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什麼?!大馬力的車就一定快?

小夥伴們大家好

今天廠長來值班~

前兩天廠長看到了這麼個問題:

簡單來說問題是這樣

Jeep指南者 1.4T發動機, 功率比同樣是1.4T的大眾高爾夫大,

但一腳踩下去加速並沒有高爾夫帶感。

為什麼?

這個...一個是緊湊型SUV 一個是緊湊型兩廂小車, 不能這麼比加速啊~但沒關係, 非要說的話, 其實這裡面有三個原因:

1 車身重量的問題

2 功率和扭矩的問題

3 變速箱的問題

接下來聽廠長一個一個說吧

P.S.全新指南者這車, 我們編輯部也剛剛試駕過, 整體還是不錯滴, 過兩天會有試駕報告送上~

動力和車身重量的關係

這裡引入一個概念, 推重比

推重比=最大馬力÷車身重量

推重比數值越大, 加速能力越好。 目前量產車型裡, 推重比做的最好的, 應該就是柯尼塞格ONE:1了。 最大馬力約1340匹, 整備品質約1.34噸, 推重比達到了恐怖的1000匹/噸。

不過, 我們用不到...

一般家用車, 推重比在100匹/噸以上基本都夠你開的了。 只要油門捨得踩, 推背感還是有的。

回到開頭的問題, 1.4T高功率版的高爾夫, 推重比大約是114.9匹/噸。 1.4T的指南者, 推重比大約是107.8匹/噸。 這就是高爾夫的提速比指南者快的第一個原因, 但不是絕對原因, 下面接著說。

功率和扭矩的問題

功率和扭矩, 這是2個非常重要的發動機參數

簡單的說, 功率:代表發動機產生的最大能量, 決定一輛車能跑多快(可簡單理解為最高車速),

一般用千瓦(kW)表示。

馬力也是功率的一種計量單位, 1kW=1.36匹

扭矩:代表發動機有多大力氣, 決定一輛車提速有多快, 一般用牛米(Nm)表示

ok,所以說,決定一台車提速的資料,並不是功率而是扭矩,我們來看這張表格。

參數僅選取車型其一,並不代表全系

注意到表格裡面的rpm了麼,那個意思是發動機轉速,指南者的最大功率在5500轉爆發,最大扭矩在2500轉爆發。而高爾夫的最大功率在5000-6000轉爆發,最大扭矩在1750-3000轉爆發。什麼意思?雖然高爾夫的功率較小,但最大扭矩跟指南者一樣,並且爆發轉速更早,這就是高爾夫的提速比指南者快的第二個原因。

廠長的補充閱讀

功率、扭矩、發動機轉速是什麼關係

初中物理我們就學過這個公式,P=FV(P-功率 F-扭矩 V-速度)。放到汽車上,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功率=扭矩×轉速。功率和扭矩息息相關、形影不離。雖然有些車扭矩很大,輸出的力量非常大,但轉速偏低,車子依然跑不快,柴油車就是例子...所以想維持持續的加速還要靠大功率。

另外,不同的發動機設計,也會帶來不同的發動機取向,下圖中的本田紅頭發動機。

短活塞行程讓發動機轉速更高,同樣的排量下轉速更高、功率更大。而另一款名機 三菱的4G63紅頭機就有所不同。

活塞行程較長,發動機轉速低,但曲軸運動幅度更大、扭矩更大

那麼,高轉速發動機更好?還是高扭矩發動機更好?那就要看用在什麼車上了。對於在公路上甚至賽道行駛的跑車甚至賽車,高轉速大馬力無疑是最佳選擇。

但對於日常使用以及越野來說,低轉速高扭矩的發動機來得更加實際。

ok,接下來我們再說說,變速箱和動力的關係

變速箱的問題

一輛車的動力感受,除了和發動機資料相關,變速箱的匹配也非常非常重要。

這也是很多新手很難感受出來的,覺得我這車動力不行,其實可能並不是發動機不行,而是變速箱不行。像高爾夫1.4T和指南者1.4T,雖然都是雙離合,但調校方向不同。

就廠長的體感而言,高爾夫的雙離合調校比較淩厲,反應快、換擋也快,動力傳遞效率高。但低速時的平順性一般(高7比高6的DSG在平順性上有進步)。

而指南者的雙離合,平順性相當不錯,甚至和AT變速箱沒太大區別。但也正是如此,犧牲了換擋速度和傳遞效率。所以,踩下油門之後感覺動力不能馬上輸出,感覺提速慢,但悠起來之後,動力還是不錯的。

