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散文|家鄉的石子街

文/牛歌

馳騁在高速公路上, 飛掠而過的模糊景象, 穿越時空, 把我的紛亂思緒拽回到從前……

我, 想起了家鄉的路 ——以前的花溪石子街。 那可是遠近聞名的一景, 村中所有的大小街路, 幾乎都是由一塊塊溜圓的鵝卵石鋪成, 就象燒餅上撒落的芝麻, 點綴得滿地生花。 這石子路, 或長或短, 或彎或直, 均被歲月打磨得圓潤滑溜、熠熠生輝。 每逢雨雪天, 難免有老人小孩摔跟頭, 跌得鼻青臉腫。 即便如此, 在鄉親們眼裡, 那也是一大驕傲, 因為它比四鄰八村的那些爛泥路要強上百倍。 在這裡, 無論下多大的雨, 只要一放晴,

雨水就會存進石頭縫裡, 即便穿著新布鞋上路, 那凸起的石子也會確保你無濕鞋之虞。

夏夜, 人們穿著自製的木屐, 在石子街上走動, 就會發出呱嗒呱嗒清脆的腳步聲, 給寧靜的鄉村憑添了一曲民俗打擊樂。 尤其是我們這班頑童, 常會在晚飯後, 在穿村而過的小溝裡胡亂地洗完腳, 就聚起幾人、甚至幾十人, 穿著大小不一、五花八門的木屐, 整齊步伐, 大呼小叫, 瘋狂地踩跺石子街, 發出節奏整齊、震耳欲聾的聲浪。 招來街旁鄉親的大聲斥駡或喝彩, 這時, 我們就更加得意和瘋狂。 直到有幾位家長心疼那木拖鞋, 揪著自家的孩子打屁股, 我們才哄叫一聲、一溜煙地作鳥獸散……

家鄉的石子路, 流淌著歷史, 鋪砌著故事。

我們堂屋前到中袷祠門口的這段石子街,

不但鋪得特別精緻, 而且砌出了各式花紋, 更重要地是在路中央鑲了一條二尺來寬的青石板, 從堂屋前一直蜿蜒到祠堂門口。 據說是哪位太公的夫人, 那三寸金蓮實在太小, 根本無法在石子路上行走, 因此特意在路中央鑲嵌青石板, 便於夫人出門和祭祖, 這大概就相當於現今的盲人通道之類吧。 孩子們可不管這一套, 這條青石路, 是我們戲耍的樂園。 我們在這裡滾鐵環、打陀螺、玩跳格、用木炭塗鴉, 一切不能在石子街上玩的把戲, 都能在這窄窄的、平平的青石板上盡興。 這裡, 給了我童年的快樂, 美好的回憶, 我就在這石子路的磕磕碰碰中艱難成長……

多少年過去了, 我曾試圖尋覓那令人神魂顛倒的石子街,

可惜蹤影全無。 石子街早已被水泥掩蓋, 大街小巷一統地平展展、光溜溜, 行車走人方便多了。 欣喜之餘卻有些感慨, 穿著皮鞋, 踏在那被硬面化了的水泥路上, 再也找不到木屐踩石子的感覺了。 是我太懷舊, 還是對城鄉一體化缺乏全面理解?我不知道。 可我總覺得, 這石子街, 是家鄉的歷史, 家鄉的特色, 家鄉的神韻, 總得留存一點, 哪怕只有一截!你說呢?

編輯 徐慶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