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最高學府國子監七百年風雲

國子監就是從前的大學,而且還不是一般的大學, 全國就這麼一所。 從元代遷都大都(北京)到現在, 國子監矗立在此的歷史, 已經超過了七百年。

國子監位於北京安定門內東側,始建于元代成宗大德十年(1306年)。 按“左廟右學”的傳統規制, 于孔廟西邊營建, 明清兩朝又被發揚光大。

作為中國元、明、清三代的最高學府, 國子監是當時朝廷掌管國學政令的最高官署。 國子監的領導不叫校長, 而叫祭酒, 官居四品。 至於學生, 則叫監生。 監生即使科舉未能高中, 畢業後大多數仍能分配到外省擔任縣級幹部, 雖然只是七品芝麻官,

但前途無量;運氣好的還能留在中央直屬機關從事文秘工作。 因此, 當時謀求仕途發達的文人學士, 最大的榮耀莫過於畢業國子監、殿試時金榜提名。

那麼,怎樣才能成為國子監的學生呢?

以明代為例, 當時的教育完全由政府控制。 國子監的學生由地方學校舉薦上來, 然後全部參加一次入學考試, 按學生成績的好壞“分科”, 與現在的高考差不多。 不過, 除了成績, 形象也很重要, 年老殘疾、相貌醜陋的考生即使考上, 也會被勸退。

考進國子監後, 學生們就有了很多特權。 除了包分配, 不用參加科舉考試就能在京城做個小官(當然, 想當大官還得參加科舉考試)外, 而且不用交學雜費, 國家還給生活補貼。

不過,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學校裡規定的學習任務, 學生們必須按時完成。

國子監的教學科目包括禮、樂、律(律法)、射、禦(騎馬)、書、數等。 除了課堂教學外, 學生們的日常功課還有三樣:一是練字,每天要臨摹一幅字, 寫字最差的要挨竹板子。 二是背書, 三天一背, 最少300字, 背不出照樣打屁股。 三是寫作文, 每月要完成6篇, 如果按月不能交齊, 照樣是一頓懲罰。

國子監也有日常行為規範。 比如:不准監生擅自進學校的廚房, 不准對學校的伙食說三道四, 不准在學生宿舍裡唱歌喝酒, 不准穿其他的衣服, 只許穿校服, 不准假裝稱病, 不准深更半夜的時候在學校裡遊蕩……這些似乎比現在的大學還要嚴格。

明朝的國子監, 學生的“政治思想工作”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朱元璋親自寫了一本《禦制大誥》, 之後, 這本“朱皇帝語錄”被正式納入考試大綱, 成為科舉的必考課目。 國子監的學生尤其應該重點掌握。 據統計, 該書的發行量當時達到了2000萬冊。

明朝國子監第一任校長宋訥很得朱元璋賞識, 因為他執行校規特別認真。 可他一認真, 學生就慘了。 許多“犯禁”的學生甚至被活活餓死, 還有一些學生則因為不堪學習重負, 上吊自殺。

一個叫趙麟的學生坐不住了, 寫了一張“大字報”貼在國子監牆上, 以示抗議。 朱元璋覺得此事非同小可, 若不從重懲處, 日後定會有人效仿。 於是, 一聲令下, 趙麟被砍頭了。 國子監校門口豎起了一根高高的竿子, 趙麟的頭顱就像大蒜一樣掛在竿子上, 風吹來,

搖搖晃晃地煞是可怕。

很難想像, 這充滿書香氣、朗讀聖賢書的地方, 竟然有這樣血淋淋的一幕!