其實指南者的變速箱學習能力很強,這些就等以後的試駕報告裡再細說了,這就是高爾夫的提速比指南者快的第三個原因。

好了 這個問題算是探討完了,一不小心又說了這麼多,大家還有啥想問的,繼續在評論裡留言吧~

還想看更多碉堡的用車知識和秘笈嗎?在“汽車洋蔥圈試駕”,可以查看《別聽忽悠!教你在4s店試出一台好車》等文章。

ok,所以說,決定一台車提速的資料,並不是功率而是扭矩,我們來看這張表格。

參數僅選取車型其一,並不代表全系

注意到表格裡面的rpm了麼,那個意思是發動機轉速,指南者的最大功率在5500轉爆發,最大扭矩在2500轉爆發。而高爾夫的最大功率在5000-6000轉爆發,最大扭矩在1750-3000轉爆發。什麼意思?雖然高爾夫的功率較小,但最大扭矩跟指南者一樣,並且爆發轉速更早,這就是高爾夫的提速比指南者快的第二個原因。

廠長的補充閱讀

功率、扭矩、發動機轉速是什麼關係

初中物理我們就學過這個公式,P=FV(P-功率 F-扭矩 V-速度)。放到汽車上,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功率=扭矩×轉速。功率和扭矩息息相關、形影不離。雖然有些車扭矩很大,輸出的力量非常大,但轉速偏低,車子依然跑不快,柴油車就是例子...所以想維持持續的加速還要靠大功率。

另外,不同的發動機設計,也會帶來不同的發動機取向,下圖中的本田紅頭發動機。

短活塞行程讓發動機轉速更高,同樣的排量下轉速更高、功率更大。而另一款名機 三菱的4G63紅頭機就有所不同。

活塞行程較長,發動機轉速低,但曲軸運動幅度更大、扭矩更大

那麼,高轉速發動機更好?還是高扭矩發動機更好?那就要看用在什麼車上了。對於在公路上甚至賽道行駛的跑車甚至賽車,高轉速大馬力無疑是最佳選擇。

但對於日常使用以及越野來說,低轉速高扭矩的發動機來得更加實際。

ok,接下來我們再說說,變速箱和動力的關係

變速箱的問題

一輛車的動力感受,除了和發動機資料相關,變速箱的匹配也非常非常重要。

這也是很多新手很難感受出來的,覺得我這車動力不行,其實可能並不是發動機不行,而是變速箱不行。像高爾夫1.4T和指南者1.4T,雖然都是雙離合,但調校方向不同。

就廠長的體感而言,高爾夫的雙離合調校比較淩厲,反應快、換擋也快,動力傳遞效率高。但低速時的平順性一般(高7比高6的DSG在平順性上有進步)。

而指南者的雙離合,平順性相當不錯,甚至和AT變速箱沒太大區別。但也正是如此,犧牲了換擋速度和傳遞效率。所以,踩下油門之後感覺動力不能馬上輸出,感覺提速慢,但悠起來之後,動力還是不錯的。

其實指南者的變速箱學習能力很強,這些就等以後的試駕報告裡再細說了,這就是高爾夫的提速比指南者快的第三個原因。

好了 這個問題算是探討完了,一不小心又說了這麼多,大家還有啥想問的,繼續在評論裡留言吧~

還想看更多碉堡的用車知識和秘笈嗎?在“汽車洋蔥圈試駕”,可以查看《別聽忽悠!教你在4s店試出一台好車》等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