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它叫啥?餛飩?抄手?雲吞?餛飩?肉燕……元芳們,速速圍觀!

許多個早上, 乘坐公車上班的路上, 早餐攤上熱氣騰騰的小吃都會吸引吃貨吖的注意力。 最愛的那一口, 始終是餛飩。 吃光混沌再喝光湯, 一個飽嗝兒, 嶄新的一天就這樣開始。

上次去成都旅行, 硬是讓“紅油抄手”給騙了感情……說好的“手”呢?碩大的淋著紅油的餛飩……一臉懵X……

回來以後, 趕緊上百度, 各種搜索和比較, 不查不知道, 這餛飩的“近親”還真是不少!

先來科普一下餛飩的由來

原來, 最開始, 只有餛飩這一種物種, 其他的都是由餛飩演變而來。 相傳漢朝的時候, 因為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 使得民不聊生。

當時在匈奴部落中又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 十分兇殘。 百姓對他們更是恨之入骨。 於是想出將肉餡包在面皮裡, 取“渾”“屯”之音, 吃掉, 並祈求平息戰亂, 可以過上太平的日子。 就有了餛飩最初的樣子。

餛飩的近親

關於餛燉, 慢慢的演變出“抄手”、“雲吞”、“餛飩”、“肉燕”這些近親。 歸根結底, 是因為它們的“基因”不同。

近親1:抄手

抄手是四川對於餛飩的叫法。 餡兒以肉為主, 因為四川人民喜歡吃辣, 所以成就了這道名吃——紅油抄手。

近親2:雲吞

雲吞, 是兩廣——廣東、廣西對於餛飩的叫法, 從清末開始叫起。 通常廣東、廣西的雲吞皮用雞蛋和麵粉製成, 餡料裡除了常見的豬肉, 還會加入香菜、芹菜、蝦仁、魚、香菇等等。 吃雲吞, 講求快速, 不一定包的多整齊,

大小一口一個剛剛好。

與此同時, 雲吞除了以開水直接煮熟, 還會加入面和湯做成雲吞面, 也很美味。 一碗好的雲吞, 講究湯多味道, 要鮮美卻不能太鮮, 所以放入蝦米、紫菜和少量的蛋皮、鹽和香油來點綴提鮮。

近親3:餛飩、肉燕

餛飩、扁肉, 在福建, 餛燉的衍生體就是這樣的叫法, 不同的是, 餛飩用的肉餡, 是用棒槌敲打而成的。 餛飩對肉的要求很有講究, 淩晨宰豬, 選鮮腿上的瘦肉, 多道工序之後, 用木槌敲打成肉泥, 再加上小蘇打水、鹽、味精用筷子快速攪拌。 調湯, 撒上小香蔥, 出鍋以後, 鮮美無比。

另外, 關於餛飩的名字發音, 也經常在南北兩端掀起口水戰:huntun??hundun??你那裡怎麼叫?

作為一個合格的吃貨, 在瞭解了這些之後, 吃貨吖打算列一份清單,

從餛飩開始, 吃遍整個中國它的“近親”。

樓下評論區等你, 告訴吃貨吖你的地點, 你那裡管餛飩叫什麼?

一起來漲姿勢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