殺了趙麟以後, 朱元璋又叫人寫了《趙麟誹謗冊》和《警愚輔教》兩本小冊子, 作為教材發給國子監的學生, 告誡他們好好學習, 不要再寫“大字報”鬧事。 現在的國子監儀門外右邊, 還能看到朱元璋的碑文。 “打五十竹篦”、“處斬”、“割腳筋”等字眼不斷映入眼簾。

別以為只有現在的學生才懂得作弊。 早在幾百年前, 國子監的學生就開始了。 在大殿陳列的文物中, 有一件薄如蟬翼的綢衫, 上面寫滿了密密麻麻的蠅頭小楷, 據說抄的是四書五經, 專門為科舉考試定做。 因為以前科舉是一個考生一個格子間, 監考只是巡迴看看, 並不時刻緊盯。 所以,

監考一走, 考生就能脫下衣服大抄。 至於請人代考, 考不上了買文憑……更是屢見不鮮。

國子監有一張開具於光緒十七年的戶部執照,上面寫著, 廣東新會縣黃玉亭“捐銀五十四兩做監生”。 收到銀兩後, 戶部立刻發了國子監畢業文憑, 上面還特別注明“杜絕假冒”。

除了作弊外, 監生們長期曠課也很讓老師頭疼。

1426年12月,禮部在上奏給明宣宗的一份奏章裡埋怨說, 國子監裡的許多學生都說請假還鄉, 有的到現在還不來, 請皇上派人問一問, 看到底是不是真的家裡有事, 對那些說謊者要給予懲處。

雖然存在管理上和人為的漏洞, 但國子監的“人氣”卻一直很旺。 明朝中期的時候, 國子監學生曾高達8124人, 國子監儼然成了一座“大學城”。 一到晚上便“延袤十裡, 燈火相輝”,其壯觀的場面可想而知。

當時,國子監裡還有不少外國留學生,大致來自高麗(朝鮮)、交趾(越南)、韃靼(退居蒙古高原的北元政權及其治下的蒙古族)等,就像現在中國人熱衷到加拿大、美國留學一樣。

但到了後期,國子監就慢慢地走向了沒落。當時的政府不給撥錢了,國子監的老師們也抱怨自己工資太低。原因之一是,國子監不是官府衙門,沒人來打官司告狀,不能“吃了原告吃被告”。二是,沒有鹽稅河工可以承攬,掙不到“外快”。

為了“發財致富”,國子監的掌權者就想到了賣文憑。尤其到了清朝後期,據說每年國子監收入的監照銀約有14萬兩,即每年不經過入學和考試,只花錢向國家買證書而取得監生資格的人就有數十萬。而且,以往考上進士的人,名字都要被刻在國子監內的進士題名碑上,但當時官府沒錢了,進士們只好自己掏錢刻石碑,然後再搬入國子監,與其他的進士石碑立在一起。

此後,隨著清末科舉考試的結束,國子監的功用也落幕了。辛亥革命以後,共和政府成立。清朝學部的事務,移交給新政府的教育部。以後,國子監開始接待的,就都是到此一遊的參觀者了。

燈火相輝”,其壯觀的場面可想而知。

當時,國子監裡還有不少外國留學生,大致來自高麗(朝鮮)、交趾(越南)、韃靼(退居蒙古高原的北元政權及其治下的蒙古族)等,就像現在中國人熱衷到加拿大、美國留學一樣。

但到了後期,國子監就慢慢地走向了沒落。當時的政府不給撥錢了,國子監的老師們也抱怨自己工資太低。原因之一是,國子監不是官府衙門,沒人來打官司告狀,不能“吃了原告吃被告”。二是,沒有鹽稅河工可以承攬,掙不到“外快”。

為了“發財致富”,國子監的掌權者就想到了賣文憑。尤其到了清朝後期,據說每年國子監收入的監照銀約有14萬兩,即每年不經過入學和考試,只花錢向國家買證書而取得監生資格的人就有數十萬。而且,以往考上進士的人,名字都要被刻在國子監內的進士題名碑上,但當時官府沒錢了,進士們只好自己掏錢刻石碑,然後再搬入國子監,與其他的進士石碑立在一起。

此後,隨著清末科舉考試的結束,國子監的功用也落幕了。辛亥革命以後,共和政府成立。清朝學部的事務,移交給新政府的教育部。以後,國子監開始接待的,就都是到此一遊的參觀者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