅畫出了馬骨,更畫出了馬的神。

近代 徐悲鴻《奔馬圖》

近代 徐悲鴻《奔馬圖》

徐悲鴻對馬的結構和習性都非常熟悉,尤其表現在對細節的描繪上。他畫的馬鼻孔都特別大,他認為馬鼻孔大肺活量也會相對較大,跑起來才會有力而且耐久;馬腿的比例相對稍長,長腿跑起來較快。至於蹄,他說"馬蹄比女人的高跟鞋還難畫。"因為馬蹄是力量與重心的集結所在,是動靜靈活的關鍵;拂動的馬鬃和馬尾,是表現馬剛柔相濟的魅力所在。太軟的毛筆劃不出鬃尾的質感和勁力,所以他常用硬筆掃出鬃尾,使之纖毫畢露,而呈現出動力的美感。

近代 徐悲鴻《奔馬圖》

近代 徐悲鴻《奔馬圖》

近代 徐悲鴻《雙駿圖》

近代 徐悲鴻《立馬圖》

近代 徐悲鴻《八駿圖》

骨瘦如柴。畫中有一個細節,肥馬的馬首挽著籠頭,但是韁繩卻鬆開了,拖在地上,暗喻貪官缺乏管束、無法無天;而瘦馬不但有籠頭,韁繩還套在馬頸上,表明清官克勤克儉。

元 任仁發《出圉圖》

元 任仁發《出圉圖》

郎世寧

須臾九重真龍出 一洗萬古凡馬空

清 郎世甯《乾隆皇帝大閱圖》

郎世寧是義大利人,清康熙帝五十四年(1715)來華傳教,隨即入宮成為宮廷畫家,曾參加圓明園西洋樓的設計工作,歷任康、雍、乾三朝,在中國從事繪畫達50多年。他大膽地把西洋畫的技法融入中國畫當中,開創了一條"西畫中用"的道路,形成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新畫體,史稱"郎世寧新畫體"。他的繪畫技術十分全面,人物、肖像、走獸、花鳥、山水無所不涉,亦無所不精。

清 郎世寧《百駿圖》局部

清 郎世寧《百駿圖》局部

清 郎世寧《百駿圖》局部

郎世甯的畫馬作品有很多,一部分是奉皇帝之命,對照著真馬所畫的寫生畫;另一部分根據自己的觀察、體會而創作的畫幅。他畫馬尤為注重馬匹的解剖結構,採用短細的小線來造型,講究馬匹皮毛質感的表達,強調馬匹的立體感和厚重感,頗有杜甫詩詠畫馬的境界:"須臾九重真龍出,一洗萬古凡馬空。"

清 郎世寧《十駿圖》之奔霄驄

清 郎世寧《十駿圖》之赤花鷹

清 郎世寧《十駿圖》之大宛騮

清 郎世寧《十駿圖》之紅玉座

清 郎世寧《十駿圖》之霹靂驤

清 郎世寧《十駿圖》之獅子玉

清 郎世寧《十駿圖》之雪點雕

清 郎世寧《十駿圖》之自在驈

徐悲鴻

馬蹄比女人的高跟鞋還難畫

近代 徐悲鴻《奔馬圖》

徐悲鴻是畫馬馳名的大家,他的駿馬畫,英俊豪放,獨創一格,既有傳統畫馬的功底,又吸收了西畫的長處,為近現代畫馬的發展開闢新蹊徑。在他筆下,一匹匹奔馬奮蹤揚蹄,在廣袤的土地上飛奔,英姿颯爽,神態各異。有的騰空起飛,有的蹄下生煙,有的回首顧盼,有的一往直前,仿佛都要破紙而出。都說畫馬難畫骨,徐先生不僅畫出了馬骨,更畫出了馬的神。

近代 徐悲鴻《奔馬圖》

近代 徐悲鴻《奔馬圖》

徐悲鴻對馬的結構和習性都非常熟悉,尤其表現在對細節的描繪上。他畫的馬鼻孔都特別大,他認為馬鼻孔大肺活量也會相對較大,跑起來才會有力而且耐久;馬腿的比例相對稍長,長腿跑起來較快。至於蹄,他說"馬蹄比女人的高跟鞋還難畫。"因為馬蹄是力量與重心的集結所在,是動靜靈活的關鍵;拂動的馬鬃和馬尾,是表現馬剛柔相濟的魅力所在。太軟的毛筆劃不出鬃尾的質感和勁力,所以他常用硬筆掃出鬃尾,使之纖毫畢露,而呈現出動力的美感。

近代 徐悲鴻《奔馬圖》

近代 徐悲鴻《奔馬圖》

近代 徐悲鴻《雙駿圖》

近代 徐悲鴻《立馬圖》

近代 徐悲鴻《八駿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